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简宁。
考试挂科怪老师出题难,减肥失败怪老公做的饭太好吃,玩游戏玩输了怪网络不好,工作失误怪同事拖后腿…
我们似乎总能找到很多个理由来解释失败。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大脑给我们准备好的一套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我们脆弱的自尊心的。
这套防御机制的核心,就是把失败的原因推到外部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甩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脑常用的3种“甩锅”大法。
01自利归因偏差:成功了是我的功劳,失败了是别人的错!
上周公司开季度总结会,小王和小李都被老板点名批评了。
散会后,小王发了条朋友圈:“最近市场也太差了,客户那边还老变卦,团队里的人也不给力…”
而小李呢,一晚上没睡,翻来覆去地看会议记录:“要是当时我再多问一句需求就好了…”
猜猜看,谁更容易走出失败的阴影?
答案你可能想不到:是小王!
心理学家把小王这种行为叫做“自利归因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好事都是我的功劳,坏事都是别人的锅”。
听起来有些讨厌对不对?但研究发现,很多的人都会这样,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推给外界。
这样的甩锅行为,可以保护我们的自信心。
比如被公司辞退的人,如果认为是"市场不景气"而非"自己能力差",反而会更积极投简历找工作。
研究发现,这些人往往比自我怀疑的人更快找到新工作。
毕竟自信的人更容易爬起来再战,而总在自我否定的人容易陷入沮丧。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如果凡事总为自己开脱,也得不到应得的成长哦!
02 自我设阻:我不是不行,我只是没准备好!
这招就更高级了,也更隐蔽。它不是事后找补,而是提前给自己挖坑,为失败做好铺垫。
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有借口可找。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对吧?谁会故意让自己失败呢?
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
比如,考试前通宵打游戏,这样即使考砸了,可以说是自己玩过头忘了考试了,没复习好;重要会议前,熬夜刷剧,会上没发挥好,可以说自己昨晚失眠了,没休息好。
为什么有些人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们害怕失败,他们害怕如果全力以赴了,结果还是失败了,那岂不是证明自己真的差劲?
所以,他们宁愿给自己制造一些障碍,这样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说:“我不是真的不行,我只是因为没复习/没训练/没练习而已。”
这样,他们的能力就不会受到质疑,自尊心也保住了。
这种策略,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设阻”。它通常发生在那些预感到自己可能会失败的人身上。
他们通过主动制造障碍,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这些障碍,而不是自身能力不足。
有一项经典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让一些大学生参加智力测验,一些人做的是简单题,另一些人做的是难题。
然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接下来还要参加第二次测试,但在测试前可以选择吃一种药,一种能让你变聪明,另一种能让你变笨。
你猜怎么着?那些之前做了难题的人,居然更倾向于选择那种让自己变笨的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失败,所以宁愿吃药来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而那些做了简单题的人,则更愿意选择让自己变聪明的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稳赢,不需要找借口。
有趣的是,无论测试结果是公开还是保密,这种选择模式都一样。这说明,当人们预期自己可能会失败时,就会倾向于自我设阻,为失败提前找好借口。
当然,这招虽然能保一时平安,但长期来看却后患无穷。那些经常自我设阻的人,往往会缺乏动力,不愿意付出努力,最终可能真的会变成自己当初害怕的样子。
03找借口:“我也不想的,但是……”
这招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就是在失败之后,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
比如:
考试没考好,怪考场太吵、空调太冷;
工作没做好,怪电脑太卡、同事不配合;
表白被拒,怪时机不对、星座不合……
总之,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招和“自我设阻”有点像,都是为了逃避责任。但不同的是,“自我设阻”是提前挖坑,“找借口”是事后甩锅。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经常找借口的人,往往也更容易抱怨?因为他们习惯了把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研究发现,找借口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焦虑和压力,甚至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但从长远来看,它会降低我们的行动力,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动力,越来越难以进步。
04 如何才能停止找借口?
第一步:识别警报
当你脑子里冒出“要不是…”这个念头时,你就要拉响你的心理防御警报了:“要不是”的后面,是事实,还是你给自己找的借口?我为什么要找借口?我想要逃避什么?我这样做真的是为了自己好吗?
第二步:切换总结模式
不说“都是因为…所以…”,试着用“这个结果说明…”、“下次我可以…”来代替。
也就是说,当你意识到自己又准备为自己找借口时,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总结模式,去总结你的经验和教训。
比如:把“这次项目没做好,都是因为时间太紧了!”替换为“这次项目没做好,说明我在时间管理上还需要提升。”
当你学会直面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时,你才有更多成长的可能。
第三步:学会为自己负责
每天记录1件自己需要负全责的事情,无论大小,然后用心去完成它。
写在最后
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虽然可能会有点痛苦,但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真正的强大,不是从不失败,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