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军政委回乡,发现家中空无一人,打听后才得知妻儿被族长卖掉

汉奎爱文 2024-02-25 19:41:21

前言:

1947年8月晋冀鲁豫区第六纵队一路挺进湖北麻城,第六纵队副政委鲍先志近乡心怯,距离他当初离开家乡参加红军队伍已经过去了17年了,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跟随队伍南征北战从来没有回过家,也没有收到过家里的消息。

得到上级领导应允的鲍先志先一步离开队伍前往家乡看望亲人,却不曾想等他站到家门前时看到的只是破败不堪的院落,经过打听后他才得知自己的妻儿竟然被族长卖掉。

得此消息的鲍先志会如何做?他是否找到自己的妻儿?

参加革命

“先志,前边就是你的家乡西张店了,准备一下东西回家看看吧。”1947年6月为了打破国民党得整体战略布局刘邓大军得到毛主席的指示千里挺进大别山,同年8月7日夜晚,刘邓大军分三路成功进入大别山。

回到久违的大别山,鲍先志内心感慨不已,他朝着家乡所在的方向不停的眺望着,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此时距离他离开家乡已经有17年之久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司令员王近山知道那个方向是鲍先志的家乡,也知道对方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也没有收到过家里的消息了,于是王近山开口让鲍先志回家看看,听到来人的话后鲍先志再也压抑不住思乡的情绪。

“是得回去看看,我走的时候家里就剩下爷爷和怀孕的妻子了...”说到这里鲍先志就想到了他离开家时的情景,妻子余毛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连夜为他将身上破旧的衣衫缝好,亲自送他离开。

鲍先志的童年经历十分坎坷,出身贫穷人家吃不饱饭、念不起书已经是他早年生活最不值一提的苦难,一岁丧父,五岁丧母,小小年纪就失去双亲,叔父见他可怜便承担起了养育他的担子。

可是在那个“吃人”的年代谁家也都不好过,鲍先志的叔父是一名裁缝,靠着微薄的收入将他送进了私塾,不到半年的时间鲍先志因为无法按时缴纳学费而离开了学堂,回到家中靠务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正因为年少时的苦难经历让他小小年纪就有了斗争、反抗的意识,直到1926年北伐军占领了武汉,农民运动的风刮到了他的家乡,年仅15岁的鲍先志勇敢的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参加儿童团,不久后便担任了本村儿童团的团长。

这一段站岗放哨、送信的经历让他的内心在不知不觉间埋下了一颗名为革命的种子,这颗年少时就种下的种子在1930年时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一年的10月已经19岁的鲍先志参加了工农红军,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

也就是这一年鲍先志选择为了革命、为了千千万万个大家而舍弃自己的小家,战况愈发严峻、战火不断蔓延,纵然鲍先志内心不舍万分,他也别无选择。

看出来丈夫心中担忧的余毛主动开口劝慰道:“你就放心的走吧,家里的一切都有我呢,以后我一定带着伢子去找你,咱们一起当红军、干革命。”

妻子的话仿佛给鲍先志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便一步三回头的跟着大部队离开了。

家破人亡

原本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三人相互支撑、相互依偎,如今鲍先志离开了,家里的重担便全部落在了余毛一个人身上。

而彼时的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分别竟成为了永别,鲍先志跟着队伍一路与国民党反动派游击作战,可惜在1931年10月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而鲍先志也差点在这一次“反围剿”中丢失性命,幸得他背后背着的包裹变相的救了他一命。

那是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战斗中第十师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了进攻,鲍先志为了保护队伍的资料文件,选择将这些东西全部打包背在身上。

确认安全无虞后鲍先志便进入了战斗,战斗中他感到背后传来异样却没有来得及多想,等战斗结束后他才发现背后的包裹上赫然有着刺刀穿透的痕迹,所幸包裹没有被完全划破,这些文件不仅没有丢失还变相的救了他一命。

不过因着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原本计划着伺机重新打回大别山,在如此境地下只能被迫放弃,就此鲍先志失去了回乡的机会。

之后红军被迫走上西征的道路,鲍先志也跟随着队伍南征北战,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爬雪山过草地、夜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战、百团大战、千里挺进大别山、大杨湖战役等都有他的身影。

屡立战功的他从最初红军队伍中籍籍无名的普通士兵步步高升成为了纵队副政委,这一路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可他并不知道的是远在家乡的妻儿整日里巴巴的盼望着他的归来,他们娘俩的生活也在鲍先志的离开后陷入无穷尽的黑暗之中。

