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赵”为国号的政权有哪些?

写乎 2025-02-13 16:16:11

作者:安锦

“赵”字,最早出现在东周春秋时期的金文之中,有犹豫不决的意思,也有快走、跳跃之意,后作为战国时期国家之名以及姓氏。那么,“赵”字作为国号,都有哪些封建政权使用过呢?

一、前赵(汉赵)

前赵的建立者是匈奴贵族刘渊。公元304年,刘渊打着汉高祖后裔的旗号复兴汉室,建立国号为“汉”的国家,其本人也宣称是继承三祖(笔者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五宗(笔者按: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的皇位,并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但两年后病逝。

刘渊死后,其长子刘和继位,但随即被刘渊之弟刘聪篡位。公元313年,刘聪率军攻破西晋首都洛阳,俘虏并杀害了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16年,刘聪又攻破西晋的新都长安,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举城投降,西晋灭亡。司马邺后受封为怀安侯,在公元318年被刘聪杀害。

公元318年,刘聪去世,其子刘粲继位,同年被部将所杀。刘渊堂侄刘曜率军平定叛乱,随后登基称帝,并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与此同时,盘踞在山东(笔者按:崤山以东)的石勒称帝,史称后赵。刘曜和石勒多年互相攻伐,但刘曜治国无方,国势渐弱,最终于公元329年兵败被杀。

刘曜死后,其子刘熙放弃长安出走,同年被石虎破城,随即被杀,前赵政权灭亡。

前赵自公元304年起,至公元329年止,共历25年。

二、后赵

后赵的开国皇帝是石勒,是羯族人(笔者按:羯族在历史上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民族,因为羯族是匈奴族贵族的奴隶军队所组建的,算是匈奴族的一个分支),他最初投靠刘渊、刘聪父子,并制造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永嘉之乱”,晋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流离失所。

后石勒脱离前赵(笔者按:前赵也被称为汉赵,是匈奴族刘渊所建,前期国号为汉,后改为赵)自立,并重用汉族士人,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陆续攻占并州、冀州、幽州,并大败北伐的祖逖大军。

公元319年,石勒自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笔者按:今河北省邢台市),后继续向南发展,并占据兖州、豫州、徐州等地,与东晋相隔淮河南北相望。

公元329年,石勒派石虎与前赵政权决战于洛阳,并俘获前赵末代皇帝刘曜。自此,后赵基本上统一了整个中国北部,成为实际上与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分庭抗礼的唯一政权。

后赵在民族政策上施行分族治理的方式,但也注重对汉人的笼络和使用。建国初期,后赵大力发展农业,注重儒家文化教育推广,百姓的生活一度得到了保障。公元333年,石勒去世,次年其侄子石虎篡夺大位,自称大赵天王,并于公元349年正式称帝。石虎在位期间非常残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石虎去世后,宗族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而他的养孙冉闵异军突起,逐渐掌握了后赵的军政大权。最终,冉闵在公元350年正式称帝,诛杀后赵皇族及羯族族人。同年,石虎之子石祗也自称皇帝,但次年便被部将所杀,后赵正式灭亡。

后赵自公元319年起,至公元351年止,共历三十三年。较为有趣的是,后赵国号的“赵”字,在五行上属于水德,表示继承了代表金德的晋王朝。这也能看出,后赵建立者石勒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0 阅读:4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