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量重返全省第二,烟台市有多难?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4-09-25 07:19:45

在各种经济指标中,GDP(地区生产总值)是一系列经济活动转化出的宏观经济成果,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体量。

在山东省,烟台的经济体量是什么“段位”?

提及这个问题,“全省第三”、“曾经的老二现在的第三”、“自成一档”等都是常见的回答。

以2023年的GDP情况为例,烟台市顺利突破万亿门槛,10162.46亿元的体量虽然仍位列全省第3位,但对比身后的城市仍具备短时间内难以缩小的优势,即便是第4位的潍坊市也尚未超过8000亿元。

对于这种表现,不少网友都对家乡的发展成果表示肯定,甚至能有资格坐实北方第一地级市。

也有网友认为烟台进入万亿体量成员只是新的开始,下一步就能反超济南重回全省第2位了。

从主观上,烟台的经济体量重回全省第2位固然是好事,毕竟山东本就是经济大省,能做大省里的头部成员就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也具备跻身前20位的实力。

但从现阶段的客观情况来看,烟台市要重回全省第2位着实颇具难度。

经济体量重回全省第二,烟台有多难?

一、强省会模式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重点发展省会城市是国内不少省份长期以来的真实写照,河南、湖南、四川、安徽、湖北、陕西等省份均是代表成员。

与之相比,山东省虽然大体呈现“济青双核发展”的格局,但在“双核”的同时,“强省会”战略已经在山东实行。

有了政策上的加持,省里对济南的资源倾斜程度就不是其他地级市可比,有了资源投入后,产业规模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为什么山东省会走上强省会的模式?

一是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人口乃至人才加速流向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高配”城市成为了现状和趋势,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地级市之间的程度。

头部城市的发展高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省份对经济发达地区虹吸能力的抵御程度。

例如成都、合肥、郑州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省的人口净流出,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了将人口尽可能的留在本省。

对于山东而言,自身虽有青岛这座经济强市为龙头,但其计划单列市的身份使其相对自成一体,经济层面中的个别领域与山东省“脱钩”。与山东省关联度更强的大市反而是省会济南,济南无疑是“扛大旗”的最佳选择。

二、普通地级市的身份使烟台难以成为政策高地,且距离青岛较近,容易成为被虹吸的对象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是公认的“高配”城市,有的省会城市即使不是副省级城市,但它的地位和能级也非普通地级市可比。

烟台现阶段虽被定位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但仅普通地级市的身份并不能使其成为政策高地,而对于推动地区经济而言,政策往往是最高效、最有力的。

除此之外,距离青岛较近也是影响烟台的不利因素之一。虽然烟台市区与青岛市区之间相隔甚远,但海阳、莱阳基本位于青岛市的影响范围之内。

再上升到整个胶东半岛而言,青岛一直有虹吸整个区域的能力,而烟台不仅在这方面是短板,而且自身都容易成为被虹吸的对象。

以省内各市2023年的常住人口情况为例,全省仅两大副省级城市济南、青岛呈增长状态,其余14市均比2022年下跌,这与资源、人口流向高配城市的现状相吻合,其中烟台减少了2.65万人,胶东地区自然是迁移首选。

就济南、烟台而言,前者现阶段体量占优且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后者不仅体量存在差距,且人口尚在减少,谁面临的难度更大是一目了然的。

0 阅读:0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