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毋庸置疑,《子虚赋》是汉赋的代表作。鲁迅评价汉朝作家时是这么说的:“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更是世人皆知。
那么,司马相如只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吗?错了,司马相如的政治才能非常突出,是开发西南的先行者,开拓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臣之一。
云南的开发,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最早进入云南的是居然是占据长江中下游的楚国人。
战国后期,楚国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来缓解压力。楚国准备南征,在西南开拓新的疆土,然后对秦国所占据的巴蜀形成反包围,以此反击秦国。
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庄蹻率领2万楚国士兵开始南征,他们先沿着沅水向西南挺进,灭掉了位于贵州的一个小国且兰 [ jū lán ],然后继续南下,攻打古夜郎国。古夜郎国看到楚国的兵威之后投降了。但是,庄蹻并不满意,因为无论且兰,还是夜郎,土地都太贫瘠了,于是,庄蹻继续南征。翻越了乌蒙山之后,庄蹻大军达到了滇池。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庄蹻非常满意,立即派信使回去禀报顷襄王。
但是,意外发生了,他们来时好好的,却回不去了。
就在庄蹻南征的时候,秦国却攻占了楚国的沅江流域,庄蹻大军的后路断了,成为了孤悬云南的孤军。面对秦国强大的军力,庄蹻这两万人肯定是打不回去了。
反复权衡之后,庄蹻决定“易服从俗”,命令士兵穿上当地的衣服,与当地人通婚,自成一体,建立了“滇国。”直到楚国亡国,楚王都没收到庄蹻的消息,以为他们全军覆灭了,更不知道楚国子弟还在云南建立了一个国家。
(现存一段秦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目光又投向更广阔的土地,他派兵打败破滇国,并开通一条“五尺道”,把四川宜宾和滇池联系在一起。这条路虽然很窄,却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道路。
秦末大乱,云南和内地的交通再次中断,当时云南、贵州一带小国林立,独立的部族和小国有一百多个。
到了汉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把西南纳入版图。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为中郎将续修改建五尺道。唐蒙征发了数万人服劳役,工程进度缓慢,唐蒙就杀了负责施工的大帅,引起了巴、蜀百姓惊恐。
汉武帝紧急派司马相去责备唐蒙,司马相如还在当地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文中一边展示汉朝的强大,一边安抚百姓,说唐蒙的粗暴工作方式并非皇帝的本意。公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老百姓为司马相如也充满了好感。
接着,汉武帝又任命相如为中郎将,让他作为使者拢络西南夷。因为之前树立的名声,司马相如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司马相如又写了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给西南少数民族宣传汉朝的政策,使少数民族愿意与汉廷合作。邛、笮、冉、駹、斯榆这些小国的首领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他们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修通相互之前的道路,以此显示归附汉朝的诚意。后来,汉武帝的兵威之下,滇国也投降了,愿意臣服汉朝,接受了武帝颁发的"滇王之印"。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这句话,就是出自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后来成为了人们励志自勉的名句。
司马相如后因人举报收受贿赂而被免官,但很快又官复原职,晚年在茂陵居住。快要病死的时候,汉武帝对人说,“司马相如病的很厉害,赶紧去他家,把他所有作品搜集起来归档,免得全被别人拿走,找不到了。”
使者到的时候,司马相如已经咽气了,家里却一本书的都没有了。司马相如妻子对使者说,“他每写一本书,都在第一时间被人拿走了,家里哪还有什么书。”接着,她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是预备送给皇上的,你拿走吧。”汉武帝得到这本书后,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司马相如,除了是文学大师,政治才华也很突出,只是他在汉赋上的名声太显,掩盖了他为开发西南所作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