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学霸不顾父母反对,退学北大读技校,7年后才知他的高明之处

法不可贷军事 2024-10-16 20:32:4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清华北大的盛名,传遍了国内任何一个角落,但就在几乎所有学子小健脑袋往里钻的时候,青海省理科前5名的学霸竟然选择了从北大退学,转而去读技校。

这个学霸正是引发社会争议的天才少年周浩,虽然做好最后还是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地报考了技校。

但是七年后的结果却让不少人惊呼周浩的慧眼独具,难道清华北大还比不上读技校吗,最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才选择了退学北大读技校?

一、北大退学

和其他考上北大的同学一样,周浩的读书生涯充满了身边人对他的赞赏,“周浩这小伙子打小就有一股机灵劲,将来一定很有前途!”,虽然在初中的时候,周浩给人最大的印象只是机灵聪明。

但是到了高中时候,周浩整个人都爆发了,他很快就在班级和年级考试中名列前茅,甚至在全市排名里也是遥遥领先。周浩的父母再迟钝也已经察觉出了儿子的天才,于是他们开始对周浩的学习和将来特别关心。

果不其然,在最后几次模拟考中,周浩都展现出了报考清华北大的强大潜力,只要周浩不怯考,那么考上北大一事他们已经非常有把握了。

最终大家一直翘首以盼的高考终于放榜,一查周浩的成绩他们就惊喜地发现进入了保密名单,这下子亲友们也都明白,周浩报考北京大学那叫做一个稳稳当当。但这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周浩心里却有别的想法。

周浩从小就特别喜欢鼓捣家电和机械,也正因为经常给邻居修理电器等,所以才被他们直夸聪明,这也在周浩幼小的心灵种下一颗渴望动手实践的心。而这时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了他的视线,光听名字,我们和周浩就能想象出伟大的火箭、导弹和飞船等事业。

所以说,放弃更负盛名的北大,转而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成了周浩的一块心病,可是初为人子的做法还是选择了顺从父母的想法,毕竟这么多年来一直承蒙他们的细心照顾。

当周浩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妥协竟然整整耽误了他两年多的时间。

鸟儿长大了就该飞出鸟窝了,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周浩不知道他生而为人,从小养成的兴趣爱好已经基本无法改变。

虽然在北京大学这里学习气氛浓厚,不少同学都勇敢肩负起报效祖国的重任,但伟大归伟大,周浩在这种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备受煎熬。

北京大学是著名的理科圣地高校,这里有着最为专业繁杂的理论知识,小学生如获至宝,但对周浩来说他更喜欢拆分机械等实际操作的课程。用周浩自己的话来说,那段时间简直是痛不欲生,纯粹的理论更是让他头脑发胀,久久不得安宁。

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儿不甜,但是一开始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好强的周浩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他还是暂时坚持下来,可这学越上越迷茫,周浩虽然想要去听工科院系的课程,但一来是两个院系差距太大。更何况就算是工科院系的课程也是以理论为主,没有什么实操。

思来想去后,在北京大学大二这一年,周浩还是选择了投降,先休学一年,他希望通过在深圳的打工生活来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深圳打工的这段时间,周浩久违地干上了实操活,让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去做,被认为是社会最低层的电话接线员和流水线工人。

虽然比起繁杂的理论知识,这里的工作更为轻松,但是周浩也由此意识到自己虽然是别人眼中的名牌大学生,实际上却是没有一技之长。还不擅长交际。

这样子周浩以为自己的心可以安静下来更好的接受。北京大学的课程了,可没想到这一休学工作,反而让他知道自己根本不适合学习这些专业课。

也正因如此,周浩没有惊动自己的父母,暗自动起了从北京大学退学的念头,转而向一些技师学院摸索,希望在里面学到安身立命的本事。

二、加入职校

一开始周浩在摸索其他技师学院的时候,有特意去查看其他国家,特别是德国在工业领域上比起中国存在着巨大的领先优势,这时候周浩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新方向,他希望学有所成、实现知识技能两手抓。

而且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数控技术方面的高科技人才,所以把握住风口的周浩开始了艰辛的学习探索。

他一边学习一边希望就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这一想法已经不得不跟父母沟通了,但这一沟通,父母亲友那边就直接炸开了锅。

按照传统观念来说,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

这么天才的周浩会选择去读职业技术学校,在他们的印象里,职业技术学校就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得已选择就业的一条羊肠小道,但好在父母中特别是母亲和周浩非常聊得来。

周浩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经历和休学时期的见闻,一五一十的跟母亲详细讲述,母亲哪里知道这么天才的儿子在这2年里竟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于是思来想去后母亲终于答应了周浩入读职业技师学院。

周浩父亲非常反对,一直打电话让周浩转到深圳大学读书,而父亲的思想工作正是由母亲极力完成的,这下周浩终于解决了入读职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一直特别注意别人看法的周浩实现了跟父母还有自己的和解,此时正是周浩可以放手拼搏的大好时机。

周浩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北大转到了新的职校刻苦学习,这让两边的校方都惊讶不已,但他们都选择尊重周浩的选择。

特别是这首接收周浩的职校,他们认为周浩比起其他学生必定会有更加出色的成就,甚至能达到在本院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高度。

校方对周浩的看重,着实非常重要,也正因为他们对周浩的妥当安排。让周浩得以在小班制的技师班级中大展身手,很快周浩在班级就已经遥遥领先,他的作业往往都是全班中最快,质量最好的。

其实其他同学早已经比他多学了两年时间,由此可见周浩的努力和冲劲,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赛道。

三、就业问题

周浩虽然是中途离开了北京大学,让他从来没有诋毁和抱怨自己浪费了那份时光,这正是他人生的经历的一部分,而且时光飞逝。

正因为在北大所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和职校对于周浩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即将就业的周浩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不少人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现在周浩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如他当年期望的一样,是知识和技能双手抓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十年前他斩获全国技工竞赛的一等奖。

而在四年后周浩依然宝刀未老,再次轻松斩获最高奖项。

也正因为周浩的转型成功,媒体和老百姓都纷纷好奇和挖掘他背后的故事。

原本在北大读书的周浩,转而到技校读书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而且没想到短短几年后,还真给他成功了,所以一时间引起了轰动。

被众多企业抢着要的复合型人才,周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而周浩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群众之所以震惊的个中缘由,同时他认为读名校也好读技校也好,都是个人的选择。

更何况周浩自己这般选择,是为了国家还有自己着想做出的最优解。

不少媒体和专家都对周浩的经历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声称周浩的经历虽然比较孤立,但依然具有非常典型和重要的研究意义,引发了大众的深度思考。

专家们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特质。

我们不应该像套公式一样去强行安排他们坐落于不适合的位置,这不仅有违他们的人生发展。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别人错误的安排都会徒劳无功,因为当事人往往会撇开被强行安排的位置,转而朝向更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前进。

结语

周浩打小就学习刻苦,他那股特有的机灵劲,正是他善于动手实践和思考的特质,他的父母亲友们之所以希望他报考北京大学,正因为他考出了省理科前五这一人人艳羡的超高成绩,他们在传统观念中认为这所学校实力最为强劲,不报考就浪费了。

但他们却忽略了周浩个人的特质,决定了他不适合在强调繁杂理论反而不注重动手实践的高校中求学,周浩吃尽苦头才最终走向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央视网 2022年05月10日:对话“弃北大读技校”当事人:职业教育如何“破局”?

【2】光明网 2021-05-05:光明时评:北大退学读技校,“周浩道路”的启示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2-10-20二十大代表热议: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0 阅读:0
法不可贷军事

法不可贷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