在红军的队伍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便立刻占领了鄂豫皖根据地,卷土重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所有的红军家属展开了猛烈的报复,“杀光根据地的男人,卖光红军的女人。”在敌人的叫嚣声中余毛整日里担惊受怕。

她一个怀有身孕的弱女子怎么可能斗得过对方,尤其是在他的叔父与爷爷相继去世后孤立无援的余毛就被身为还乡团成员的族长给盯上了。

“回去看看吧,如果生了个带把的你就把他带上一起去打仗。”政委杜义德的玩笑话将陷入回忆中的鲍先志拉回了现实,第二天清晨鲍先志便带着两名警卫员回到了鲍家垸。

满心欢喜的鲍先志站在破败不堪的院落外暗自神伤,随着他推开大门就看见了院内长满了杂草,而屋中早已没有了妻儿的影子,鲍先志定定的站在屋内失声痛哭。

他的动静很快引来了同村其他乡亲的关注,众人看到打仗回来并且一身功勋的鲍先志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还是在鲍先志的再三追问下才有人向他吐露真相,他的爷爷和叔父早就离世了,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为鲍声苏,也就是在这时候他们娘俩被还乡团抓住,族长以50块大洋的价钱将他们卖给了歧亭镇郭垸的一个驼背男人。

父子相认

得知这个消息的鲍先志悲喜交加,悲的是他家破人亡,喜的是他的妻儿还活着,但在这个情绪下还有一层恨意。

“红军现在已经回来了,国民党反动派马上就会垮台,你们受苦受难的日子马上就会过去了,我希望你们可以配合共产党展开土地革命,与反动派斗争到底。”说罢鲍先志便带着警卫员怒火朝天的来到族长家中,想要为妻儿讨回一个公道。

却不曾想那个族长已经去世十多年了,族长的家人见此情况也只能不住的跪地求饶,此时已经冷静下来的鲍先志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让他爱恨交加的地方,随后迈步离开。

他要去郭垸,去把他的妻儿接回来,然而噩耗接踵而至,好不容易打听到妻子的消息,却得知了她在前几年就忧患成疾、含恨而逝,而他的儿子也被那个驼背的男人带离此地不知道逃亡到哪里了。

“我来晚了。”在村里人的带领下鲍先志来到了余毛的坟墓前,看着眼前的土堆鲍先志懊悔不已,那个善良体贴、深明大义的妻子终究还是离开了他,“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咱们的儿子。”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先不说他根本不知道两人去往了哪里,光是他身上担负着的重任就不允许鲍先志为了儿女私情而肆意挥霍时间。

战事紧张,来不及打听儿子下落的鲍先志掩埋悲伤情绪快马加鞭返回到队伍当中,继续跟随红军队伍四处征战、解放祖国、解放受苦受难的百姓。

花开花又落时间眨眼来到了1949年3月,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政委的鲍先志率领部队解放了自己的家乡麻城,他趁此机会再一次去到了歧厅镇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当他再一次来到郭垸来到那个男人的家时,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院外忙碌的驼背男人,男人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破旧衣衫,佝偻着身子。

鲍先志看向对方时对方也恰巧看向了他,只一眼那个驼背男人便跪倒在地,不停哀求,见此情形的鲍先志快步冲上前去,情绪激动的他瞬间就掏出了腰间的枪支,对准了对方。

“不要杀他,他是一个好人。”就在此时从人群中冲出来一个年轻小伙,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驼背男人,与鲍先志面对面“对峙”。

“像,太像了,这就是我的儿子。”鲍先志看清了对面男子的样子后内心忍不住惊叹,他一眼就确定了眼前人是自己消失了19年的儿子。

此时那个跪在地上的男人艰难起身,哽咽着说道:“申苏,他是你亲爹。”一句话让原本还怒火中烧的两人都恢复了理智,鲍声苏想起了母亲在世时经常对他说起的那个大英雄。

母亲口中有关那个大英雄的一言一语在此刻与眼前中年男人的身影重合起来,一声迟到了十几年的“爹”从他的嗓子中艰难发出。

鲍先志举着的枪支在确认了对方就是自己儿子后的一瞬间就收了起来,这一声“爹”让鲍先志忍不住泪流,两人抱作一团失声痛哭,分别了19年的父子在这一刻才第一次相见、相认。

鲍先志并没有再为难那个驼背男人,反而向对方赔礼道歉,并且为了感谢对方对于鲍声苏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他将自己的积蓄留给了对方。

0 阅读:2

汉奎爱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