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毛主席特邀清翰林张元济游天坛,笑问:慈禧太后摆不摆架子

觅波评过去 2023-09-01 03:23:15

毛主席同张元济交谈

前言

纵观中国近代史,张元济是十分少有的跨时代名人,而且他曾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都有过交谈,这更是独一无二的。

张元济曾对儿子张树年说:“我见过光绪、见过孙中山、见过袁世凯、见过蒋介石。光绪想把国家治理好,但人太懦弱了,结果变法失败了,后来死得不明不白。孙中山,虽有伟大的理想和愿望,但未能实现。袁世凯是个枭雄,阴险毒辣。今天我见到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有学问、有气魄,我看中国有希望了。”

文史巨擘

1867年,张元济出生于广州。张家早年是远近闻名的诗书大家,但张元济出生时,家族已经没落沉寂。

1884年,经过十年寒窗挑灯苦读的张元济踏上科举之路,于1892年成功高中,成为清朝翰林院庶吉士。

二十世纪初,张元济(左一)与伍光健等合影

1898年6月,“百日维新”拉开序幕,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了张元济和康有为。在短暂的会面时间里,光绪皇帝谈到变法触及了顽固派的利益,受到极力阻挠。张元济听后,敏锐地意识到变法之事希望渺茫,认为光绪帝:“有心变法,但力似不足。”

之后,张元济向康有为建议,变法不应急于求成,不应与顽固派硬碰硬,应该平缓、有序推进,以免错过变法的最佳时机,但康有为并未接受他的建议。

三个月后,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慈禧太后下令将张元济革职永不叙用,张元济的清朝为官生涯草草结束。这一年,他32岁。

张元济

后来,张元济携家人定居上海。

戊戌变法失败后,张元济意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社会,必须从“教育”出发。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中国虽称四万万人,其受教育者不过四十万人,是才得千分之一耳。且此四十万人者,亦不过是能诵读四书五经,能写几句八股八韵而已,于今世界所应知之事茫然无所知也。”

1902年,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邀请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张元济提出唯一要求:“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

从此,张元济以商务印书馆为阵地,出版各类科学书籍,翻译西方文学著作,力求增强国人视野,转变国人陈旧的思想观念。

除此之外,张元济引进国外先进出版技术、淘汰冗员、破格提拔人才,新式的管理理念让商务印书馆焕然一新。

1932年,儿子张树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对张元济说:“我想找工作了。”

张元济说:“你不能进商务印书馆。”

高层领导人的子弟不能进商务印书馆任职,这是张元济定的规矩,这是为了保证商务印书馆的所有事务能公事公办、不徇私情。

在以张元济为首的商务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商务印书馆不仅成为世界闻名的出版王国,而且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作出突出的贡献。外界称张元济“中国出版第一人”。

然而,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商务印书馆也没有逃过日本人的魔爪。

1932年,日本人投掷六枚燃烧弹轰炸商务印书馆宝山路总厂。几天后,日本人又烧毁商务印书馆下属的东方图书馆。

被炸后的东方图书馆

当时,东方图书馆是东亚最大的图书馆。日本人的轰炸使东方图书馆46万多册藏书化为乌有,其中不少是张元济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搜寻而来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古书。

为之奋斗近30年的事业化为乌有,这让张元济悲痛欲绝,抱着商务同仁们失声痛哭,一时间什么都说不出口。这一年,他65岁。

但是,日本人的暴行并没有浇灭张元济的斗志。不过几天后,张元济又重新出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中,并提出“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口号。

在张元济的带领下,短短半年之后,商务印书馆复业了,被人们称为“复兴神话”。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上郑重宣布:守住出版事业,不能有丝毫动摇。并在给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信中写道:“吾不信中华民族终长此被人蹂践也!”

