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手机一样,人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汽车。随着在车内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频出。那么,作为生产制造汽车的主机厂就没办法从源头根治这一问题吗?
当然有办法——你尽管开车,办法由比亚迪想。作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品牌,比亚迪有责任也有必要率先为用户解决隐私安全问题。
其实,比亚迪的办法很简单,给车内摄像头加个盖儿,用户自己控制盖板的开启或者关闭。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比亚迪,居然也是个细节控,如此简单高效。
汽车安全,到底包括什么?作为移动交通工具,汽车从100多年前被发明出来开始,就把安全作为首要因素。那些事关主、被动安全的配置,几个安全气囊?车身刚性几何?高强度钢占比多少?都是人们关注的硬性安全指标。到了现在,智能辅助驾驶对于汽车行驶安全的加持,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安全的边界不断被刷新。那汽车安全具体包括什么?除了以上事关汽车自身性能的安全维度,用户隐私、数据、信息安全也应计入汽车安全之列。
出于安全、辅助驾驶以及娱乐的需要,车载摄像头越来越多。有的主机厂为了在内卷大潮中胜出,以搭载多少个激光雷达、多少个摄像头来“卷”配置,显示自己的智能化道行更深。这些布满车内车外的大大小小的摄像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给人类带来便利、守护安全的同时,往往也给黑客、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实际上,大到汽车,小到笔记本电脑,都有必要在公共场合或者不使用摄像头时,选择关闭掉。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科技大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就用胶带遮住了自己苹果笔记本电脑摄像头。
作为新能源汽车先行者,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品牌,比亚迪是国内最早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企业。除了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一流之外,比亚迪在提升信息安全、保护用户隐私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安全感方面,不遗余力。
一秒关闭盖板,操作简单方便车载摄像头最早是用于记录行车安全的,比如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等可视化的功能,后来,又进化出更广泛的功能,比如车内生命体和遗留物监控、驾驶员疲劳监测、人脸识别以及娱乐拍照功能等。不论是哪种作用,这些车内外的摄像头都可能是车主和行人隐私泄露的源头。
新华社曾发文表示:“车内安装摄像头或许客观上在保证驾驶人和车辆安全等方面可以带来不少便利,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便利,都绝不能以随意让渡个人隐私和信息为代价。”
为了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比亚迪是目前极少数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车企,其为车内摄像头配有物理滑盖,轻轻滑动这块指甲盖儿大小的盖子,就可以关闭摄像头,让用户的隐私安全得到保障。
作为负责任的车企,比亚迪将保护用户隐私视作己任,让用户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开启/关闭摄像头;同时,物理方式关闭摄像头,显然让人更加放心,并且操作简单,一键开启、一键关闭,轻轻滑动即可。可以说,这一保护用户隐私的方式非常值得车企借鉴和普及。其成本不高,但效果立竿见影。
从车端到云端,构筑信息安全堡垒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势不可挡,比亚迪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方面不遗余力。实际上,在构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方面,比亚迪已经铸就了一整个安全堡垒。从车端到云端,从硬件到软件,在保障用户信息和驾驶安全方面,比亚迪做到了全方位、全维度的可控、可感、可知。
首先,除了前文提到的物理方式关闭摄像头之外,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隐私声明,并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个人数据处理和权限访问,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权益查询的便捷渠道,使用户真正了解其享有的数据权益,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其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
第二,比亚迪开发的所有应用和系统,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启动,让用户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启动。
第三,比亚迪通过持续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曾多次获得国家比赛奖项,如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比亚迪曾获得金奖。
最后,比亚迪还致力于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工作。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关乎用户安全方面的任何事情,比亚迪都愿意去做,包括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比亚迪也做到了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