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军委讨论开国将军授衔问题的酝酿阶段,突然有人提议一位资格老、功勋卓著的革命家也应晋升元帅, 他就是已脱下戎装的滕代远。
这位开国功臣虽已不为人所知,但其资历之深、才能之广,令诸多高官钦佩。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却与军衔擦肩而过。
早年峥嵘岁月
1927年,革命的烽火点燃了平江县城。年仅25岁的滕代远与彭德怀等人领导了这场震撼湘鄂赣的武装起义。滕代远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才华。
他与彭德怀密切配合,指挥起义部队攻克县城,建立了工农政权。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后来成为了红军的中坚力量之一。
平江起义的胜利,让滕代远一战成名。他的资历之深,令不少老一辈革命家都自愧不如。要知道,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将领们,后来多成为共和国的栋梁之才。而滕代远虽未参与这"三大起义",却已跻身于革命领导人的前列。
1928年,朱毛红军进驻井冈山,打响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第一枪。而在井冈山五大领导人中,滕代远仅次于毛泽东、朱德,与彭德怀、黄公略并列第三。井冈山时期,滕代远与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与朱毛红四军并肩作战,开创了井冈山斗争的新局面。
1930年,党中央决定成立红三方面军,并考虑由红三军团为基础予以组建。按理说,这对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滕代远而言,无疑是又一个建功立业的良机。
但出人意料的是,彭德怀和滕代远二人却婉言谢绝了这一重任。他们认为,目前红三军团实力尚不足以独当一面,贸然组建方面军反而会影响战斗力。
同时,他们又提议将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合并,成立统一的红一方面军,以便集中优势兵力,更好地开展革命斗争。
组建方面军,对滕代远本人而言,无疑会获得更高的军事地位和权力。但他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个人利益,选择了服从大局、壮大红军的道路。
正是在滕代远等人的努力下,红一方面军最终宣告成立。毛泽东出任总前委书记,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担任总前委委员。至此,朱毛红军实现了统一指挥,革命力量得到进一步集中。
挥别战场
1931年,滕代远的革命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他从一线战斗岗位上调离,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长等职务。
1933年,他奉命前往苏联学习,以充实理论知识,提高军事指挥水平。怎料这一去,竟错过了红军最为艰难的长征岁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滕代远再次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他先后出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作战局局长等要职,成为八路军的高级参谋。在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滕代远运筹帷幄,与彭德怀密切配合,指挥八路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例。
战事渐趋胶着,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决定调整八路军的领导层,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1938年,彭德怀、滕代远先后卸任前线指挥职务,改任八路军总部的参谋长和副参谋长。随后,滕代远又被调任至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主持军事调动和后勤保障工作。
频繁的职务调动,让滕代远逐渐远离了战争的最前沿。曾有人问滕代远,是否对这样的安排感到委屈。滕代远却笑言:"哪里谈得上委屈?组织上有安排,我们就要服从。何况,在哪里工作不是为革命,为人民服务呢?"
抗战的烽火渐渐熄灭,解放战争的序幕徐徐拉开。1945年,滕代远再次回到了总参谋部工作。他制定军事计划、调配战略物资,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他始终没能担任一个独当一面的前线军事指挥官。
岁月如梭,滕代远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军事战略家。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遗憾 ,那就是没能亲自指挥三大战役,与彭德怀等老战友并肩作战,去迎接新中国的曙光。
但滕代远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他深知,革命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战斗在前线,还是战斗在后方;无论是指挥若定,还是埋头苦干,只要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利益,就都是光荣的。
奠基铁路事业
1948年,中国的解放事业已进入了关键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央军委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 成立铁道兵。而被委以重任的,正是久经沙场的滕代远将军。
就这样,滕代远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从军队转入经济工作的高级干部。他带领着一支年轻的铁道兵队伍,肩负起了恢复和发展全国铁路运输的重任。
接管铁路绝非易事,当时,国民党败退前破坏了大量铁路设施,不少线路处于瘫痪状态。而留用的铁路工人,思想也难免存在着顾虑和动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稳定职工队伍,成为摆在滕代远面前的一道难题。
但这位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的老将军却没有丝毫犹豫。他一方面带领铁道兵昼夜奋战,抢修铁路,恢复通车;一方面深入职工群众,耐心解释党的政策,团结和带领大家投身到铁路建设中来。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滕代远却感到了一丝落寞。他的不少老战友都已成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而他却远离了战场,在经济战线上埋头苦干。
但很快,滕代远就从这种情绪中走了出来。他深知,革命不仅需要枪杆子,也需要米袋子。经济建设同样是一场攻坚战,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既然党和人民需要自己来担当这个重任,他就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1953年,铁道部正式成立,滕代远出任首任部长。也正是由于长期脱离军队工作,专注于经济建设,滕代远无意中错过了1955年的开国大典。
当时的授衔条件之一是在军队工作,而滕代远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调往铁路部门,未能满足这一条件。当他的不少老部下都已袖珍红星、佩戴将星时,滕代远却仍是一身布衣,在铁路线上忙碌着。
对此,滕代远却显得十分淡然。"这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干革命就是要听党的话,党让我当?人,我就战斗在前线;党让我搞经济,我就埋头苦干。只要能为党和人民做点事,军衔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军衔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滕代远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的利益。哪里需要他,他就战斗在哪里。正是凭借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长期的忘我工作和疾病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患有肺气肿、心脏病等,但仍坚持工作,常常顾不上打针吃药。
1974年11月30日晚,滕代远已到弥留之际,妻子和孩子们赶到医院探望。他费力地睁开眼,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但因病情严重,几乎无法言语。他让儿子拿来纸笔,缓缓写下两个字:“服务。”次日,滕代远因病去世,享年70岁。
虽然未能获得军衔,但中央并未忘记滕代远的功劳。当时,国家干部划分级别,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国务院副总理待遇。滕代远的职务是铁道部部长、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给予他行政四级待遇,实际上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