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高迎祥打滁州用血秽压胜法镇压明军火炮却近被全歼

史海撷英 2024-10-27 11:24:45

在明末众多的农民军当中,闯将李自成和老闯王高迎祥志趣相投,彼此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两人经常联手协同作战。紫金梁王自用战死后,高迎祥就成了各股农军的盟主,他人多势众,兵强马壮,资历也老,作战也最凶猛,因而也就成了明军必欲除之而后快的首要目标。新晋兵部侍郎、总理陕西、山西军务、手握尚方宝剑的卢象升和三边总督洪承畴都对高闯王恨之入骨,急于要尽早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崇祯八年(1635年)冬天,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等部都先后移师河南,转战于豫、皖、湖广三省交界地区。当年11月底,高迎祥、张献忠两部联合与官军在龙门、白沙一带展开以一场激烈的大战。龙门就是洛阳以南的龙门关,白沙位于龙门关的南边,两地近在咫尺。在此前,张献忠曾经率部在汝州的屹料镇和明将祖宽部交战,结果被祖宽击败,损失惨重。据史料记载,屹料镇之战,祖宽部大获全胜:“十月至河南,巡抚陈必谦、监纪推官汤开远令与左良玉抵灵宝,至则挫张献忠于焦村。无何,高迎祥、李自成至,与献忠合攻阌乡。宽赴救,贼解而趋灵宝,断良玉、宽军不相应,遂东陷陕州,攻洛阳。良玉、宽至,迎祥、自成、献忠皆走。良玉追迎祥,而宽分击献忠,夜督副将祖克勇等趋葛家庄,黎明遇贼,大破之。贼奔嵩县九皋山,宽伏二军于山沟诱之。贼趋下,伏发,斩馘九百有奇。寻与副将刘肇基、罗岱遇贼汝州圪料镇,复大败贼,伏尸二十余里,斩馘千六百有奇。献忠愤,合迎祥、自成兵,与宽战龙门、白沙,截官军为二。宽自断后,士卒殊死斗,自晨至夜分,复大捷,斩馘一千有奇。迎祥、自成乃走窥光州,宽督副将李辅明蹑其后。贼走攻确山,宽等驰救,大破之,斩馘五百八十有奇。自成等遂东走庐州,攻围七昼夜。明年正月,宽等至,贼奔全椒,遂围滁州。”

祖宽原是祖大寿家仆,因勇悍而受祖大寿的栽培、擢拔,积功逐渐成为明军将领。他原是辽东参将,崇祯八年(1635年)秋被委任为援剿总兵官,奉命率3000关宁铁骑奔赴河南,与农民军交手后连战连胜。

高、张联军可谓死伤惨重。张献忠不得不率残部南下退入湖广,高迎祥和“曹操”罗汝才向东南方向溃退,败逃途中顺手攻下了防守空虚的光州,接着携带掳获折向东面,辗转奔逃到安徽滁州一带。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里,高迎祥、张献忠、闯塌天李万庆、摇地动等7营农军聚集滁州,与尾随而至的明军在此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滁州是长江北岸的重要门户,位于中都凤阳东南,毗邻南京,战略地位很重要。明廷担心农民造反的烽火延烧到江南,急忙调集周边各省的大批军队对农军展开围剿。卢象升亲自督率山、陕诸道官军驰援滁州,以猛将祖宽为先锋,以火器三营为后路,他自己率300亲骑居中督战,列好阵势,要同农民军展开生死对决,欲将农民军主力一举歼灭于滁州城。

高迎祥

从正月初六开始,高迎祥、张献忠就挥军猛攻滁州城。数十万农军“环山为营”,连营“百余里”,一副志在必得,不拿下滁州誓不罢休的架势。滁州知州刘太巩和太仆寺卿李觉斯亲自登城督众死守,并准备了火炮和大量砖石、滚木、箭矢。尽管城内守军人数并不多,但在城头上设置了许多门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在残酷而激烈的攻守战中作用明显。《绥寇纪略》说:“城头火轮巨炮相继发,訇轰毁诸山”。

在守军红夷大炮的轮番轰击下,城下正在埋头攻城的农民军将士被炸得血肉横飞,或受创纷纷倒地,伤亡很是惨重。高迎祥、张献忠见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不得不传令部下暂时停止进攻,勒兵后撤至大炮射程以外。

那时候的人蒙昧愚顽,迷信心理颇重,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皆是起于蓬蒿的草莽,更是如此,他俩在久攻不克、损失惨重的不利情况下,居然听信一个术士的馊主意,即用污秽之物对着城头上的大炮,这样大炮被脏东西压制就打不响了。这方法异常残忍,且愚昧可笑,匪夷所思,但却屡屡见诸于史料记载中,在古代因人们缺乏科学素养,类似的残忍蒙昧之事并不罕见。《怀陵流寇始终录》、《豫变事略》等史料对此事有明确记载:“尽断其头,孕者则刳其腹。环向堞植其跗而倒埋之,露其下私,血秽淋漓,以压诸炮”。而守城的明军将领也有对付的方法:“觉斯立命取民间圊牏亦数百枚,如其数悬牒外向,以压胜之。燃炮皆发,贼复大创。”圊牏就是茅厕中用来清除污秽物的木制短板,官兵以脏克秽,用圊牏以压制农军的“污秽之物”。这就是古代巫术中的所谓“厌(压)胜”之法,汉武帝就是借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他而滥杀无辜的,就是用咒语和污秽之物来蛊害仇人或克敌制胜。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种方法自然是愚蠢而可笑的,但在那时却屡见不鲜而且笃信无疑。

如此双方相持了好几日不分高下,可官军增援部队却源源不断开过来。悍将祖宽率骁勇善战的辽东兵赶到后,“奋击大呼”,农民军还眼巴巴望着压胜之物起作用呢,冷不防被辽东兵捣入阵中横冲直撞,大砍大杀,仓猝间顿时乱作一团,人马相互践踏,溃不成军,仓惶逃窜。明军则趁势追击,农民军被打得“横尸枕籍,水为不流”。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诸部精锐主力死伤殆尽,最终不得不收拾溃卒分路撤回河南。

当时,各路西北义军中以闯王高迎祥的实力最强,威望最高,所以明军把追剿高迎祥作为当时主要的作战目标。

高迎祥部的兵力在围攻滁州时大约有五万人,滁州之战中由于伤亡惨重,最后仅剩两万余人。此后,高迎祥又连遭败绩,在登封之役、裕州七顶山之役等数次战斗中又遭重挫,将士几乎“死逃略尽”,其遭受的兵力损失最为严重,用全军覆没来形容亦不为过。

在智勇双全的名将卢象升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下,左良玉、陈永福、汤九州、祖宽等骁将集中兵力对高迎祥围追堵截,死命围剿,官兵紧追不舍、连续攻打使高迎祥连遭挫败,疲于应对。在河南转战一个多月,他的精锐主力战死、溃散过半,他被迫率残部离开河南,南下到湖广的郧阳、襄阳一带,避开官军的锋镝,并寻机东山再起。

0 阅读:24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