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亲生母亲命蒋经国称呼宋美龄“姆妈”:你不亲近她,就要吃亏

觅波评过去 2023-10-21 05:34:03

蒋经国搀扶宋美龄

前言

1927年,蒋介石和结发妻子、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离婚,和宋美龄结婚。当时蒋经国在苏联,一直没有机会和宋美龄见面。

1937年春天,阔别祖国12年的蒋经国带着妻子、儿子回国。蒋经国回来了,那么他和继母宋美龄的会面也就提上了日程。

毛福梅得知儿子回国的消息,立即给他发去电报,嘱咐他见到宋美龄要称呼“姆妈”:“你不亲近她,就要吃亏。”

姆妈也就是母亲的意思。

毛福梅觉得宋美龄家世显赫、背景深厚,蒋经国应该和她搞好关系,将来才能在蒋家站稳脚跟。

后来,蒋经国和宋美龄结下了几十年的“母子”情分,那么,他们的关系如何呢?

微妙的“母子”关系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始终在担心一件事,那就是:儿子蒋经国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宋美龄,以及宋美龄能不能和自己的儿子和睦相处。

从结婚那天起,这件事就一直不上不下地悬在蒋介石心里。直到他去世那一天,这件事都一直是他的心病。

此后,为了使宋美龄和蒋经国能够融洽地相处,蒋介石一直像一个掌舵手一样,积极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蒋介石和宋美龄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订立了3份遗嘱,一份给宋美龄,一份给蒋经国,一份给蒋纬国。

在遗嘱中,蒋介石写道:“我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如你们自认为我之子,则宋女士亦即为两儿惟一之母。”

当时,蒋经国在苏联留学,蒋纬国在上海读书。自从1927年蒋宋结婚后,两兄弟一直都没有见过父亲的新任妻子。他们心里对宋美龄是尊重还是排斥,蒋介石无从知晓。

因此,蒋介石担心蒋经国、蒋纬国不接受宋美龄,所以在遗嘱中特别叮嘱两个儿子,要把宋美龄当作母亲看待。

蒋介石和蒋经国、蒋纬国

1937年3月,蒋经国回国,他和宋美龄就快要见面了。

对于蒋经国和宋美龄即将到来的第一次见面,蒋介石的心情很复杂。

他们能不能接受对方?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会怎么发展?蒋介石的心里没有底。

1937年4月下旬,蒋介石、宋美龄以及蒋经国一家三口在杭州会面了。

见面时,蒋经国和宋美龄都表现得客客气气的。蒋经国叫宋美龄“母亲”,并向蒋介石、宋美龄行了传统的跪拜礼。宋美龄出手阔绰,直接送给蒋经国1万元银元、1辆汽车作为第一次见面的礼物。

会面结束后,蒋经国一家回到了浙江奉化溪口老家。

1937年4月28日,蒋经国生日当天和母亲毛福梅、妻子蒋方良合影

可以说,蒋经国和宋美龄的第一次见面,双方该尽的礼数都尽了,一切该做的姿态也做了,但其中客套的成分居多,这对“母子”并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亲近。

之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蒋经国不断意识到他和继母宋美龄的生活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宋美龄出生于财力雄厚的宋氏家族,她的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富甲一方的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一家子都是中国响当当的人物。

宋美龄一家

宋美龄从小过着富裕的生活,性格热情、大方,曾经到美国留学,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习惯吃西餐、说英语,生活方式、行为处事、思想性情都西化了。

宋美龄

而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出生于小门小户人家,没有读过书,她的脚是三寸金莲,只走出过家门,但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到大千世界中,是“藏”在深闺宅院里、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旧式妇女。

蒋经国是在传统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为人含蓄、内敛,骨子里的传统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无论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还是个性习惯来看,蒋经国和宋美龄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这对“母子”之间天然隔着一道无形的、难以跨越的鸿沟。

蒋介石母亲、蒋介石、毛福梅、蒋经国

此后,蒋经国在老家照顾母亲毛福梅。

1927年,蒋介石因为要娶宋美龄,逼迫结发妻子毛福梅答应他的离婚要求。

毛福梅是一个旧式妇女,从小被灌输的是“从一而终”的思想。从结婚那天起,毛福梅就把蒋介石当作她的“天”、她的“地”,默认自己要在蒋家相夫教子、尽忠一生,直到老去、死去,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蒋家。

