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身边不乏会有那么一些人整天满嘴跑火车,这种人被称作“胡说八道”。其实,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冤案。
盛唐时期万国来朝,不同文化的交流对冲也造就了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化繁荣巅峰。盛世中,国民生活殷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就有了更多的充实需求。也正是在这一时段,佛教也进入了空前发展期,宗派林立也各有拥趸。
从唐太宗李世民到唐玄宗以及武则天这段时间,就先后发生过玄奘西游、禅宗分派(神秀、慧能一北一南)、净土慧日游历印度、武则天从外邦迎《华严经》等多个历史事件。其背后的原因正是社会上对佛学理论与修行取向产生了迷惑与争议。
迷惑和争议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其中就包括说道讲法主角的因素。在唐朝以前,官方习惯于邀请印度或者其它邦外高僧进入中土住寺讲经传法,所以才有“远道和尚会念经”的成语。这就是在盛唐中外交流高峰时期,“胡”和“说”的历史大背景。
那其中的“八道”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的“道”并不是老聃讲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那个道,而是佛门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道。
四圣谛是一套佛教的修行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认识、总结、做方案、实践的过程,而“道”对应的正是修行的实践。在道的范畴下,讲求的也是循序渐进,即所谓“八正道”之说,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可以理解为是一套修行规范。至于说对于八道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见解,那可能就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了。
所以说,相比于后世的传教讲法,原本的“胡说八道”还真就更贴近正经一些。从另一个层面讲,我们生活中那得“胡说八道”的人中,可能有些确实不简单,它有可能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智慧。那个叫如慧福的网红大概说的就是这种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