张元济(1936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元济号召停止内战,和平共处,这是他着眼于民族前途的考量。

1948年9月,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会开幕式召开,张元济登台致辞,他掷地有声地说:“抗战胜利,我们以为这遭可以和平、可以好好改造我们的国家了,谁知又发生了不断的内战。这不是外御其侮,竟是兄弟阋于墙。”

而此时,蒋介石就坐在台下。

这番话引起极大的反响,有人为张元济的安危担忧,而他无比坦然,并称这是心里话,是良心话。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82岁的张元济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而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足足等待了几十年。

作为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的元老,又是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名人,张元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49年8月23日,毛主席亲自决定邀请张元济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9月8日,张元济在儿子张树年的陪同下乘坐火车由上海赴北平,入住六国饭店。

毛主席:慈禧太后摆不摆架子

1949年9月1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即将于21日召开,毛主席在繁忙中抽出一点空闲时间,特别邀请张元济、程潜(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等人同游天坛,陪同游览的还有刘伯承、陈毅、粟裕等我军高级将领。

这天,北京秋高气爽,阳光充沛。毛主席所乘汽车从中南海出发,向天坛驶去。到达天坛时,天气骤然变冷,乌云遮蔽了红日,公园里没有什么游人,只有秋风吹得凶猛,卷起片片落叶。

毛主席下车后,看到其他人还没到,便坐在公园的饮料售卖棚下,与售货员亲切地交谈起来。

毛主席和售货员交谈

不多会儿,一辆辆汽车陆陆续续开进天坛的东大门,刘伯承、聂荣臻、粟裕下车后,向毛主席走过来。随后,张元济等人也到齐了。

毛主席望着大家兴味盎然地说:“这几天,大家一面商量开好这次政协大会,一面访亲会友,你们辛苦了。以后大会开幕,那就更紧张得不得了,所以今天我钻了一个空子,请大家来这个地方,无非是调剂一下生活,喘口气嘛!”

毛主席的话简单、真挚,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让这萧瑟的秋日弥漫着些许温情,大家听后心里暖洋洋的,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紧接着,毛主席的目光落到两位老者的身上,抬高声音说:“我给诸位介绍两位清朝的翰林:这位是张元济先生,这位是程潜先生!” 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一行人游天坛

两位老者听毛主席这么隆重地介绍自己,还有些不好意思,毛主席忍不住调侃:“下边, 我们先请张元济老先生给我们讲一讲, 他是如何考翰林的、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 好不好?”

陈毅等人仿佛找回了久违的童心,像学生呼应老师一样随声附和起来。张元济看大家这么热情,恭敬不如从命,笑着说:“诸位可能有所不知, 清朝的翰林, 大概等于现在的大学教授。你们想想看, 一个普通的教授, 怎能随便见到不可一世的慈禧呢?” 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随后,这批特殊的游客漫步在秋天的天坛公园里,闲庭信步,谈笑自若,完全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毛主席带领大家沿着一级级的台阶往上走,经过丹陛桥,来到祈年殿院门口。

祈年殿院包括主殿和两个东西配殿,主殿是皇帝祈祷风调雨顺、年谷顺成的地方,配殿则用来放置祭天所用的物品。

正当大家向殿内走时,一位身着西服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走到张元济跟前,他便是张元济的儿子张树年。

当张元济领着张树年来到毛主席面前为他们介绍时,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张元济指着张树年:“这是我的儿子。”然后又对张树年说:“这是主公。”

张元济一家人,第二排左二为张树年

陈毅向来以风趣幽默著称,脸上总是喜气洋洋,所到之处都是欢声笑语。他见张树年对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熟悉,便主动为他一一介绍:“这是毛主席,这是程潜、陈明仁、李明灏、李明扬、程星龄、刘伯承、粟裕……”介绍完所有人,又说:“我是陈毅。”

短暂寒暄后,一行人向殿内走去。

值班殿堂组长金崇碧负责给大家讲解:“这是一座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圆形建筑,镏金宝顶,三层屋檐,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铁钉,这么大的大殿仅用28根木柱顶着……”

毛主席听到“28”这个数字,似乎有所触动,像是对大家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是吗?28根木头柱子。”

毛主席

而毛主席之所以对“28”如此敏感,是因为他与这个数字渊源深厚。

繁体字“毛主席”共有28画;

毛主席年轻时,曾用“二十八画生”作笔名,写过一篇征友启事;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毛主席刚好28岁;

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整整用了28年……这实在是一场了不起的缘分。

离开祈年殿,毛主席一行人来到“皇穹宇”。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因此也被称为“回音壁”,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距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

值班工人王凤山赶来为大家解说,毛主席连忙伸出那双温厚的大手同王凤山握手问好,冲他亲切地笑着:“在这里工作多少年了?”

