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两千年的盛衰史,以及堤坝决口的历史原因

东江学习社吖 2025-01-07 09:50:22

洞庭湖决口,万众关注,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洞庭湖为什么会决口?

洞庭湖,目前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仅次于江西的鄱阳湖。

在清末,洞庭湖还是第一大湖,让位于鄱阳湖也才百来年历史,但是,在远古时期,洞庭湖水面面积却又比现在小。

洞庭湖的盛衰,充满着人工干预的因素,所以,要弄清楚湖堤为什么会决口,我们要先理一理洞庭湖的前世今生。

洞庭湖名字的由来。

作为一个湖,名字的由来却是一座山。洞庭湖名字的历史,开始于春秋时期,因为湖中有一座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关于秦汉以前洞庭湖的大小,史学界存在着争议,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在春秋战国之前,洞庭湖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水面;有些人则认为,远古时期,洞庭湖已经是一个大湖了。这种意见不统一的原因很简单,秦汉之前关于洞庭湖的资料相对缺乏,考证比较难。但是,秦汉之后,史学家的意见却是高度相似,所以,关于洞庭湖的历史就从这说起。

大约两千年前,即西汉和东汉交替之际,洞庭湖还没有大的整块水面,湖南境内的湘资沅澧四大河在这里注入长江,洞庭湖地域还是是河网交织的平原地带。这一点是大家都认同的。东汉初年,班固编写的《汉书.地理志》里面,也明确指出了湘资沅澧汇入长江的具体地点,当时并没有湖。

从东汉末期开始,洞庭湖形成了湖面,并慢慢扩大。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已经有了方圆500里的湖面。

隋唐时期,洞庭湖面积进一步扩大,唐诗里出现了大量有关洞庭湖的作品。“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的这首《送梁六自洞庭山》,明确说明了,君山已经被湖水四面包围了。

洞庭湖的全盛时期,是从宋朝开始,到清朝中叶这段时间。湖面继续扩大

达到了最高峰。在道光年间,洞庭湖有水面面积6000平方公里,即历史上所说的“八百里洞庭”。

(全盛时期的洞庭湖)

然而,洞庭湖在这一时期的扩张却充满了人工干预的因素,并不是什么好事。

让洞庭湖面积加速扩大的主要原因,竟然不是湖南,而是湖北。

前两天,我写一篇《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湖,云梦泽是怎么消失的?》。这篇文章里又就提到了,自宋朝起,因为人们不断在湖北的原云梦泽水网沼泽地带围垦,在长江的北岸修堤坝防止江水灌入,结果造成了云梦泽消失。

(秦汉时期云梦泽和洞庭湖大小对比)

长江的洪水没有了北面的泄洪通道,只能向南倾泻。

在北面,长江从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塞调弦口)等四个口子,灌入洞庭湖。在南面,又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洞庭湖,于是,在南北都有水涌入的情况下,洞庭湖面积就日益扩大。

这种“江高湖低”,江水倒灌进洞庭湖的情况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水面扩大的同时,长江和湘资沅澧带来的泥沙也在湖底不断堆积。近年来实测的数据就表明,每年有近亿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底。

湖底越来越浅,而水却在不断注入,怎么办?只有修堤坝才能防止丰水期的洪水泛滥,同时,人口增长也导致人们“与湖争地”。于是,自清光绪年间起,洞庭湖周围低地开始修垸(垸是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

洞庭湖区“人与水争地”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1998年,长江洪水过后,湖南痛定思痛,当年即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垸行洪”工程,问题才得到一定的解决。

一方面,泥沙不断涌入,另一方面,人们又“与湖争地”,导致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湖底越来越浅。到1949年,洞庭湖湖面已缩小到4350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面又缩小到2691平方公里。

湖面缩小,湖底抬高,在平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洪水来了怎么办?于是人们又围湖修堤坝。

这样一来,出现什么局面?

在丰水期,洞庭湖湖面的海拔高度比堤坝外的地面还高,一旦决口,湖水就会向外倾泻。这种状况,跟地上悬河——黄河的状况没什么两样,附近居民头上顶着一盆水睡觉。

这次洞庭湖堤坝决口,就是这个原因。

我一直觉得,大自然上亿年形成的山川河流,自然有它的天然的理由,人们不宜去过多改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