没想到天不遂人愿,毛福梅快要年过半百的时候,蒋介石却铁了心要和她离婚,并迫不及待地要迎娶“新人”进门。毛福梅觉得天塌了下来,内心悲痛欲绝。

在旧社会,已婚女子被丈夫抛弃是奇耻大辱。离婚就意味着在往后的日子里,毛福梅走在路上会被人指指点点,会招来别人的闲言碎语,更要忍受别人的冷眼和嘲笑。

想到这些,毛福梅为蒋介石的无情感到心寒,也为今后要遭受的苦难忧心流泪。

虽然毛福梅心里有百般不情愿,但她只是一个没有显赫家族做靠山的深闺妇人,她又能改变什么呢?最终,毛福梅只能忍气吞声,答应离婚。

离婚后,毛福梅被人议论、被人嫌弃,她心里太孤独了,也太苦了,只能靠诵经念佛来化解内心的痛苦。

在母子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毛福梅把这么多年的委屈都倾诉给蒋经国听。她想让儿子明白,虽然自己被迫和他的父亲蒋介石离婚了,但她仍然把蒋介石当作一生挚爱,对蒋家还怀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毛福梅的话在蒋经国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他在日记里写下:“母亲爱父之心,可谓大矣,但谁知之也,苦!”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结合,导致了毛福梅的悲剧。蒋经国心疼母亲的遭遇,心里对宋美龄不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也把他和宋美龄的关系推向了困难的境地。

1939年12月,日军进攻奉化,毛福梅在日军的轰炸下丧命。

蒋经国和蒋方良

亲生母亲在时,蒋经国在母亲那里还有一份亲情,可以暂时忽略他和宋美龄的“母子”之情。母亲去世后,蒋经国就不得不正视他和宋美龄的“母子”关系,也不得不正视宋美龄“蒋家女主人”的身份。

母亲刚刚去世时,蒋经国经过仔细思考,决定把对亡母没有尽到的那份孝心,转移到宋美龄身上。

但是,后来在和孔宋姻亲的相处中,蒋经国没有对他们产生好感,甚至有一些反感,也使他和宋美龄的母子关系始终保持着距离。

1939年,时任江西赣县县长的蒋经国从赣州抵达重庆,专程来看望蒋介石、宋美龄。

一天,宋霭龄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孔令侃到蒋家做客。孔令侃告辞后,蒋经国把他送到门口,准备跟他握手告别。

谁知,孔令侃直接无视了已经伸出手的蒋经国,大步走上了车。蒋经国只好把手放在身后,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孔令侃

那一天,孔令侃的狂妄让蒋经国很不舒服。心重的蒋经国认为孔令侃看不起他。为此,蒋经国一直耿耿于怀,他在日记里愤愤不平地写道:“孔看我大概是个乡下人。”

通过这件事,蒋经国清晰地认识到,他和孔宋姻亲的出生背景是天差地别的。这件事成为蒋经国的一个心结,每次想起来都如鲠在喉,也促使他和宋美龄的关系一直停滞不前。

1946年,蒋经国和宋子文吃饭。饭桌上,宋子文吃饭时的种种讲究,使蒋经国自愧不如,他发出了和几年前一样的感叹:“我好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

时隔7年,蒋经国还对这件事记忆犹新。这说明,这件事对蒋经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对蒋经国和宋美龄“母子”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蒋经国

时间倒回1940年。

1940年秋天,在美国接受装甲兵训练的蒋纬国回国,落地香港,蒋经国奉蒋介石的命令赶到香港接蒋纬国回家。在香港停留的几天里,兄弟俩一起去看望了正在香港治病的宋美龄。

宋美龄第一次见到蒋纬国,表现得十分热情,关切地问他在国外过得怎么样,宋美龄的聪慧、大方给蒋纬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蒋经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寒暄,但他和蒋纬国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蒋经国从宋美龄的神态、表情中看出,宋美龄的慈爱和情感并不是发自肺腑的,只是一种表面文章罢了。

