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狗头落地,三年不利”,很有文化背景的一句俗语。

琦琦聊文化 2023-11-20 15:08:00

俗语五花八门,有些通俗易懂,有些晦涩难懂,有些旁敲侧击,有些旁征博引。有时,如若想真正的弄清楚一句俗语的真正含义,没有点儿历史文化修养,理解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比如俗语“狗头落地,三年不利”。

狗头落地,三年不利。

狗头,狗的头颅。可这句俗语却另有所指。狗头指的是帽子。为什么狗头和帽子联系到了一起?接下来我们慢慢聊。这句俗语的表面含义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帽子掉在地上,那么,这个人三年内都会走背运。绝非危言耸听,古人还真的把帽子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死而冠不免。这句话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临死前所说。这其中还有个典故。

灵公死后,大臣欲立公子郢为君主。可公子郢却认为太子的长子姬辄已经成人,按照法制,应该由姬辄为君。于是姬辄就登基为君。可是一直逃亡在外的太子蒯聩不乐意了。老子还在,儿子就为君了,于是他就联合李悝赶跑了姬辄,自己登基为君。孔子的弟子子路知道这事,义愤填膺,于是就找蒯聩理论,蒯聩就命人击杀子路,当时击断子路之缨。于是子路就说了“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就是:君子即便死也不能衣冠凌乱,帽带断了,冠自然就掉了,冠掉了有失一个人的尊严,即便是死难临头,也要结好帽带,带好帽子才死。从这则典故当中,足以见得帽子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古人之所以如此的热爱帽子,这得益于古代的“冠礼”。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在古代,男人到了20岁时,就要行弱冠之礼。男人戴上了帽子,就证明已经成年。当然,当时普通百姓所戴的帽子,也就是一块帕布。用帽带固定在头发之上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古人头顶顶块布的原因。

帽子的雏形,相传是由黄帝发明创造而来,只有帝王和大臣等才有资格戴冕和冠。这就是古代的冠冕制度。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戴帽子的。只能头顶块布巾。就算强如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也只能头顶布,以布代替帽子。像我们中国古代的很多早期的人物画像,很多都是头顶顶块布的。比如祖冲之。所以,在古代,帽子代表了身份特征,代表了尊严,代表了礼节。《礼记》中:冠者礼之始也。中国古代早期,帽子是不能随便戴的,戴错帽子,会有性命之忧。到了后来的朝代,普通百姓也能戴帽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帽子的样式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在不断的变化。举离我们最近的几个朝代说明一下,像唐朝的幞头,其实,它的样式就是一块方形布帕,布帕四个角有四根带子,两根系于下巴下面,其余两根系于脑后。到了唐朝后期,逐渐演化成“乌纱帽”,五代时期基本定型。到了元朝,帽子样式就如同铜钹一般,像圆檐斗笠,故称“钹笠冠”。

我们后人,受帽子影响最深的的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几个朝代的帽子,比如人们常说“头上的乌纱不保”,说的就是乌纱帽被摘除。我们细观察唐后期的乌纱帽,帽子上的两个帽翅略微向下低垂,就和狗耷拉的两个耳朵有些相像。

后来,人们就以一种玩笑的方式打趣:把帽子称之为狗头。才有了“狗头落地,三年不利”的说法。

帽子,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它代表了权利和地位。又代表了礼节和尊严。所以,帽子是不能落地的。像清朝有官员被革职,就说“除去顶戴花翎”,顶戴花翎就是官员的代名词,没了顶戴花翎,那就是庶民。所以,古人把帽子看的尤为重要。

没了帽子,也就无法显示身份地位。古代礼节也不允许,那是尊严。就如子路所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帽子掉了,就如同奇耻大辱一般,是古人所不能接受的。古人就认为非常的不吉利。

到了今天,普通百姓对于帽子的认知,一是保暖,二是装饰。早已没了古人对帽子那种特殊的情怀。当然,一些特殊职业,还是会重视帽子的存在,比如民警,交警,法院等等。

0 阅读:23

琦琦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