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多是人类见证奇迹的时刻,我们不禁为大模型、AI的能力感到震惊,也为它们能够带来的可能充满了更多期待。
这期间,各类AI项目层出不穷,数字人也傍生般地蓬勃发展起来。
面对着那些或真或假,或卡通,或拟真的面庞,基本可以肯定,在它们的加持下,以及有了Sora这种神器,整个电影产业的生产规则都会发生变化。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其实一部22年的电影就早已揭示了当今的一切。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部关于数字人的电影——西蒙妮。
01.电影开始于分糖豆。
这位落魄的中年男人名叫维克多·特兰斯基,他的真实身份是好莱坞曾拿过2次奥斯卡提名的... ...过气导演。
此时此刻,他的电影女主角正心怀不满地离开剧组。
可不敢走啊,燕子,你走了我可怎么活。
维克多垂死挣扎,可燕子,噢,不,应该是电影女主角还是闪人了。
这下完蛋,直接导致电影制作陷入困境。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之前在一次活动上,维克多结识了一位名叫汉克的程序员。
这哥们妥妥的是个天才,于是得了癌症。
他非常认可维克多的老派理念,妈蛋的一部电影是导演说的算,可不是那群自命不凡的演员。
于是,在汉克在自己挂了之后,给了维克多新生。
所谓新生,是说汉克开发了一套程序,或者说一个数字人平台,Simulation One。
这款软件可以生成一个数字人演员,一个完全虚构的女演员。
她不仅足够漂亮,还可以集成好莱坞所有女演员的天赋、容貌、声线、表演技巧等等。
为了便于人设化,维克多缩写软件名字,给这位数字人演员起名:西蒙妮。
接下来,维克多开心极了,有了西蒙妮,老子终于解放,电影是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反正大家没人在乎剧情、表演、拍摄技巧啥的,有这位美人就够了。
果不其然,西蒙妮大火,成了全球性的巨星,她的电影票房也是大获成功。
可维克多也陷入了麻烦。
他要各种维护西蒙妮的人设与形象,力图造就出这是个真人的假象,持续「蒙骗大众」。
终于,东窗事发,维克多不得不面临可怕的局面。
02.《西蒙妮》来自于安德鲁·尼科尔。
这哥们之前最出名的作品是《楚门的世界》。
有意思,《楚门的世界》是全世界都在欺骗一个人,而《西蒙妮》则是一个人骗了全世界。
从这个层面来看,电影就是一出黑色幽默。
一个虚假的存在,在媒体、粉丝的推波助澜下,成为「完美」的代言,嘲讽了当今社会的诸多现象。
所以说,影片有着一个严肃的内核。
透过全知全能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闹剧的上映。
维克多为了维持谎言,使出了各种花样。
人们为了一个数字偶像陷入狂热之中,并对真相麻木不仁。
媒体也推波助澜,对公众人物不遗余力的追逐、炒作。
即便电影过去了20多年,这些仍旧没有改变。
同时,由于隔着屏幕,设定了「围观」的间离感,使得我们才能够从这些看到各种熟悉的桥段,并感受到莫大的讽刺。
首先粉丝、观众值得自省。
消费主义盛行下的社会里,我们堕落为了追逐偶像的奴隶。
身处虚假的媒介镜像中,人们的认知甚至发生了偏移,究竟是假的太真,还是对盲目追求、不辨真伪的人们的嘲弄。
其次,站在维克多的角度,他原本有着自己单纯的心思和理想,不被演员绑架,能够真实地完成心目中真正电影的拍摄。
可结果呢,并不是他创造了西蒙妮,反而是西蒙妮成就了他。
最终,他想摆脱这种反噬,可压根没人在乎真假?
而他则不得不继续扮演下去。
最后,人性会在科技的发展与膨胀中发生扭曲和挣扎,真实成了未来人类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03.《西蒙妮》如果在当今很容易带来流量和讨论。
然而,如果是在当今,这部影片又缺少了足够的感知力和预见性。
那么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安德鲁·尼科尔就像影片里的维克多一样,有着自己态度和理想。
无论是从数字科技的发展,媒体自律,艺术创作的挣扎、人性本质,又或者电影产业都是切入点,可这一切在电影中显得有些明显和虚假,从而早就了作品本身的摇摆不定,或者说揭露不深入、讽刺不彻底。
甚至于,结尾的美好结局都像是安德鲁为了平衡票房与商业回报而做出的妥协。
不过,这也符合安德鲁·尼科尔的一贯特征,想想《楚门的世界》,他就喜欢在「假象」中去找到某种「存在」,继而让这种假象看起来能够在现实中存货下来,继而让观众们体验到不安。
《西蒙妮》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探讨了数字技术、数字人、媒体狂热、粉丝经济的主题,同时也提出了关于道德、伦理和现实的深刻问题。
而西蒙妮本人则表示,自己生完娃之后要涉足政坛,想想已经问世了的Sora为何迟迟不见正式发布?
2024年,全球各地有40场大选,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大选的正式开战。
如果这时候Sora开放,那以假乱真的能力,不啻另一个西蒙妮。
扮演维克多闺女的是年纪小小的,很可爱的德妹
PS:
1、影片里的阿尔·帕西诺真是又颓又废又丧... ...又萌。
2、扮演西蒙妮的瑞秋·罗伯茨恰恰是安德鲁·尼科尔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