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发钱“催生”,哪个地方最“壕”?背后有何考量?

南方都市报 2023-02-24 06:32:31

浙江杭州、温州拟发放生育补贴的消息这两日引发关注。其中,杭州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温州拟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分别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元、2000元和3000元。

其实,在此之前,全国多地都已出台类似措施,鼓励生育。各地补贴发放形式不同,有的是一次性发放,有的则按月发放。额度方面,针对三孩,有的补贴几千元,有的则超过3万元。

有的一次性发放,有的按月发放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有些地方生育补贴为一次性发放。比如杭州,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20000元。又比如湖南长沙,三孩及以上每孩一次性补贴10000元。

也有一些地方是按月发放,直至孩子满3周岁。比如辽宁沈阳,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又比如黑龙江哈尔滨,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3周岁。

湖北荆门也是按月发放,对夫妻双方中至少一方为荆门市户籍、在市内医疗机构生育三孩的家庭,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满3周岁。

深圳:拟一次性发放与按年发放结合

还有一些地方是一次性发放与按年发放相结合,比如广东深圳。

今年1月份,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据《管理办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可发放7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5000元,另外每年发放2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可发放1.1万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万元,另外每年发放30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可发放1.9万元。

哈尔滨:三孩三年累计补贴3.6万元

梳理发现,各地生育补贴最低数千元,最高的则有3万多元。

以三孩为例,在深圳生育三孩,最多可领取1.9万元。山东济南针对三孩家庭,每月发放600元,到孩子满3周岁,累计补贴21600元。湖北荆门和辽宁沈阳都是每月发放500元,到孩子3周岁,累计补贴达1.8万元。

最高的要数黑龙江哈尔滨,该地对三孩家庭每月按照1000元额度来补贴,到孩子3周岁,累计补贴额度达3.6万元。

不过,每个城市的人口结构、人口出生率等存在较大差异,最终生育补贴的“总盘子”也差别较大。比如,按照2022年人口出生率测算,2023年杭州发放育儿补助总金额预计约1.4亿元,将覆盖2.5万个家庭。而长沙则测算,每年需投入约2000万元。

深圳、温州:生育一孩也拟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生育/育儿补贴主要针对二孩或三孩,但也有个别地方,生育一孩未来也可领取补贴。

比如广东深圳,正在征求意见的《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提出,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累计可发放7500元。

又比如浙江温州,正在征求意见的《温州市户籍人口一次性生育补贴发放办法》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的,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1000元。

“催生”背后:出生率下滑,有省份人口负增长

为何各地拿出真金白银“催生”?这与近些年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关。

以杭州为例,从人口监测数据和调研情况发现,2017年以来,杭州一孩生育率总体平稳,但二孩、三孩出生率直线下降,适龄市民对于二孩及三孩生育意愿明显偏低。其中,第二孩出生数量减少在出生人口下降中占主导地位。

最新杭州市人口监测数据显示,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在2017年达到最高52.11%后,逐年下降。以2022年为例,二孩出生人数1.92万人,占比仅35.94%,低于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前38.77%的二孩占比水平。

杭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显示影响二孩、三孩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生育、养育、教育的压力,因此杭州将育儿补助对象确定为这部分家庭,通过减轻相应负担来提升生育信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再比如人口大省河南,出生率的下滑、死亡率的上升,导致该省2022年自然增长人口六十多年来首现负增长。

河南省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73.3万人,出生率为7.42‰;死亡人口74.1万人,死亡率为7.50‰;自然增长人口-0.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08‰。与2021年相比,全省出生人口减少6.0万人,出生率下降0.58个千分点;全省死亡人口增加1.1万人,死亡率上升0.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自1961年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于背后的原因,河南省统计局解释称,主要受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整合:刘兰兰

制图:刘妍妍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局、杭州日报、长沙市人民政府网站、人民网等

0 阅读:22

南方都市报

简介: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