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是首相,为啥遇刺后要简办,碑文上还刻的全是中国汉字?

观图文读历史 2024-12-18 02:25:08

虽然都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实际上除了国际上的动乱之外,也发生了不少国家领导人遇害的消息。

和“逃出生天”的特朗普不同,安倍晋三被刺杀的过程可谓是“快准狠”,毕竟杀手距离他只有短短的三米之远。

他虽然已经卸任,可依旧有大量的民众跟随和支持,当时的他就是在奈良发表演讲,因为保镖和警方的疏忽,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起枪击事件也震惊了全世界,后续安倍晋三的葬礼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和追踪。

但有些细心的网友就发现了,这网上流传出的视频和照片中,都能看出来他的墓碑上是汉字,这是咋回事啊?

01

安倍墓地的汉字

安倍晋三的葬礼相较于他的身份来说,可能算得上比较简陋的了,整个仪式只有一个所谓的高僧在诵经祈福,然后就是献花和火葬之后把他安置到了安倍家族的冢,参与人数也不过2000多人。

安倍家族的墓碑上刻着“安倍家族之墓”的字样,虽然日语脱胎于汉字,但两者实际上有显著的差异。

例如日语里常用斜卧的“e”来替代“的”或者“之”,然而在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却清晰地使用了汉字“之”。

选用汉字可能是因为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日本人习惯在重要场合使用汉字,以彰显其庄重与正式。

例如日本的寺庙这些神圣之地,通常都是用汉字命名的,寺庙内部所挂的白色灯笼,一般也用汉字题写,甚至在敬献给尊师的雕像基座上,也常常见到汉字的出现。

因此像安倍晋三这样的显要人物,在他去世后选择以汉字刻于墓碑上,这不仅是确认他的身份,也是对他表达一种敬意,那么汉字在日本如何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

02

汉字传到日本

在远古的史前纪元,日本列岛上的故事被结绳记事所保存,为后世勾勒出古人生活的朦胧图景,而当远渡重洋的古老汉字抵达这片土地时,它不仅在便利性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更在文化传承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如今的日语体系中,虽然个别汉字仍保留着悠久的痕迹,但绝大多数已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字风格,因此对中华儿女来说,涉猎日本学问不会因语言障碍而停滞,反而能够在这其中发现众多相似的文字印记。

一些汉字在异地演化中逐渐淡化了原初的意蕴,而大多数仍紧密相连,特别是在那些传统的仪式上,无论是喜庆的婚礼还是哀痛的丧事,都能见到那些汉字的使用。

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字的联系,已逾2000多年的历史,这一渊源得益于日本考古学的众多发现。

比如公元前的墓葬群中出土的文物上就刻有汉字,在一面铜镜上铭刻着“久不相见,长毋相忘”的铭文,这种格式在西汉时期广为流传。

难以想象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汉字是怎样远渡重洋的?

03

日本历史上的汉字

正如古籍《汉书·东夷传》所述,在一位英勇的部落首领渴望扩展自己的势力边界,于是决意向汉帝国表达其臣服之意,盼望能得到这伟大帝国的荫庇。

被称作“倭奴国”的使节跨越汹涌的海洋,前来对汉朝进行国事访问,赢得了汉光武帝的欢心,并被授予一枚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的金质印章,“委”即是“倭”的缩写形式。

这枚金印在1784年被发掘出来,如今安放在福冈市某博物馆中,当时的日本尚无独立的文字体系,汉字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类稀少的彩色图案而已,日本真正开始融合及运用汉字,那是在公元284年之后的事情。

根据日本国内的考古研究发现,在日本的战国末期,当地已经开始在器物上刻印汉字,而在日语的语言体系里,一些字词的发音和意义,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秦”字在日语中的古老发音意味着“制织者”,考虑到中国秦代已有成熟的养蚕和纺织行业,极有可能在该时期有中国居民迁徙至日本定居。

这些发现引领我们不由地联想起,秦始皇派遣仙人徐福去往东海探寻长生不老之药的古老传说故事。

04

日本无法去汉字化

尽管日本现在努力减少汉字的使用,可是汉字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已经在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无法完全抹去。

鲁迅在日本也被视为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直到今天日本的教科书里仍然收录了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等经典作品,日本的每一位学生在中学时期都必读鲁迅的著作。

他所写的《藤野先生》,描述了鲁迅在日留学期间和其导师藤野先生的动人故事,这篇文章对日本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想,不仅鲁迅的作品,中国的古老诗词在日本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像那首我们从小就吟诵的《静夜思》,也在日本的教室里被反复诵读。

虽然日本的文字体系自成一体且颇具特色,但在与汉字并列时,却显得稍逊一筹,正因如此在那些需要凸显权威的场合中,日本人更倾向于利用汉字来增强其影响力,汉字的应用,不只是补充了日语的不足之处,而且在记录历史和促进交流方面都显得至关重要,无论古往今来,在日本的文学、街头标牌还是媒体报导中,汉字都是一道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历史上日本曾经尝试抹去汉字的痕迹,但未能如愿以偿,最终政府不得不承认,汉字在日本文化中已根深蒂固,无法废除,也无法被其他文字取代,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南和韩国在文化传承方面出现了断层,日本却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日本深知汉字是其文化精髓的一部分,舍弃汉字相当于割舍了文化的血脉,在这方面日本对文化的领悟与境界显然超过了越南和韩国。

毕竟日本的文字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便是中国的汉字,日本人明白,放弃汉字就意味着抛弃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此在日本遇到重大庆典或重要人物如安倍晋三首相的离世,都会选择以汉字为主要书写方式,以示对汉字的敬意,安倍家族对汉字的认可和偏爱,甚至选择用汉字刻石铭记,而非局限于日文。[浮云]

参考来源:

环球网,2020-02-18,“日本人愈发推崇书道”

澎湃新闻,2018-10-08,“访谈︱姜建强:汉字在日本的命运”

中国作家网,2017-07-24,日本作家太宰治:努力理解鲁迅这位影响中国的作家

0 阅读:24

观图文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