蒋经国夫妇和蒋纬国夫妇

在那段时期,有关蒋纬国身世的传闻传到了宋美龄耳中,使宋美龄对蒋介石的私生活产生了怀疑,心里仿佛扎下一根刺,怎么都释怀不了。

因此,宋美龄一直待在香港,绝口不提回重庆的事。蒋介石一直为这件事着急,可是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

为了让宋美龄顺气,蒋介石只好安排蒋纬国离开重庆,到江西赣州“投奔”蒋经国,宋美龄这才答应回来。

当时,蒋家的气氛很凝重,蒋经国的心里也很压抑,他在日子里写道:“不但国事令我痛心,就是目前家中处境及家中情形,实在亦使我难受。”

宋美龄

事实上,宋美龄不仅对蒋纬国的身世有很大的心结,对叫了她好几年“母亲”的继子蒋经国,也没办法自然地面对。

1944年,蒋经国在日子里写道:“自先慈罹难之后,我视宋母确如己母,但始终未得其谅解,因此而心中始终不安,亦非我家之福也,为一家之幸福计,但望母亲能谅之解之。”

蒋经国的意思是,尽管他很尊敬宋美龄,但由于某些他不知道的原因,宋美龄一直没有从心里接受他。

与此同时,孔宋姻亲也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蒋经国的小看,蒋经国做不到视而不见,他说:“只要自己有血气, 自然会有前途,至于谁笑谁,将来自有事实可以证明。”

但是,虽然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没有亲情般的温情,却保持着基本的礼貌和尊敬,常常会互相问候。

重庆时期,蒋氏家族有个专门的电话热线,他们可以随时给家庭成员打电话,号码是“2080”。

逢年过节的时候,蒋经国都会给宋美龄打电话,但聊的不多,只是例行地说几句问候的话。一拨通电话,蒋经国先打招呼:“姆妈,我是经国啊!”

蒋经国礼数周到,宋美龄常常对别人说:“经国是最讲礼貌的。”

宋美龄和蒋经国下棋

相比于蒋经国的面面俱到,蒋纬国的表现就不那么让宋美龄满意了。蒋纬国很少给宋美龄打电话,这让宋美龄对他很有意见。

有一天,宋美龄致电蒋介石,向他发泄对蒋纬国的不满:“纬国不懂事,总不把我放在眼里。”

之后,蒋介石提醒了蒋纬国很多次,但蒋纬国满不在乎,还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蒋介石说不动他,只能由着他去。

有趣的是,虽然蒋纬国对宋美龄没有起码的礼貌和尊敬,但他却非常孝顺养母姚冶诚。

蒋介石和蒋纬国

不难看出,对于两个继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宋美龄对蒋经国更有好感。但是,宋美龄毕竟和蒋经国没有血缘关系,两个人一旦碰到分歧,他们之间的关系立即变得脆弱不堪。那一点点好感,根本不足以让他们永远融洽地相处下去。

1948年,蒋经国急切地想要在政治上大展身手,于是蒋介石安排他到上海整顿金融秩序。

9月,由于孔令侃旗下的“扬子公司”非法囤积物资,蒋经国一声令下查封了“扬子公司”。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外面有消息称,蒋经国还计划逮捕孔令侃。

宋美龄得知蒋经国“大义灭亲”,查封了外甥的公司,异常震怒,立即赶到上海干涉这件事,劝蒋经国不要一意孤行,致“亲情”于不顾,并把心里的火气撒向了蒋介石。

在华北前线督战的蒋介石马上飞到上海,督促各方好好坐下来谈一谈。最终,蒋介石屈服于孔宋姻亲的压力,使得“扬子案”无果而终。

宋美龄和孔令侃

原本,蒋经国就是奉蒋介石的命令,到上海整顿经济,没想到最后却因父亲向着孔宋姻亲,使他在上海辛辛苦苦树立的威信、建立的形象和声誉,一夜间化为乌有。

在上海的失败给了蒋经国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蒋经国感到一种失落,一种努力白费的失落,一种受制于人的失落,只能靠喝酒发泄内心的苦闷,经常大半夜喝得不省人事,在家里又哭又笑。

