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9价格引热议,每斤44.5元成焦点,奇瑞营销策略引发行业思考

苏泽凯翔说车吖 2025-04-21 11:51:55

15万预算,想买辆SUV,结果被五花八门的配置参数绕晕了头?

这年头,买车跟开盲盒似的,谁能告诉我,这钱到底该怎么花?

本来就够纠结了,结果奇瑞又整了个“按斤卖车”的活儿,瑞虎9直接论斤称,44块5一斤,听着是挺新鲜,可仔细一琢磨,这到底是真划算,还是又一个营销陷阱?

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奇瑞这招够大胆,够接地气,“这价格听着就实在!”;但更多人却觉得奇瑞这是自降身价,“车又不是猪肉,论斤卖显得多low啊!”。

说白了,“按斤卖车”就是给价格换了个说法,官方指导价还是15万多起,算下来一斤正好44块5。

这就像把“打折”说成“买一送一”,换汤不换药,图个啥?

咱先不说这营销管不管用,先看看瑞虎9这车本身。

外观是没得说,直瀑式格栅大气,隐藏式门把手科技感十足,贯穿式尾灯也挺时尚。

内饰也算下了血本,双联屏、索尼音响、女王副驾,配置是真不低。

动力方面,2.0T发动机配爱信8AT变速箱,261匹马力,家用是绰绰有余。

可问题是,现在国产SUV竞争太激烈了!

隔壁吉利星越L,起步价才13万多,落地价直接比瑞虎9低了一大截。

虽然瑞虎9配置更高,但“按斤卖”这事儿一出,反而让人觉得这车性价比不够直观。

就像有哥们儿说的:“星越L设计更戳我,价格还便宜,瑞虎9再好,贵出来的钱到底值不值?”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了那些年被“花式营销”坑惨的车企们。

2017年,川汽野马也玩过“按斤卖车”,斯派卡MPV直接明码标价,“舒适型20元一斤,豪华型24元一斤”。

结果呢?

消费者根本不买账,销量惨淡,两年后直接被雷丁汽车收购,凉透了。

还有众泰汽车,靠着“抄袭豪车”的设计火了一阵,什么“保时泰”、“路虎泰”层出不穷。

可最终呢?

质量问题频发,核心技术又不行,现在也基本销声匿迹了。

2021年,广汽埃安偷偷摸摸地把车辆的毫米波雷达给“缩水”了,从77GHz降到了79GHz,事先可没跟消费者打招呼。

这事儿一曝光,车主们立马炸了,觉得安全性能受到了影响,对广汽埃安的信任度也跟着一落千丈。

还有特斯拉,2020年搞了个“芯片门”,把Model 3的HW3.0芯片换成了性能更差的HW2.5芯片,结果被中国车主们抓了个正着。

特斯拉一开始还想抵赖,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象征性地补偿了一下,结果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愤。

更早的还有奔驰,2019年西安那位女车主,买车的时候被4S店强收“金融服务费”,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这事儿也让大家看清了,有些4S店为了赚钱,真是啥招都敢用。

再往前数,大众汽车的“排放门”事件,2018年,那可是震惊全球。

几百万辆车被召回,巨额罚款不说,品牌形象也彻底崩塌。

这事儿也给所有车企都敲响了警钟:环保这事儿,可不能糊弄!

这些案例都说明一个道理:汽车行业,最终还是得靠产品说话。

营销再花哨,质量不行,技术不行,早晚得完。

看看现在的比亚迪,靠着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再看看吉利,CMA架构和雷神混动也是实打实的硬货,高端车型卖得越来越好。

就说2023年上海车展,长城汽车魏牌的CEO李瑞峰,直接公开质疑比亚迪秦DM-i的油耗数据造假,这事儿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管谁对谁错,至少说明现在消费者对汽车的真实数据越来越重视了,车企想靠虚假宣传蒙混过关,那是越来越难了。

奇瑞这些年,发动机、底盘技术确实积累了不少,也攒下了“理工男”的名声。

但光靠埋头苦干还不够,还得学会怎么把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

加大研发投入,那是肯定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营销策略也得变变,别老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吆喝出来。

服务质量也得跟上,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消费者买车,最看重的还是安全、可靠、省心。

营销可以创新,但不能欺骗和误导。

品牌长远发展,还得靠产品质量说话,靠技术创新引领未来。

瑞虎9这“按斤卖车”的营销,有点剑走偏锋了。

希望能早点醒悟过来,别光顾着玩噱头,忘了造好车才是正道。

与其费尽心思“整活儿”,不如踏踏实实把车做好。忽悠人的买卖,长久不了!

0 阅读:1613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9

用户18xxx49

6
2025-04-21 15:35

给我来二斤

用户17xxx19

用户17xxx19

1
2025-04-24 18:30

买车先要学会买车,这TMD太有特色了

苏泽凯翔说车吖

苏泽凯翔说车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