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与曹操相遇,就像两颗璀璨的星辰擦肩而过,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卧龙先生,一个是雄才大略的乱世奸雄。如果这俩真的在历史舞台上组合在一起,会演绎出怎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并不是偶然。因为诸葛亮隐居的时候,心中装着理想主义的蓝图,渴望在乱世中建立“仁政”的典范,这个就和刘备树立的“仁义”形象不谋而合。再看曹操,那是“宁可我负人,休教人负我”的枭雄,甚至执政理念都很功利,与诸葛亮的理想格格不入。
设想一下,诸葛亮在曹营中,对着曹操提隆中对,曹操会有什么反应?曹操或许会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华。但是绝对不会把整个曹魏集团的未来,托付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曹操的实用主义面前,诸葛亮的宏大战略理想,很可能会被束之高阁。
要知道曹操的智囊团,堪称是豪华阵营:荀彧、程昱、郭嘉、司马懿……这些谋士各有所长,在曹操阵营中形成了微妙的制衡关系。诸葛亮如果加入进去,不光要面对这些“老江湖”的竞争,还要适应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之道。
在蜀汉就不一样了,诸葛亮是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在曹操阵营,很可能是众多谋士中的一个,这种身份落差,对于心高气傲的卧龙先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况且曹操晚年对于权力掌控的愈发严格,荀彧都难免猜忌,况且诸葛亮呢!
这场跨越时空的假设,我们也看到了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当然如果刘备阵营没有了诸葛亮,很可能被曹操歼灭,也就没有后来的发展壮大,自然东吴也就没有孙刘联盟,估计也就抗衡不了曹操,自然曹操很有可能统一。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诸葛亮选择了刘备,是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时代的选择。在蜀汉,诸葛亮找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尽管舞台不大,但是足够诸葛亮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