欲懂《老子》(十)
——我的读书笔记
杨玉鼎(邯郸)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我的理解:以不懂为懂,不懂装懂,是病态心理
知道自己不懂的东西总是比自己懂得的多,叫自知之明,是优点;有些人对一些事本来不懂却自以为懂或明知自己不懂而装懂,则是个大缺点,是一种病态心理。圣人没有这种缺点,是因为他们把这种缺点作为毛病来克服。正因为他们把这种缺点作为一种病来对待,所以他们就没有这种缺点。
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我的理解:哪里有压迫,哪就有反抗
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逼和镇压时,人民自己巨大的威力就迸发出来了。统治者不要肆意侵害人民,致使他们流离失所;统治者不要残酷剝削人民,致使他们没了生计。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显耀,有自爱之心而不自为高贵。统治者应学习圣人之道,避免“自作显赫”、“自为尊贵”,而取“自知”和“自爱”,以与民众形成“和谐”。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我的理解: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爱逞强斗狠的人,往往会被别人杀死;那些待人柔和、谦虚、能包容的人,一般都活得长久。这两种情况,一个为利,一个则为害。老天有好恶,如何知其缘故?
遵循大道,不争强好胜,反而有更多胜利的机会;不夸夸其谈地与人争辩,心境清静,深思熟虑,更善于应对事态的各种变化;不用祈求神灵,顺应了规律,该来的东西一定会来;心绪坦然,没有精神压力,考虑问题会更客观,更有利于制定出最优的谋略。大道如天网,天网广阔无边,看似宽疏,但不会漏失任何东西。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我的理解:如何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如何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其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要安定;其二,执法要合规,不可乱执法。
若统治者残酷压迫剝削人民群众,使他们活不下去了,他们自然就不怕死了,再用死去恐吓他们,又有什么用呢?若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安定,有保障,常规条件下,又有谁还要不怕死呢?这样,作恶犯罪者就只是个别人,把他们抓起来,把罪大恶极的杀掉就是了,有谁还敢为非作歹呢?
如果要杀人,必须按刑律的规定,由正规的司法者加以审判后再由合法的行刑者去执行。若有人要代替他们去杀人,那就如同一个外行人要代替高明的木匠师傅去干木工活。代替高明的木匠师傅去干木工话的外行人,很少有不伤其手的。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我的理解:民众困苦是由于统治者的贪婪和奢侈
民众的饥饿,是由于统治者吞食的赋税过多;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本身恣意妄为;民众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为满足自己铺张豪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搜刮民脂民膏而使民众活不下去了,自然冒死反抗。
显然,生活节俭的统治者,要贤于那些放情纵欲、贪图享乐的统治者。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我的理解:柔软从弱是生命力的体现
柔软,是事物主体对外来作用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以退让使自己不受伤害,外来作用消失,即可自我恢复;从弱,是指事物主体对规律不逞强,按照其规律发生、发展。二者都是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人刚出生时,身体十分柔弱,而人死之后,其身体就会变得坚僵强硬。各种草木也一样,初生时其茎叶柔软脆嫩,死亡之后其茎叶便干硬枯稿了。所以,形体坚僵强硬者是已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形体柔弱者反而具有生命力。用兵逞强会被消灭,树强长得高就容易被风吹折。
举这些例子只为说明一个道理:自大逞强是下策,柔软从弱方为上策。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我的理解:道家的均富思想
自然规律,不就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压低点,弦位低了就抬高点;弓弦拉得太满,就放松点,若不足,就再拉得满点。按自然规律,是让多余补向不足。但人类社会的规则相反,是剝夺财畗不足之人的财富,去奉给财富本就有余之人。
谁能把有余的财富补给天下财富不足者呢?唯有道之人。因为有道之人不自私,不妄为,天下为公;圣人有所作为但从不自恃,功成不居功自傲,也不会刻意地显扬自己的贤能。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我的理解:国家领导者应以水为榜样
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但要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水。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人没有人不知道,但也没有人能按此道理去施行。所以圣人说:“能为国家承受屈辱的人,才能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担灾难的人,才配作国家的君王。”这本是正面的话,但世俗者听起来,却好像成了反话。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的理解:关于以德报怨
大的仇怨虽可和解,但总会留下余怨;报怨以德,是否是个好办法呢?所以,圣人就像手持借据但不索债的人。有德之人像执有借据不求偿还的人,无德之人则像严苛的税吏。大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没有亲疏,但总会眷顾那些有德之善人,因为有德之善人是遵循大道顺应规律的人。
孔子在这个问题上与老子有些不同看法:“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这比较符合社会现实,因为社会上思想能达到圣人水平的人毕竟太少了。
何为“直”?是指一个人本能的,诚其意的,不自欺的态度。但这个“直”也与个人思想修养有关,是理性之“直”,还是非理性之“直”?“怨”自“恶”生,那些以怨报德者,是不是心怀恶意之人?所以我认为,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的理解:老子的乌托邦
按老子的设想:使国家变小,每个国家内的人口也很少。原有的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着了,让人民都因不愿冒生命危险而不奔徒到远方去谋生;虽有车船,无需乘坐;虽有盔甲兵刃,因无需布阵打仗而无所用。让人民返回到结绳记事的原始部落社会状态之中,从而实现社会最佳的治理效果:人民有香甜的饮食,有漂亮的衣服,有安定的住所,有欢愉快乐的风俗。这些相邻的小国之间,人们可以相互望得见,鸡犬的叫声也能相互听得到,但人们从生到死,彼此间也不相互往来。
春秋时期,诸候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战争不断,破坏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使他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老子非常同情他们的痛苦,为使人民群众摆脱困苦,依其“顺其自然地生活”的观念,提出了这样一个“小国寡民”、让人民群众返回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的改革方案来。但这个方案,没有实行的实际基础,终究是一种空想罢了。其一,社会,只能是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向前发展,不会倒退。原始部落内部虽然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家庭、人人平等,但那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劳动没有剩余价值,只能维持部落成员最低生存条件,何以实现“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其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必须有分工、有交换、有交流,这种小群体自我孤立何以行得通?何时行得通?其三,当时的诸候君王们怎能容忍在他们的诸侯国内搞“小国寡民”?若都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国,他们统治谁去?找谁收税?找谁服兵役?又找谁服徭役?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的理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话不漂亮,漂亮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地诡辩,总爱花言巧语地诡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其知识不必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真知灼见。
圣人不自私,没有占有财富的欲望。他们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做的事越多,他们就越充实;他们为人民群众奉献的越多,他们就越觉得富有。
大自然的规律是,创造条件以利于万物的生成和发展并使它们不受伤害;圣人的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工作,但不争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