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短”的人,这4处容易“发黄”,若一个没有,身体还算健康

忆因聊健康 2024-09-21 11:04:46

顾女士,56岁,1年前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同时伴有乏力、皮肤瘙痒、发黄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容易反复,于是前往市医院就诊。

就诊时,医生为其进行常规的乙肝及丙肝病毒筛查,病毒筛查结果为阴性;完善腹部B超、腹部CT检查,均未发现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病变,但是发现肝脏呈肝硬化表现,肝脏萎缩。

随后,医生为其进行肝抗原抗体谱、甲肝、戊肝、抗核抗体等检查发现,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其他检查指标均为(-),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及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医生告知顾女士,根据目前临床表现来看,属于疾病的早期,主要是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所以治疗上以利胆为主。经过1周的治疗后,顾女士的肝功能明显好转,乏力、皮肤黄染、瘙痒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医生提醒,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也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也有可能和自身免疫相关,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炎,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古人对于生命的感慨,也是古人眼中长寿。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七旬老人已不是稀罕事。

很多长寿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是脸色红润,依然显得很有生气。

可有些老人,年龄并不是很大,身体却已经出现各种疾病,早已“人老珠黄”。

日常生活中,那些寿命“短”的人,身体这4处容易“发黄”,若一个也没有,说明身体还算健康!

01

头发发黄

黑发是黄种人典型的外貌特征,正常情况下,头发应该是乌黑发亮,柔顺飘逸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由于遗传因素,天生发色就比较淡,有点偏黄,还有些人头发发黄,可能与人为因素有关,如经常烫发或经常使用碱性洗浴用品,也可能造成头发发质的损伤,出现头发变黄的表现。

如果不是这些原因所致,头发突然变得发黄,需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健康出了问题。

头发变黄,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可能是由于人体营养不良所造成,或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形成头发的营养功能障碍,导致头发变黄。

另外,如果患者有过大量出血,如产后可能造成重度缺铁性贫血,或患了大病以后形成机体的黑色素减少,也可能造成头发变得枯黄。

02

皮肤发黄

如果患上肝脏疾病,患者的身体可能会变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

常见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肝脏肿瘤等,都可出现皮肤颜色、质地改变,因为肝脏发生病变可影响产物排泄,使皮肤质量下降、色素沉积,也可影响人体造血、导致皮肤供血不足,引起皮肤发黄的症状。

脾胃虚弱者也易出现面色萎黄、脸上没有光泽、头发枯黄等现象,因为气血为生化之源,若无水谷精微滋养四肢百骸,就容易出现皮肤发黄。

另外,如果患者经常处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下,或者爱发脾气等,也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流通不畅,导致面部发黄。

此外,如果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有扩张力的药物也会引起皮肤发黄。

03

眼睛发黄

正常人的眼白应该是清澈的,若出现黄色,可能是巩膜黄染的信号预警,常见于胆道和肝脏病变。

这种症状,可能是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等肝脏疾病的重要表现,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代谢出现障碍,可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胆红素聚集过多,引起显性黄疸,表现为眼巩膜黄染,通常胆红素值越高,巩膜黄染程度就越明显。

患者除了巩膜黄染外,还可能会有皮肤、面色黄染,或出现小便黄的情况,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等症状。

另外,如果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熬夜等,也会导致眼部过度疲劳,眼部脂肪沉积,进而导致眼睛发黄的现象。

04

小便发黄

当身体保持健康时,排出来的尿液大部分是清澈透明状,不会有颜色的异常。

如果平时喝水较少,可能会导致尿液发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适当增加饮水量即可改善。

但是,如果尿液出现持续性深黄,则需要警惕,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尿路感染等有关。

如慢性肝炎、胆管炎,可能导致胆汁代谢异常,尿中可以出现胆红素及尿胆原等,导致尿的颜色发黄。

另外,由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入,泌尿系统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可导致尿液发黄,同时还可能合并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此时若进行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白细胞升高。

此外,如果尿液出现咖啡色、浓茶样或洗肉水样尿色,肉眼血尿等,很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所致,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核等疾病。

如何养生,有助于健康长寿?

1. 丰富膳食营养:均衡的膳食可充分滋养人体,有助于身体健康、长寿,平时可适量食用滋阴补血、健脾养胃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枣、乌鸡、山药、薏米、黑豆等,适量摄入牛肉、羊肉等肉类食物。

日常保证营养均衡,配合新鲜的蔬菜、水果,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重口味、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不暴饮暴食等。

2. 适当体育运动:运动能帮助人体增强体能、促进新陈代谢,平时可选择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跳绳、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瑜伽等运动,坚持锻炼可有利于维护健康,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3. 保持津液充足:多喝水能生津解渴,有利于体内谷水的运作。

人体如果经常处于口渴的状态下,易造成津液缺乏,不利于机体,故建议按时按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以保证体内津液始终充足。

4. 保持情志稳定:情志内伤、长久积郁、愤而不泄可能对体内阴阳平衡也有影响,因此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多与朋友倾诉不悦,抒解内心郁气,适当做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可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对养生有益。

5. 顺应昼夜节律:人体各脏腑需要在夜间休整,要顺应脏腑的运行规律,每天按时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对机能的修复和精力恢复也有帮助。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尽量避免熬夜或长期疲劳等。

6. 日常健康调理:按摩、艾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手段也可疏通经络、疏散内毒等,对养生有一定的好处。

平时还可以定期用热水泡脚或汗蒸等,有利于血运畅通、毛孔舒张,从而促进机体排汗,内热和毒素可随汗液排出体外,从而有助于减轻机体负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入艾叶、红花等中药材泡脚或汗蒸,有助于活血。

若是平时体质就较为虚弱者,如阴虚、阳虚、气虚等体质,可以经中医辨证后应用枸杞子、黄芪、人参、阿胶、当归等滋补气血的中药材,或中药代茶饮调养,对改善体质、调理身体。

(原创文章,原创图片,侵权必究)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0 阅读:549

忆因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