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耦合掺烧迎来政策红利期: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灵境核心 2025-01-13 22:58:36

前言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当下,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技术脱颖而出,成为能源领域备受瞩目的创新模式。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大力推进以及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积极落实,该技术正逐步成为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排的关键路径,迎来了政策红利期。

  据了解,《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4 年本)》以及《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 (2024-2027 年)》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为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和有力的保障。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政策支持下,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克服技术完善、原料供应稳定性、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提升以及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控制等重重挑战,实现技术的全面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成为了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政策支持

  《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明确将生物质掺烧列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首要方式,并规定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如到 2025 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后,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水平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20% 左右;到 2027 年,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50% 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火电掺烧低碳燃料列入鼓励类项目电力板块,凸显了国家对这一技术在煤电低碳化改造中作用的重视,为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超长期国债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正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通过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支持方式鼓励煤电掺烧生物质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积极谋划储备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将 12 个生物质掺烧项目列入 “优先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 名单,并给予多方面的优先支持政策。

  技术发展

  多种技术路线成熟:目前我国已经掌握在煤电机组中直接掺烧、气化掺烧等多种生物质掺烧技术路线,燃煤掺烧生物质技术较为成熟。常见的生物质用于煤电机组发电的技术方式主要有直燃耦合、间接耦合和并联耦合发电三种。其中,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技术发展良好,其燃料适应性广,热容量大,燃烧稳定,抗冲击,负荷调节范围广,能够掺烧各种各样的城市固废垃圾。例如,山东十里泉电厂的生物质制粉直接掺烧技术,湖北荆门电厂的生物质气化后间接掺烧技术等,都在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标准制定完善:国家能源局推动制定完善燃煤掺烧生物质技术标准,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电量计算 第 1 部分:农林废弃物气化耦合》(DL/T 5580.1-2020)和《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电量计算 第 2 部分:农林废弃物直燃耦合》(DL/T 5580.2-2022)中明确了掺烧生物质的总质量及总热量的计算方法。

  效益显著

  环境效益:生物质作为可再生的 “零碳” 能源,燃烧的碳排放强度极低,仅为燃煤的 1.8% 左右。通过生物质与煤耦合混烧,可显著降低煤电的碳排放水平,是实现 “双碳” 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的掺烧生物质发电的机组,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 5 万吨。同时,生物质原料中的硫、氮含量相对较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少,与煤混烧可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经济效益:利用生物质部分替代煤炭,可降低发电厂的燃料成本。此外,该技术还能通过减少固废处理费用和碳排放成本等,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例如华能日照电厂 68 万千瓦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每年能够消纳大量的生物质废弃物,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为生物质废弃物提供了一条高效、环保的处理途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社会效益: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但目前利用率较低,部分甚至被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煤与生物质耦合混烧发电项目可以解决生物质废弃物处理难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同时,在农村地区建设煤与生物质耦合混烧发电项目,可就地取材利用丰富的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将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不仅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用电和取暖需求,还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挑战与应对

  然而,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技术研发与应用挑战:在生物质气化技术的转化效率、成本控制、催化剂寿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加大研发力度。不同的生物质掺烧方式和燃料类型对锅炉的燃烧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都可能产生影响,需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成本。

  原料供应稳定性挑战:生物质燃料的收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燃料来源不稳定,存储占用空间大,很难完成大规模替代燃煤,其产业链还不成熟,缺乏集中的统一规划。需要建立完善的生物质收集、运输和储存体系,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可以加强与各地环卫部门、固废处理企业等的合作,拓宽原料来源渠道。

  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提升挑战:部分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可能存在对掺烧后电力质量、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担忧,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可以通过举办技术研讨会、示范项目参观等活动,向企业和公众展示该技术的优势和成效。

  经济成本挑战:煤电机组掺烧生物质运行成本大幅提高。从成本角度看,目前的上网电价水平难以支撑掺烧项目的收支平衡,除非通过碳市场去弥补,但碳配额价格的不确定性较大。企业需要合理控制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可以通过优化项目设计、争取政策补贴等方式,降低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几个方面入手抓住机遇:

  深入了解政策导向

  政策研究与解读: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等,了解具体的补贴政策、税收优惠和技术标准。

  参与政策制定:通过行业协会或专业论坛,积极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建议,确保政策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技术创新与升级

  加大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针对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

  优化技术方案:根据企业自身的机组特点、燃料供应情况等,选择最适合的生物质掺烧技术路线,并对锅炉等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和优化,提高燃烧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燃煤和生物质燃料的精准配比和燃烧过程的实时监测,优化运行参数,提高能效。

  拓展生物质资源供应渠道

  本地化布局:积极与当地的农户、林场、环卫部门、固废处理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生物质原料的稳定供应。

  多源化采购:拓宽生物质原料来源,包括农林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等,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料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原料预处理:建设生物质原料预处理中心,对收集来的生物质进行干燥、粉碎、成型等预处理,提高生物质的热值和燃烧性能,减少运输和储存成本。

  项目管理与运营优化

  成本控制:合理规划项目投资,优化项目设计,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同时,加强运营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燃料调配、设备维护和运行调度等,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质量管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对生物质原料的质量、掺烧比例、燃烧效果、污染物排放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符合环保要求。

  市场拓展与合作

  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准确核算和申报掺烧生物质所带来的碳减排量,将其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获取额外的经济收益。

  开展示范项目合作: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合作开展示范项目,共同探索和优化燃煤耦合掺烧生物质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政策利用与沟通

  争取政策支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政策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降低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加强政策沟通: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反馈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燃煤耦合掺烧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政策红利期,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努力,能够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我国能源转型和 “双碳” 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灵动核心

  如需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作者

0 阅读:69
灵境核心

灵境核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