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有些地方却还在建方舱医院。近日,黑龙江佳木斯花4200万元建方舱医院,以及云南文山市花2200万元建永久性方舱医院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关注。为何新冠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了,这些满足特殊需求的方舱医院却还要继续修建?这不是浪费国家钱财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8月1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的居民突然发现了一则公示板消息。信息显示,佳木斯市住建局要在前进区建一座方舱医院,耗资超4200万元。公示时间是8月1日至9日。对此,居民们又紧张又不解,紧张的是,难道新冠疫情又要来了,要继续修建方舱医院,用来收治新冠患者吗?不解的是,新冠疫情按理说已经基本结束了,全国方舱医院基本都拆了,为什么这里还要建方舱医院?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有记者联系佳木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工作人员表示此项目名义上是隔离点,但实际用处还没说,项目可能是疫情结束前提交的,经费已经下来了,必须按要求建,不建不行。对于为何方舱医院要建在小区内,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由有关部门开会决定的,目前正在公示阶段,征求居民意见。8月2日,有记者再联系佳木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工作人员表示,项目要建的是一个急救和培训中心,是提升佳木斯医院服务水平的项目。也许是当地有关部门意识到现在建方舱医院不合适,有关部门已经提交了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变更的文件,并得到了佳木斯市发改委的批复。但具体变更了什么内容,目前当地还没有公开。
如果方舱医院项目是在疫情期间提交的,那这地方的办事效率未免太低了,半年都过去了还没能开工,黄花菜都要凉了。在居民小区建医疗项目,恐怕也会对小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毕竟现在新冠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是,现行的相关体制就像一艘大船一般,要变动要调整比较困难。项目一旦批复下来,就要按相关要求建设。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不建,相关官员是要被问责处理的。佳木斯有关部门还懂得变更项目内容,还不至于完全僵化,但灵活度还不够。如何把钱放在更迫切、更急需的民生项目上,让体制体现出更多灵活性和变通性,恐怕还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无独有偶,云南省文山市人民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于今年6月1日发布了《文山州永久性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公告》,称要由文山市卫生健康局在当地城北区卧龙变电站东侧修建方舱医院,耗资超2200万元。有记者于8月3日联系文山市卫健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此事当地已经在处理,其他内容不便透露,无法回复关于方舱医院的建设问题,后续当地官方会有通报。同日,文山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称,永久性方舱医院实际是用于治疗传染病或医学教学基地,该项目是合法合规的,但是名称上仍然是“永久性方舱医院”。估计是认为这个名称不好改,所以就将就着用了吧。那么,你认为这两件事有没有反映相关体制的僵化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