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耄耋之年 2023-10-15 11:40:19

《老子》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杨玉鼎(邯郸)

在学朮领域一些人总爱把儒家和道家对立起来,把孔子和老子对立起来。其实,孔子曾三次拜会老子,向老子请教,二者是相通的,并没有那么多矛盾,只是他们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学目的不同罢了。孔子教的是社会伦理与人际关系专业,老子教的是哲学和国家治理专业。

对于“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田子方》所记述的老子对孔子说的话中有:“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地,赫赫发乎天,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中庸》第一章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第一》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二者观点是一致的,前者以揭示“和”的哲学本质为主,后者则偏重于如何让一般人理解“和”、如何在社会和人际间实现“和”、维护“和”。

老子並未否定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而是说在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正常的人际关系上,道、德、仁、义、礼一起发挥着作用,其中道德为厚、为实,仁义次之,礼为薄、为华。《老子》第三十八章有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也就是说,若失去了道、德、仁、义的内涵,使礼成了人们掩饰私欲的“假面具”之时,便是社会即将发生大动乱之时。“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孔子面向公众收徒,影响面大;老子只教王子、王孙们,影响面很小,只是在其五千言公诸于世后,其理论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孔子以仁义礼智信教育学生,以期他们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贤达;而老子不仅本身知识渊博,而且是王室图书馆的馆长,自然阅读了大量馆藏文献;他是国家学朮领域的领导者,自然负有教育王子、王孙的责任;他所期望的自然是将他的学生,这些王子、王孙们,培养成为卓越的国家领导者,培养成为具有大智大勇、能引领社会发展、振兴天下的“圣人”,而《老子》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老子给王子、王孙们授课的讲义。

在老子之后到西汉中期,出现了一本托名老子的徒弟文子的书,书名《文子》,其文每段都以“老子曰”开头,对《老子》一书中的话加以解析、细化、拓展、发挥和增添,并将儒家、法家的许多观点也融入其中,使其内容要比《老子》的内容庞杂得多,具体得多,而成了一本地地道道的帝王书。唐玄宗就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并尊此书为《通玄真经》。

《老子》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具有春秋时期特征的“楚简版”,仅有两千多字,为老子李耳的原作;“帛书版”有五千多字,应是周太史儋续写扩充而成;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版”中,有许多从战国到汉朝一些文人改写的痕迹,当然也包括三国时期的王弼对《老子》一书的整理、编排和注释。

周太史儋为什么会续写和扩充《老子》?这与周王室内王权之争致“王子朝携典籍投楚”事件有关。

王子朝,名姬朝,是周景王姬贵的庶长子,他有两个嫡生的弟弟,姬猛和姬匄(gai)。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姬猛继位为周悼王。姬朝心有不甘,在贵族尹国支持下,联合失去职位的官员和百工,把周悼王赶下台,占领洛邑欲继立为王。但势力强大的晋国反对,并拥立姬匄为周敬王,兴兵攻打洛邑,相持数年,姬朝不敌,于公元前516年携典籍败离洛邑,投楚国而去。有一个说法是老子因此事被罢官,但我觉得另一个说法比较合理,即老子作为典籍的管理者,不得不随典籍一起跟着姬朝离开洛邑南下了。后姬朝落脚楚国的宛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老子就从宛城回了故乡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在今河南省的鹿邑县),并未骑牛西行。这也印证了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在老子故乡拜会71岁老子的事。

老子南下然后回家乡了,周敬王继位后谁给王子、王孙们讲课?看来这个责任就落到了周太史儋的肩上了。为了适合自己讲课的需要,周太史儋对老子留下的讲义加以修改和扩充是不是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据胡适考证推测,骑牛西行并留下五千言者也应是周太史儋。历史记载周太史儋确实数次西行赴秦,但其使命不是去隐居,而是因周王室的衰微去寻求秦国的支持。

儒家的理论是为了适合维持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而立,自然要以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为出发点,即以孝悌为本,以仁为基。仁,本质上说,是借助于人们的同情心,恻隐之心,由亲情之爱外延所形成的泛爱。而老子给王子、王孙们讲课,是要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有大智大勇、卓越的国家的领导者、开拓者,自然要以哲学为本,让他的学生们明白,包括我们人和社会在内的天地万物,如何产生、如何运行、如何消亡,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的学生明白,虽然每一个亊物都有其个性(恒有),但每一个物种中的所有事物具有一个共性(恒无),即该物种的规律(道)。每一个物种的规律(道)都是该物种中的所有事物所共有的、具有可继承性的、从其产生、运行到消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其形性功能等都随时间变化着的动态样板。而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则是天地万物规律的共性,天地万物共有的规律,总规律(恒道,或称大道)。老子希望他的学生在管理国家大亊时能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对各种相关事物规律的正确认识结合起来,并熟练运用矛盾法则,以形成正确的观念、立场、观点、方针、政策、方式和方法,以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这就是老子写《老子》的初衷吧!

《老子》是一本讲哲学的书,它和黄帝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而合称为“黄老哲学”,它所阐述的哲学原理要比西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们的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要高明得多、深刻得多,久远得多,也实用得多,自古至今被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医疗保健、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愿更多的人阅读它,读懂它,应用它,以更加坚定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读者若对《老子》这本书各章的原文和解读感兴趣,请点击标题左边的作者头像进入“关注”,就可看到我的系列作品:“欲懂《老子》(一)”到“欲懂《老子》(十)”。

(全文字符2494个)

3 阅读:5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