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真不了!保姆纵火案发生七年后,林生斌爱妻人设终崩塌

永贞观看世界 2024-11-13 18:46:39

一场大火,一位“英雄”......

2017年6月22日凌晨,杭州绿城·蓝庭小区2幢1单元1802室突发火灾,吞噬了四个鲜活的生命:林生斌的妻子朱小贞和三个年幼的孩子。

这起惨剧迅速点燃了公众的关注,也让林生斌——这个痛失至亲的男人,一夜之间成了悲情英雄的化身。

彼时,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林生斌的同情和支持。

他悲痛欲绝的形象,蹲坐在火灾现场墙角痛哭的照片,一遍遍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他控诉保姆莫焕晶罪行的言辞,更像一把利刃,刺痛了每个为人父母的心。

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事实被披露,人们对他的看法也随之改变。

这起原本令人同情的悲剧,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充满争议的公共事件,最终成为互联网时代流量反噬的典型案例。

好男人形象的翻车

在最初的悲痛过后,林生斌并没有选择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他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诉说自己的悲伤和想念。

他用网名“老婆孩子在天堂”,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点滴和心情变化。

这些文字很感人,网友们都被打动了。

大家纷纷留言,给他打气,劝他重新振作。

林生斌在网上爆红,粉丝一下涨了很多。

2017年7月12日,林生斌成立了“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以纪念亡妻和孩子。

这让他更受公众爱戴。

他不再只是一个悲剧的受害者,更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善人。

与此同时,林生斌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活动。

他开设了“潼臻一生”服装店,并利用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进行直播带货。

直播间里,他常常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引发网友的共鸣和同情。

在这种情况下,林生斌的直播带货很成功,卖得越来越好。

他承诺将营业额的10%捐赠给公益事业,这更让他赢得了“良心商人”的称号。

林生斌当时给人的印象非常好,人们觉得他深情、善良、坚强又事业有成。

只是假的终究是假的,这一切的美好,都在2021年戛然而止。

今年,林生斌在网上分享了他再婚喜讯,并宣布有了女儿。

这消息一出,立刻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曾经那个深情款款的男人,那个承诺要永远怀念亡妻和孩子的男人,竟然早已另组新家,甚至有了新的孩子。

这无疑是对公众情感的巨大欺骗。

网友们越挖越深,爆出了更多让人吃惊的事儿。

有人发现,林生斌的现任妻子小乐,早在2017年就出现在了火灾现场。

还有人爆料,林生斌和现任妻子早在2018年就一起出游。

林生斌“好男人”的形象,彻底被这些证据推翻了。

他不再是可怜虫,而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

他很会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塑造了一个好形象,赚了不少钱。

真相的迷雾

信息来源: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林某相关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天眼查

林生斌人设崩塌后,网络上充斥着对他的质疑和谩骂。

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刘信达的作家,公开质疑林生斌的不在场证明。

他说查了林生斌那天的行程,没找到他坐飞机的记录。

刘信达的质疑,无疑是火上浇油。

它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引向了那场至今仍疑点重重的火灾。

人们开始怀疑,林生斌是否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在事发时在外地出差?

因为隐私被侵犯,他把刘信达和东航都告了。

这场官司,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以林生斌胜诉告终。

刘信达被迫公开道歉,但这并没有平息公众的质疑。

很多人认为,林生斌胜诉并不代表他说的是真的。

相反,他起诉刘信达的行为,更像是在掩盖什么。

流量的反噬

信息来源:“我虽败诉,虽败犹荣。”因查询并公开林生斌出行记录,刘信达被判侵权,二审维持原判——封面新闻

胜诉并没有为林生斌带来预期的平静,反而将他推向了更深的漩涡。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公众的质疑声浪并没有因为一纸判决而消退,反而愈演愈烈。

曾经的摇钱树,如今成了压倒他的稻草。

林生斌以亡妻儿命名创立的品牌“潼臻一生”,如今饱受争议。

网友们开始抵制他的产品,他的直播间人气一落千丈,曾经热闹非凡的评论区,如今充斥着质疑和谩骂。

林生斌的商业帝国,在流量的反噬下迅速崩塌。

最终“潼臻一生”服装店被注销,曾经风光无限的他,也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这场流量的反噬,是林生斌自作自受的结果。

他利用了公众的同情心,将一场悲剧变成了自己的“财富密码”。

他过度消费亡妻和孩子,将他们变成了自己商业运作的工具。

当真相被揭开,谎言被戳穿,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如空中楼阁般坍塌。

林生斌事件,是互联网时代流量反噬的典型案例。

它警示我们: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在流量的加持下,一个人的优点会被放大,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

当一个人过度依赖流量,甚至不惜以牺牲道德和良知为代价去获取流量时,最终必然会遭到反噬。

笔者认为

林生斌事件,是一场人性的悲剧,也是互联网时代流量经济的缩影。

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人性有多面,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网络环境和流量至上的问题。

从最初的悲情英雄,到最终的“过街老鼠”,林生斌的经历令人唏嘘。

他经历告诉我们,真诚待人才能走得更远,耍心眼儿迟早会露馅儿。

网络时代,流量很重要,但不能为了流量不择手段。

任何试图利用公众同情心,以牺牲道德和良知为代价去获取流量的行为,最终都会遭到反噬。

林生斌的事,虽然过去了,但它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信息,更加谨慎地对待流量经济,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而不是滋生谎言和欺骗的温床。

0 阅读:1

永贞观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