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李隆基最信任的干儿子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而掌握河北三镇军政的安禄山一路上势如破竹,仅仅用了7个多月就攻占了长安。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是因为安史之乱产生的地方藩镇割据,却始终是大唐的心腹大患,一直到大唐亡国都没有彻底解决。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在实质上也是藩镇割据的一种体现,不同的是各地节度使独立建国。等到赵匡胤陈桥兵变成功上位,再度统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后,“藩镇”对皇权和国家的威胁也继外戚、宦官、后宫、权臣之后摆上皇帝的案头。虽然通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解除了领兵大将的兵权,暂时解决了武将割据地方可能对国家带来的威胁。那么如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隐患,就成为了皇帝的心病。
既然武将容易独走,那就只能给它带个链子,拴住武将们的野心。而同样经历过唐末兵乱的文官,对武将作乱比皇帝更加厌恶。与武将相比,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文官,讲究礼法,这在皇帝眼中显然难能可贵。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以文制武,提升文官地位,让文官掌握军队的粮草补给、军功赏罚。如果有作战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了解兵事的文官作为领军统帅,至于武将,只要老老实实的听从指挥就好了。
宋真宗赵恒更是亲自下场以一首《励学篇劝学诗》为重文轻武的国策背书,虽然本意是劝人读书学习,但是不可否认此诗一出,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瞬间就被无限拔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只是时间问题。
有了文官的牵制和提防,皇帝再不用担心边关的武将作乱。不过随着藩镇割据的隐患的消弭,文官掌军的时期,军队的战斗力弱,对外政策倾向于防守,而不是像汉唐时向外开拓。毕竟对外用兵,武将们就会得到战功,地位也会得到提升,一直防范武将的文官岂会犯这个错。从宋朝开始,武将们就开始不断地被皇帝和文官轮番PUA。以至于发展到明末,部分文官担任督抚后,可以找借口杀武将来提高自己威望的地步。虽然被杀的武将本身也有问题,但是文官对武将的行为太恶劣了。军队战力疲软、开拓能力不足的问题宋、明两代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