王凤山如实回答:“30多年了。”

毛主席:“30多年,老工人了。”

王凤山非常敬慕地注视着毛主席,朴实地笑了一下,心里头喜滋滋的。

离皇穹宇门口不远处有一块石头,被称为“三音石”,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每一个早晨、夕阳降临或者静夜时分时,站在石头上发出响声,就会听到三个回音。

毛主席跃跃欲试,只见他把双脚踩在石头上,使劲拍了一下手,大声喊道:“有什么消息给我?”但是,由于人员密集,声音嘈杂,听不到回音。

随后,毛主席一行人走到回音壁东墙下。有人建议测试一下回音,这正中陈毅下怀,他快速跑到西墙下,紧靠墙壁大喊两声:“欢迎各位光临!欢迎各位光临!”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东墙。毛主席听后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这里还有点声音。”

陈毅又惊又喜,忙跑回东墙下,兴奋地说:“太有意思了喽!”这时候,人群里传来一句幽默的话:“我觉得有意思的还是陈老总的川味儿。”顿时大家都笑了。

陈毅

游览了一下午,随行工作人员提议休息一会儿,大家就在西外墙下坐了下来。毛主席取了支烟抽了起来,和大家有说有笑的,气氛充满了活力。

在这里,毛主席邀请张元济坐在身边,热情地同他攀谈起来。

毛主席对张元济在清朝的为官经历很好奇,问道:“在清朝做事每月多少薪俸?”

“10两银子。”

“不够生活吧?”

“另外还有两担米。”

随后,毛主席问道:“昔日在京做官时是否来过这里?”

张元济笑着说:“这是皇帝敬天的地方,我那么个小官,岂能来此?”

毛主席听得笑了起来。

紧接着,他们又聊到戊戌变法。毛主席说:“菊生先生是参加过戊戌变法的,你们几个读书人,关起门来变法时注定要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不发动群众。”

张元济说:“那时想得太简单,认为只要光绪接受就成功了。”

毛主席调转话锋,说:

我们不一样,我们发动群众。这次革命实际上是人民革命,也不是共产党一党的事。几天前的重庆舰起义,舰上700余人没有一个是共产党员就可以证明。所以,这次革命不单靠共产党,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众起来了,革命才能成功。你们戊戌变法也流了不少血,有6人被杀,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张元济说:“那也不能同这次革命相提并论啊!”

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让张元济感受到了一位伟人学者的风范。

结束天坛之行,张元济返回六国饭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被邀请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在此期间以“座上宾”的身份受到毛主席的热情款待,还受邀同游天坛,张元济心里像浪潮翻腾。

“主席特托我来探望您”

9月21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与会者讨论大会宣言时,张元济建议:“在‘解放全国领土’”一句内的‘解放全国’后加逗号,加上‘保全我国的’五字。”另一位代表许德珩则认为这个地方不要动,尽量保持原稿。

此时,周恩来提出:“在‘巩固国防’之下加‘保全我们的领土’字句。”毛主席特意征求张元济的意见,张元济点头同意后,这几个字才被写入宣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当天,张元济登上天安门城楼进行观礼,亲眼目睹了典礼的盛大场面,这让他精神振奋。

下午3点钟整,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主席缓缓走到最前方,手按了一下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自信地飘荡在天安门广场上。