事实上,虽然蒋介石明面上偏袒宋美龄。但当夜深人静时,他思考这件事,第一次觉得孔宋姻亲不可靠,是在损害他的利益,给他捣乱,只有亲生儿子蒋经国才是真正为他着想的。

这时候,蒋介石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将来选蒋经国做接班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母子”关系,虽然有不少温情的时刻,但也有明面上或暗处的摩擦,这也使得他们的关系十分微妙。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一家都来到台湾。

到台湾后,蒋经国的拥护者和宋美龄身后的孔宋姻亲之间的“剑拔弩张”也多了起来。所以,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即便如此,蒋经国和宋美龄每次见到对方仍然和和气气的,谁都不去打破面上的和谐。

宋美龄关心着蒋经国一家,蒋经国也关心着日益年迈的宋美龄。

宋美龄和蒋经国

蒋经国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蒋孝文、女儿蒋孝章、二儿子蒋孝武、三儿子蒋孝勇。

蒋孝文从小学习成绩不好,不服从父母的管教,经常在外面惹事生非,曾经喝醉酒开过车、打伤过警察,没少让蒋经国操心。

宋美龄关注着孙子的成长,建议给蒋孝文换个环境。蒋经国接受了宋美龄的提议,把蒋孝文送到了美国。但蒋孝文到美国后仍然不思进取,花费了六年时间都没有从学校顺利毕业。

蒋孝武并不比哥哥蒋孝文省心,他同样不喜欢读书,经常跟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胡混。蒋孝武在台湾大学政治系读书时,宋美龄关照他到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留学。出人意料的是,蒋孝武到德国后开始用心读书,最后学成回国。

右一为蒋孝武

宋美龄教导、培养蒋经国的子女,蒋经国也细心周到的对待宋美龄。

1964年1月21日上午,宋美龄要做胆囊切除手术,住进荣民总医院。蒋经国一直守在病床前,悉心陪护。

做完手术后,宋美龄的身体十分虚弱。看到67岁的宋美龄咬着牙忍受着疼痛,蒋经国是十分同情的。

蒋经国全心全意的照顾让宋美龄很感动,自那以后,宋美龄对蒋经国的关心也渐渐多了起来。

蒋经国刚刚到台湾的时候,就被诊断为糖尿病,为防止病情恶化,只能长期注射胰岛素。

1968年夏天,蒋经国的糖尿病发作得很重,蒋介石要求他到台中县梨山休养。不久后,蒋经国又被诊断患有失眠症,需要靠大量安眠药入睡,还经常伴有头晕的症状。

身体上的疾病,再加上身为国防部长要承担的繁重的工作,常常让蒋经国彻夜难眠,心里像被捣烂的无底洞,黑暗无边,情绪越来越消沉。

蒋经国

1968年8月下旬,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梨山避暑。在此期间,蒋经国来到梨山向蒋介石汇报工作。

宋美龄特意把蒋经国叫到身边,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谈话和他们以往的谈话都不同,没有那么多礼貌和客套,更平实、更温暖,像孤灯下的心灵对话。

才、貌、智、勇、寿五者兼备的宋美龄,把她对人生诸多问题的长期思考讲给蒋经国听,告诉他“一切都会过去的”。她的话有一种不可言说的说服力,带给蒋经国许多力量,蒋经国心里充满感激。

从那天起,蒋经国把宋美龄的那句“一切都会过去的”牢牢记在心里。在那之后的日子里,每当蒋经国遇到挫折、感到迷茫的时候,脑海里都会跳出那句话,使他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1968年5月10日,三军总医院开幕,蒋经国夫妇陪同宋美龄参观

1970年秋天,蒋经国的大儿子蒋孝文血糖低到晕过去了,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救治。此后,蒋孝文昏迷了两个星期,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蒋经国和妻子蒋方良焦急万分,守候在蒋孝文的床边寸步不离,着急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同时又必须对蒋介石封锁消息。

此时,60岁的蒋经国心里装着对83岁老父亲的孝,还装着对重病儿子的爱,更要主持大小事务。因此,蒋经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里压力非常之大。

