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法为什么难出大家

七陆书法 2025-04-11 14:22:55

当这个问题被抛出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其实不外乎几点,首先是今人浮躁,功利心重,不能潜心练习书法,其次是今人学养不足,缺少文化底蕴,所以写不出古人的韵味,再就是当今缺少实用性书写环境,导致今人学习书法缺乏实践机会等等。

细品这些答案,大多建立在“崇古贬今”的意识形态下,就是看不起今人,认为古人比今人强,这种偏见也导致今人对当今书坛的蔑视,无法认同今人的书法成就。

其实浮躁也好、功利心也罢,并非当今时代特有,也不是当今时代更重,人们对功力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歇过,所不同的是在封建压迫的年代,更多的人只能甘于贫困,不敢保存幻想。

而古代那些书法家们都是时代权贵,恰恰是其中敢于幻想,敢于追逐名利的一部分人,所以功利心其实是推动书法发展的一个动力。

当今时代给人浮躁的感觉,是因为人人平等,所有人都可以有登台拜相的机会,大家都可以抱有幻想,都有权追逐更美好的生活,这种功利心恰恰更加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所以用浮躁和功利心来否定当今书坛,乃至当今社会是非常不客观的。

其次是今人学养不足,缺少文化底蕴,这样的观点更缺乏实证,古代物质匮乏,文化发展缓慢,所谓学富五车,其实总字数加起来不如一本《红楼》,今人即便是不爱阅读的人,上完九年义务教育,恐怕学到的东西也是古人难以相比的,所谓学养不足是没有道理的。

况且今人眼界之开阔,思维之活跃,阅历之丰富都是古人难以相比的,说今人缺乏文化底蕴也是没有道理的。

唯一不同的是由于文体和语境的变化,今人不再擅长做古体诗词,这确实对当今书法创作减分不少,不过从崔寒柏用一篇自创的现代文《论临帖》,斩获第七届兰亭金奖来看,今人已经找到了弥补的方式。

第三就是书写环境的变化,当今科技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今人确实没有必要在手写文书了,这种缺失让今人缺少了实用性创造机会,这对于书法创作来说确实不利。

但是当今物质丰富,人民富足,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大量的书写练习,一名普通的书法家一年恐怕也要写成吨的纸,这在古代恐怕很难想象,如此大量的书写练习量,足以弥补书写实践不足的缺陷。

所以很多认为今人书法难出大师的理由都禁不起推敲,真正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今人不认可当今书坛能出大师。

这种理念除了来源于国人固有的祖先崇拜思想外,还在于当今书法进入了纯艺术发展阶段,大家都在追求塑造个性,都在创新,很多创新实践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其对书法发展的贡献。

客观的看,今人的一些书法创新理念已经超越了古代,迎合了时代发展,遵循了艺术的发展规律,可以预见必将对书法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秉持这种创新理念的书法家,必然会被后人推崇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