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心梗者逐渐增多?医生:过60岁后的人,最好戒掉这几个坏习惯

医路一童行 2024-12-05 04:52:53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寒冷的冬日清晨,急诊室又一次响起了急促的呼叫声。我刚结束夜班查房,就看见几名医护人员推着一位面色苍白的老人匆匆跑过。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位心梗患者了。

"老张,今年65岁,半小时前突发胸痛,出了一身冷汗。"护士小王在一旁快速汇报着病情。我仔细查看心电图,果不其得,又是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医生,我爸平时身体挺好的,就是特别爱泡澡。这不今天一大早又去泡温泉了,刚出来就说胸口特别疼。"老张的儿子焦急地说道。

这句话让我想起前几天收治的另外两位心梗患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寒冷天气下做出了容易诱发心梗的行为。

冬季是心梗的高发季节,这绝非空穴来风。随着气温骤降,血管会不自觉地收缩,血压随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些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再加上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就很容易引发心梗。

记得去年冬天,我接诊过一位退休教师王大爷。那天早上气温只有零下5度,他硬是坚持了十几年的清晨锻炼习惯,结果运动到一半就觉得胸闷气短。幸好及时送医,经过紧急救治才转危为安。

"王大爷,您这运动习惯得改改了。"我一边查看他的检查报告,一边说道,"冬天气温低,早晚更是寒冷,这时候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

"可我听说运动对身体好啊。"王大爷不解地问。

"运动确实有益健康,问题在于时间和方式的选择。建议您冬季选择在上午10点后或下午2-4点运动,这时候气温相对较高。运动强度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剧烈运动。"

除了不当运动,还有一些看似平常的习惯也可能成为诱发心梗的隐形杀手。比如很多老年人喜欢的热水澡,在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诱人。殊不知,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或扩张,增加心脏负担。

前几天来复查的李阿姨就深有感触:"以前我也爱泡热水澡,现在知道了,洗澡水温不超过40度,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饮食习惯。入冬后,很多人特别爱吃火锅、烧烤这类高盐高脂的食物。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我经常告诉患者:过了60岁,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一定要格外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清淡饮食,控制油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避开清晨和深夜;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和胸部;适时补充水分,预防血液黏稠。

最重要的是要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如果出现持续的胸闷、胸痛,或者是左肩、左臂放射性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很多心梗患者都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才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老张经过及时治疗已经转危为安,出院那天,他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自己身体好,什么都不怕。现在想想,还是要顺应自然,该改的习惯得改。"

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上医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改掉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延年益寿的关键。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 阅读:17
医路一童行

医路一童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