紧接着,毛主席向全体中国人民震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毛主席

随后,朱德总司令、聂荣臻总指挥乘坐敞篷车检阅部队。

张元济兴奋地望着整齐划一的海陆空三军,激动地对一旁的张树年说:“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了,我们真正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的那一晚,张元济夜不能寐。他在脑海里掀开历史那厚厚的书页,在一页页的白纸上找到了旧中国的屈辱。他庆幸自己一直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了旧中国改头换面的这一天。

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张元济的心情都在不断变化着,不禁激动地坐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以表达此时的心情。在信中,张元济写道:

昨日会推元首,我公荣膺之选,为吾国得人庆也。英伦三岛昔以鸦片强迫售我。林文忠焚毁,乃愿辄于半途,酿成辛丑条约之惨。桎梏百千,贫弱日甚,后虽设禁,终多粉饰。我公发愤为雄,力图自强,必能继前嫌,铲此烟毒,一雪此前耻。

10月11日,毛主席邀请张元济和周善培去中南海共进晚餐,他们在觥筹交错之间,讨论着新中国的诸多事宜。

毛主席

席间,张元济说:“应设法使下情上达,报纸应酌登来稿,以广言路,但作者必须有确实的姓名、地址。”毛主席点点头:“可以在报上专辟一栏登载。”

之后,三人又就其他问题深入详谈,直到晚上10点45分才挥手告别。

在北京短暂的停留期间,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人胸有成竹的气量和成熟宽厚的气度让张元济心生钦佩。此后,他们之间有很多通信。

张元济90岁生日合影

1949年12月25日,张元济受邀参加上海宁波同乡会(商务印书馆工会)成立大会,上台讲话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进中美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元济患上脑血栓。经过精心治疗,病情逐渐稳定。安心养病期间,他每天通过看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

1950年10月,当看到“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的新闻时,张元济心潮澎湃。12月,他感到身体有所好转,不禁喜出望外,高兴地写了两首七绝诗《积雪西陲》和《西藏解放歌》,并印刷成册,寄给亲朋好友,感谢生病时的探望和问候。

这两首诗中两句是:“积雪西陲今渐化,怒涛东海讵南平。祈天我欲须史缓,扶枝来观告武成。”

与此同时,张元济也不忘把诗寄给毛主席。毛主席收到以后,为他病情缓和感到由衷地高兴。

1951年7月30日,毛主席复信张元济:“去年十二月三十日,今年四月十五日和五月二十六日三次惠书并附大作及书一函,均收到了,谨谢厚意。《积雪西陲》一诗甚好。由于签订了协定,我们的队伍不久可以到拉萨了。尊恙有起色,甚以为慰。”

收到回信的那一刻,张元济一家人特别激动。

毛主席在信中特别提到“挺进西藏”一事的进展,张元济感到无法形容的欣慰,这表示毛主席十分清楚他关心边疆民族地区的心情。

张元济

50年代,国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这时候,毛主席想到那些经历过旧中国的黑暗,由于受战争影响,生活陷入窘迫的知识分子。

为了改善这些人的处境,毛主席决定创立文史研究馆。一来,让那些知识分子有机会发挥余热,二来,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毛主席这一举措,体现了真诚关怀知识分子的一颗诚心,在社会上赢得了极大的赞誉。

1953年,上海文史研究馆建设完工,成立并正式挂牌,毛主席指示:“上海文史馆首任馆长非其莫属。”上海市市长陈毅登门拜访张元济时,特意转达了毛主席这句话。

同年,张元济被任命为上海文史馆馆长。

1958年春天,张元济病情加重,在上海华东医院接受治疗。周恩来去上海视察,专程到医院探望他。

当时,张元济意识不清晰,但他一下子就认出了周恩来,点头和他打招呼,并用微弱的声音说:“毛主席好。”周恩来俯下身,轻声说:“毛主席很好,主席特托我来看望您。”听到这句话,张元济面带病容的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1959年8月,张元济逝世,享年92岁......

张元济一生勤奋简朴、不追名逐利。他虽是一名商人,但有着文人的清醒、文人的风骨。他从旧社会走来,在新中国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0 阅读:122

觅波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