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苏轼喜欢喝酒。他的很多名篇都与酒有关,“把酒问青天”,“一尊还酹江月”……
不仅写喝酒,苏东坡还写过一篇著名的《酒经》,叙述了酿酒的工艺流程和具体方法,是宋代酒文化的珍贵史料。
我们来说说苏轼在惠州与酒有关的故事。
苏轼刚到惠州,就和酒发生了故事。他在《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里说:“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岭南万户皆春色,有人会这么理解:岭南万户都沐浴在春光里。其实不是,标题里都说了,十月二日到的惠州,正是深秋时分。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苏轼自己注释说,岭南万户酒。苏轼喝了这种酒,对其品质大加赞赏。作为一个资深酒客和吃客,来惠州不到一个月时间,苏轼就自己学会了酿这种酒:“居仅旬日,旋即学着土著酿酒,得酒,取名‘万家春’酒。”
苏轼说:“余家近酿,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中国古代对于酒的管理很严格,对于酒的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规定,宋朝的时候尤其严格。宋朝的酿酒产业主要把持在政府手里,称之为官酿。在州府,县城,只允许官方酿酒,也只能销售官办作坊的酒,远离城市的乡村允许民间酿酒,但不能到城市销售。
既然管控这么严格,苏东坡为什么还能在惠州酿酒呢?
”盖宋时酒皆官酿,惟岭南以烟瘴不禁,谓之万户酒。”《广东新语》里说,岭南一带,气候不好,瘴气重,因此官府特许民间酿酒,这种千家万户都可酿的酒就叫岭南万户酒。
那么,苏东坡在惠州酿的酒是什么类型的呢?酱香?浓香?还是其他香型?我们来考证一下。
我来看一下苏轼在《浣溪沙·罗袜空飞洛浦尘》里说:“余近酿酒。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这首词写于宋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那个时候惠州肯定不会下雪。那么“雪花浮动”是什么意思?
米酒上面漂着的酒糟,就是米酒没过滤干净,酒糟还浮在上面,这种酒跟现在的黄酒差不多吧。
我们再看苏轼的《上梁文》:“年丰米贱,林婆之酒可赊”,林婆卖的什么酒?就是这种酒吧。
酒的蒸馏技术,根据史料记载,是波斯人在元朝引入中国的,北宋并没有高度白酒?
所以,苏轼酿的酒只能没有蒸馏过的米酒,喝的时候还需要过滤酒糟,大约20度左右的酒,肯定不是今天的高度白酒,更不是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
“釀久者酒醇而豐,速者反是,故吾酒三十日而成也。”
苏轼在《酒经》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酿酒方法,煮米,加曲,取酒等过程都写得非常详细,但没有一个字提到蒸馏,由此可以确定,北宋确实没有蒸馏技术。
纯粹酿造而不蒸馏的酒,最高能达到多少度?不到二十度,超过二十度,酵母菌就无法存活了。
由此可见,苏轼酿的酒类似于今天没有蒸馏过的黄酒。差不多同时代的武松,喝的也是种酒。
那我们来算算,武松喝了十八碗酒,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高度白酒。
一碗最多算半斤,十八碗就是九斤,不到二十度,浓度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那么,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酒,大约相当两斤多现在的高度白酒,也是好酒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