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公安部长去世,毛主席忽然问:曾山怎么样?周恩来心领神会

史在没有弦 2024-09-15 03:41:2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1972年3月,新中国的公安部迎来重大变动,部长谢富治因病去世。这一职务的空缺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需选定适合的继任者。在参加完谢富治的追悼会后,周总理与毛主席商讨了几位候选人,却都未被批准。这时毛主席提出了一个意外的人选——曾山。曾山是谁?他为何被提名,最后又为何未能上任?公安部部长的职位最终花落谁家?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毛主席晚年时常忆及旧日革命岁月,谈及井冈山,泪水常湿润他的双眼。他感慨地回忆:“在中央苏区的岁月里,曾山的贡献至关重要……在江西的斗争中,他的功绩无人能出其右。

曾山出生于江西吉安的一个贫困家庭。幼时家境的困窘迫使他早早辍学,前往当地作坊谋生,这一段生活经历极大地锻炼了他的意志。尽管生于底层,曾山的家庭充满了对变革的渴望。

他的哥哥曾诞生率先接触到了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并将这股思潮带回家中,激起了曾山对革命的深厚兴趣。1920年代,共产党人的广泛宣传和农村动员为曾山打开了翻身的大门。他不加入了共产党,而且积极投身到了改变命运的革命斗争中。

1927年,蒋介石的反共政变导致了对党人的血腥镇压,但曾山毫不畏惧,坚决参与了广州起义,虽败犹荣。起义失败后,曾山回到家乡,不畏生死,继续在地下活动,积极发展农民武装。他领导的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土地改革运动,不仅分配土地给贫苦农民,还组织了物资支援前线的行动,为红军的存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段时间曾山家族也遭遇了极大的牺牲。他的父亲在为党输送情报的过程中被捕,最终在监狱中英勇就义。曾诞生和曾山的弟弟同样在执行任务时被捕并残酷杀害,这一系列悲剧深深刺痛了曾山,但也坚定了他的革命决心。

在1929年,曾山被选为赣西区临时苏维埃政府的首脑。在此职位上,他积极推动了土地平均化分配的政策,并与毛主席紧密合作,共同拟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二七土地法》。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的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930年,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面对这种局面,曾山迅速洞悉了这一错误的潜在威胁,并坚决地站在了毛主席一边,支持其对吉安进行的军事进攻。当毛主席和朱德领导红军向吉安发起进攻时,曾山不仅动员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还组织筹资,为红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他在土地改革中表现出的卓越能力,使他在群众中的威信达到了顶峰。

在他的号召下,大量群众响应加入红军,他还策划了一系列筹资活动,成功为红军筹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这些人力物力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红军攻占吉安的战斗力。吉安被成功解放后,新成立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中,曾山被任命为省党委书记,他在这一新职位上的决策和领导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红军力量的不断壮大,蒋介石感到了威胁,便开始组织多次“围剿”行动来削弱红军。在前四次围剿中,尽管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每次胜利的背后都离不开曾山在后勤和物资保障上的杰出贡献。他的卓越管理确保了红军能够在物资和信息上得到充分的支持。

到了决定性的第五次围剿,曾山利用其在当地的深厚影响力,再次动员群众,并成功为党筹集了两百万银元以及十多万担的粮食,为红军的抗战提供了关键的支援。这些及时的资源支持,对红军的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1934年初的寒冷1月份,瑞金沙洲坝举行了历史性的六届五中全会,曾山作为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很快注意到一个异常情况,毛主席没有出现在会议上。这一发现让他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中午休息时他急切地找到了周恩来,问及毛主席的缺席原因。周恩来沉重地叹了口气,告诉他这件事情的复杂性远超他的想象。

曾山对这样的回答感到不满,当天晚上,他决定亲自去看望毛主席。他借了一匹马,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夜里赶往20里外的叶坪。深夜到达毛主席的住所时,毛主席看到他非常感动,紧紧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曾山满怀敬意地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支持,无论何时他都坚信毛主席的领导。毛主席对此深感感动,两人共度了一夜,讨论了许多关于革命的艰难与未来。

曾山的忠诚和对党的执着表现在他日常的行为上。一次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他不仅带领红军取得了胜利,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在物资分配时,一名战士得到了一双新袜子并丢弃了自己破旧的袜子。曾山注意到这一细节,默默捡起了那双旧袜子并将其带回。他仔细清洗后,亲手缝补好每一个破洞。

曾山的这一行为并未被忽视。当晚他在一次会议中拿出这双袜子,展示给所有人看,并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他的话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提醒他们即使是最小的物资也是用鲜血换来的。会议结束时一位年轻战士承认是他丢弃了那双袜子,并请求被惩罚。曾山温和地告诉他,知错能改是好事,并没有处罚他,反而将补好的袜子自己留用,让那位战士保留新的袜子。

此事成了曾山部队中的一个传奇故事,从那以后,大家更加珍惜每一件物资,无论是一双袜子还是一片布料,都被视为珍贵资源。曾山在同志和人民中的形象因此更加深入人心,他是一位坚定不移的革命者,也是一个生活中实践节约、诚实与勤勉的好榜样。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面对重建国家的艰巨任务,曾山昼夜忙碌,尽心尽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虽然他的公务繁忙到经常忽略休息和饮食,但他的个人生活却保持极其简单。他的勤俭节约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公务中,也贯穿于他的私生活以及子女的教育方式。对于子女,他始终坚持不利用自己的地位为他们谋取任何便利。例如,当他的女儿从家乡来到上海时,他只为她安排在一个偏远郊区的纺织厂工作,让她与普通工人一同劳动,直至她的同事们逐渐发现她的真实身份。

