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要带头涨工资,提高产业工人收入,网友:已经说了好几年了

痞聊 2025-01-31 12:41:08

听到国企要涨工资这事我还是挺震惊的,毕竟这两天给大家的信号是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降本增效,能不被干掉稳定拿工资就不错了,有些地方还是自给自足,亏了赚了都是自己的,有的时候可能连发工资都困难。

朋友也是国企的,今年的年终奖都被取消了,但是公司内部好像确实给她涨了工作,不知道是普调还是升职加薪加的,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挺开心的,这两年压力大,各行各业都在紧缩过日子。

仔细看看,是2024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思就是让一些大的国企带来涨工资,对一些大国工匠,高技能,创新型知识型人才给的钱要到位。

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

多劳多得,技高者、创新者多得,其实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技术蓝领人才,毕竟在这方面人才的缺口还是蛮大的,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其实这些也是说了好几年了,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人才的考评标准,收入标准,人才培养等等都需要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体系,任重而道远,在如今学历贬值和内卷的背景下,给技术和创新人才一条新的发展道理,也能进一步缓解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不用上千万人都盯着公务员和事业编往前冲。

大的国企要发挥带头的作用,敢于站出来做表率,这样其他的企业才能带头跟上,但是要真正落地提高的产业工人的工资,其实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考核体系,培养体系都需要去建立和完善。

能吃到这一波红利的第一批人 ,待遇一定会很不错。

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也向大家和市场释放了就业的积极信号,未来国家对技术人才蓝领会越来越重视,由此会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对于年轻人的就业来说,也有助于帮助他们调整就业观念和价值观,学历的起点虽然低,但是技术过硬,自己有真本事,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没必要死盯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放,未来还有大量的机会在蓝领技术工人这个行业中,这片蓝海才刚刚开始。

当人口红利开始消失的时候,技术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会越来越值钱。

我们再结合当下的大环境,来看看这个改革意见的积极作用

学历贬值,就业大分层的时代来临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业找工作能提高自己门槛,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的无非就是学历,但是如今每年都有近千万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岗位和需求明显不对等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本科生如牛毛,硕士生遍地走的情况下,就业的压力大越来越大。

最新发布《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相比2023年单位就业下降2.1%;选择国内学习的比例上升1.6%;慢就业(暂无就业打算)上升0.2%。

一边是毕业人才的冗余找不到工作,一边是就业端的迫切需要。合适的岗位找不到合适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尤其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向上提升学历,放弃就业机会;大部分的硕士毕业生就业时因就业岗位需求少,而竞争激烈。

现在想要找到合适且稳定的工作,可能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不是你去寻找工作,而是你要学会如何去创造更多的岗位出来,去创造新的岗位,这样在短时间内,你可能就不太容易被替代或者淘汰。

制造业蓝领的需求缺口每年将近3000万人,,尽管现在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厂“打工”,但替代产业工人仍显遥远。国内庞大的制造业,仍是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一些特殊工种的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比如,熟练的焊工一月的收入在10000元以上,甚至更多。

但是为什么没人去?

归根到底还是待遇和工资上不去,人家觉得去了赚不到钱,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家长自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往技术工人的方向培养。

那么,到底该如何提升技术工工资?钱从哪里来?

按照大多数国企的经营模式来看,想要切实提升产业工人的待遇和工资,就得从公司的利润下手,专门拿出一部分钱,用来激励和培养技术人员的培养成熟和发展。当然这是取决于公司每年的效益,一些公司自给自足都做不到,那就谈不上任何培养和激励。

要有公司先带头去做,先让一部分人工资先涨起来,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培养体系,在推广全国,这样才能提振行业的信心,也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大家对技术工实实在在的重视,要舍得花钱,才能真正提高技术蓝领的社会地位,才能转变大家的就业观念,让每个人真正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

0 阅读:8
痞聊

痞聊

讲述和分享职场工作经历,行业精英职场事迹,职场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