当蒋经国充满焦虑的时候,他在宋美龄那里得到了慰藉。蒋经国没有把蒋孝文生病的消息告诉蒋介石,却告诉了宋美龄。

10月30日早上,宋美龄带着蒋经国一起为蒋孝文祈祷,并跟蒋经国说了很多安慰的话。蒋经国从她的话里得到很多启迪,心里的乌云散去一半。

第二天,蒋孝文终于睁开了眼睛,但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从此以后只能卧床休息。1970年12月5日,看到事情不能一直瞒下去了,蒋经国不得不把蒋孝文的病情告诉蒋介石……

蒋介石病重期间,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得到改善

几十年来,蒋经国和宋美龄一直把关系维持在表面和和气气的层面。对于这一点,没有第二个人比蒋介石看得更清楚。

进入70年代,蒋介石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前前后后被抢救了好几次,又一次次转危为安。他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心里最担心的就是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

1972年夏天,蒋介石的心脏病复发,很快失去意识,面临生命危险。虽然经过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是他的健康状况已经使他力不从心了。

1972年8月21日,蒋经国在日记里写道:

十九日傍晚,父亲在病床紧握我母子之手,讲了许多悲观的话,想必由于久病所致,同时告儿以孝父之心孝母, 对于母亲要亲近。儿报请父亲放心,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如此,务请父亲静心休养。

从上述日记可以看出,在病重的日子里,蒋介石还不断地和蒋经国谈话,融洽蒋经国、宋美龄的关系。

事实上,在蒋介石的病情最为严重的两个月里,蒋经国和宋美龄几乎每天都会到病房守着。这对已经结缘35年的“母子”,此时得到了比从前35年都要多的相处机会。

在蒋介石睡着的时候,他们会聊天,相互了解生活近况。晚上吃过饭,他们又互相点点头,然后离开病房,分别走到医院为他们安排的休息室休息。

在那段日子里,蒋经国和宋美龄极其融洽地相处了一段时间。蒋经国在日记里这样形容他们那段日子里的来往:“相依为命,互相劝慰, 在精神上彼此多了一分依靠。”

可以说,在蒋介石病重的日子里,蒋经国和宋美龄的母子关系有所改善。即使他们在公务上仍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但在家庭层面,他们之间也偶尔有一种亲人般的情感。

转眼来到1975年。

1975年4月5日早上,按照先前的行程安排,蒋经国要到观音山为陈大庆扫墓。出门前,蒋经国去和蒋介石打招呼,并关切地问父亲:“睡得好不好?”

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回答:“好啊!好啊!”

但当蒋经国准备走出病房时,蒋介石突然叫住了他,嘱咐道:“你……以后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

蒋经国笑着说:“阿爹,我会啦!”

这是蒋介石和蒋经国最后的对话。

4月5日晚上,蒋介石因病离世。看着父亲撒手人寰,蒋经国悲痛欲绝,朝着医生大喊:“救救我阿爹,救救我阿爹!”然而,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蒋介石逝世

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感到难过的同时,也牢记着父亲生前的嘱托,好好地照顾着宋美龄。宋美龄参加完蒋介石的葬礼,提出想到美国定居,很快离开了台湾。

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

宋美龄到美国后,蒋经国常常挂念着远在美国的宋美龄,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

宋美龄也尝试着打开心门,和蒋经国说说她的心事。

1978年春天,在蒋介石逝世3周年的时候,宋美龄给蒋经国发去一份电报。在电报中,宋美龄对蒋经国表白了她对蒋介石的感情。

宋美龄告诉蒋经国,她和蒋介石48年的婚姻,相互是对方的精神支柱,这种情感是非常强烈、非常深厚的。

宋美龄还说:“我8岁即离家赴美求学,与父亲宋耀如真正得以相处的时日不过短短9年,与母亲倪桂珍的相处也只有17年,这一生真正与我相依为命者,只有蒋介石。”

蒋经国听了这些话是什么样的反应,我们无从得知。但说明这个时候,蒋经国和宋美龄是可以多多少少说心里话的。

在人生的晚年,蒋经国和宋美龄的关系自然天成,既不过于亲近,也不太疏远。

1988年,蒋经国去世。2003年,宋美龄去世。

蒋经国去世后,留下了日记。从他的日记中,可以了解一些他对宋美龄的看法。但宋美龄生前从不多言,我们无法分析她对蒋经国的态度。但他们的关系,应该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错综复杂”,这个词意味深远......

0 阅读:101

觅波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