1963年,中国多地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曾山受党中央之命,立即前往山东等受灾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他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北京、天津与山东等多地,组织并指挥当地政府和救援队伍开展救灾行动。

他迅速采取措施,指挥当地人员开挖排水沟渠,以便迅速将洪水引流入海,有效地保护了天津地区及津浦铁路线的安全,确保了该地区重要的交通线和周围肥沃的农田免遭洪水侵袭。

在曾山的严密组织和直接领导下,排水和抗洪救灾工作迅速取得了进展,救援力量得到了充分发挥。他的及时行动和有效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洪灾对该地区的影响,不仅保护了成千上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确保了津浦铁路的畅通无阻,对维护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三年困难时期的结束,曾山立刻启程前往江西的革命老根据地进行调研。这片土地上曾经流淌着许多革命先烈的血液,充满了深厚的历史记忆,重返家乡吉安时,他所见的贫困和困顿让他感到非常沉痛。

很多农户仍然靠采摘野菜维生,甚至有人因饥饿而死亡的情况。面对这一切,曾山心中充满了怒火,他立刻召见了当地官员,严厉追问道:“这些年怎么反倒退步了?我们的同胞怎能这般困苦!”

地方官员们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解释说虽然仓库中有战备粮存储,但因缺乏上级的具体指令,他们不敢擅自使用。听闻此言,曾山愤然作出决断:“即刻开仓放粮!所有责任我来承担。同时,向村民传达中央的关怀,我们绝不能让老区人民继续受苦!”曾山的坚决和行动力体现了他深切的责任感和对民众的关怀。

在家乡的一次大型群众会议中,曾山详细询问了村里的农业生产状态,也深入了解了村民们面临的生活困境。他鼓励大家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并捐赠了一台磨面机以支持村里的粮食加工,同时提议修建防洪设施来保护村庄安全。

曾山离开家乡后,继续对更广泛的中央苏区地带进行了视察。看到昔日战斗过的土地如今荒芜,令他感到极度忧心。夜以继日,他思考着如何扶持这些区域恢复生机。返回北京后,他迅速向中央提交了一份详细报告,提议国家拨款200万元专项用于赣南老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中央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迅速批准了这一援助方案,为赣南老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使得该地区的生产条件和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大地震,灾情严重,曾山立即受命率领中央慰问团赶赴灾区。

他带着药品、食物、帐篷等救灾物资,与慰问团兵分五路,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刚一下直升机,成群的灾民便围拢过来。当地干部试图驱散人群,曾山摆手制止,随后站到一处高地上,大声对围拢的群众说道:“乡亲们,你们受苦了!党中央和毛主席非常关心你们,我代表中央来看望大家!”

话音一落,原本嘈杂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3000多名灾民都静静地注视着曾山,聆听他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深切关怀。讲话结束后曾山又马不停蹄地进入灾民临时安置点,亲自看望受伤群众,并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

在震后的三天里,曾山始终与灾民同吃同住,关注他们的需求,指挥救援工作。他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每个受灾的村落都见证了他忙碌的身影。随着灾后余震的再次袭来,曾山第二次带领慰问团返回邢台。在与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座谈会上,他提议优先解决居住问题,临时加固防震棚,同时不忘抓紧春耕生产。这个建议得到了全体干部和群众的赞同,大家群策群力,开始了灾后重建工作。

在1969年的秋季,由于政治动乱的背景,曾山被迫远离首都,前往湖南。在这段艰难的流放期间,曾山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使他不得不在周恩来的特许下返回北京接受治疗。与此同时,他的老战友陈毅元帅也因腹部疾病回到北京治疗。

得知陈毅住院的消息,曾山倍感焦虑,忧心忡忡地匆忙赶往医院。在病房里,看到陈毅虽病态但精神尚好,曾山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两位老友在医院里重逢,回忆起过去的战斗岁月,虽然身体各自不堪,但这次相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慰藉。

仅三个月后,陈毅的健康急转直下,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这一消息让曾山震惊不已。他再次探望陈毅,心情沉重。在走进病房之前,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但为了不让陈毅感受到过于沉重的氛围,他擦干眼泪,尽力维持着笑容。

病房内,尽管陈毅病重,但见到老朋友的笑容,他也展现出微笑。两人长时间坐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共同战斗的日子。他们的对话触及到了当时的政治风波,以及许多老干部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陈毅情绪激动地回忆着过去,他的愤怒和失望情绪在病房中显得尤为突出。曾山见状,也感到内心剧痛。他深知陈毅话中的痛苦和无奈,这些为国家付出血汗的革命家们,如今却无法阻止国家的动荡。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去世,这对曾山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他无法承受失去挚友的痛苦,于第二天因心脏病急性发作去世,似乎是他的灵魂无法忍受这样的分离,选择了跟随陈毅离开。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可能会再次相遇,回忆那些为革命奋斗的年月。

1 阅读:56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