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3位女强人:一人强国,一人建国,还有一个亡国

底层史观啊 2025-01-08 11:31: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文|雨别

编辑|雨别

《——【·前言·】——》

一个用铁血手腕将大汉帝国带上正轨;一个野心勃勃,硬生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天下;还有一个,看似握紧权力,却一步步把王朝推向深渊。

一个强国,一个建国,一个亡国。

铁腕强国,汉朝的守护者

刘邦打江山,吕雉守江山。足够形容吕雉的作用。可刘邦死后,她面对的是一摊烂账。外有威胁,内有争权。吕雉怎么做?动手。

戚夫人,是刘邦宠妃,也是吕雉的眼中钉。刘邦在世时宠爱她,还想废掉吕雉的儿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吕雉忍了。

刘邦一死,她不忍了。戚夫人被关进冷宫,生活彻底结束。吕雉更是用极端手段“处理”了这个女人。“人彘”,这是吕雉的手笔,狠、绝、毒。

但这并不是她的终点。吕雉清楚,戚夫人只是开胃菜,真正的麻烦来自外部。

刘邦死后,汉朝初期的权力结构不稳。开国功臣各自为政,地方诸侯割据,虎视眈眈。吕雉采取的策略简单直接:**削权。**她扶持自己的亲族上位,压制其他势力。

她依赖萧何、曹参等重臣,稳住中央权力。内心的算计非常精准,谁能用,谁不能用,她一清二楚。

汉初,战乱带来的破坏极其严重。田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吕雉延续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鼓励生产,减免赋税。

她不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改革者,但这个国家需要喘息。这一决策,为汉朝后来的繁荣打下基础。

她用铁血手段稳定了汉朝,强硬的姿态震慑了敌人,却也带来了不小的代价。吕氏家族的专权,成了后来的祸根。她压制了开国功臣的力量,却把汉朝带出了混乱的开端。

没有吕雉,或许汉朝早已四分五裂。但她的“人彘”手段,让后人望而生畏。这个女人,不只是皇后,她是一个国家的守护者,一个政权的缔造者。

以“建国”之名,翻盘天下

武则天不是一个靠运气上位的人,她是靠野心、谋略和执行力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的女人。她不满足于皇后的位置,她要坐龙椅。

14岁,武则天进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但她很快发现,太宗身边已经没有她的机会。太宗病逝后,她被送进感业寺,过上了看似冷清的生活。

但这里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唐高宗李治的出现,改写了她的命运。

李治喜欢她,但问题在于,当时他已经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武则天怎么做?出手。生孩子,这是她的第一个杀招。

生下孩子后,她亲手“解决”了孩子,将罪名扣在王皇后和萧淑妃头上。一场宫斗,以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告终。武则天登上了皇后之位。

但武则天并不满足于此。她要的不只是皇后的头衔,而是整个天下。

李治病重期间,武则天开始掌控朝政。她迅速清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稳住权力根基。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诞生了。

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只会争权的人,她也在推动国家发展。她扩大科举选官范围,提拔寒门学子,打破了贵族垄断。

经济上,她减轻农民负担,推行改革,增加国家财富。文化上,她重视佛教发展,修建龙门石窟,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武则天的改革,让唐朝的经济和政治都得到了提升。她的统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她的称帝,也被视为对封建秩序的挑战。

很多人对她的残酷手段耿耿于怀。她杀子杀臣,几乎没人能与她对抗。这个女人,不仅打破了性别的限制,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武则天不是一个平凡的统治者。她是建国者,她建的不是新的土地,而是新的秩序。

垂帘听政,却一步步走向深渊

慈禧是晚清王朝的权力核心。掌握实权的她,不是帝王,却比帝王更有话语权。但清朝,在她的统治下,从衰弱走向崩溃。她不是无能,而是选择了一条自保的路,把国家推向深渊。

咸丰帝死后,皇太后慈禧与另一位太后慈安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清除了顾命八大臣,控制了政局。

慈禧开启了她长达47年的实际统治。她手握实权,却没有自己坐上龙椅。相反,她垂帘听政,牢牢控制住年幼的同治帝。

这一次政变,展示了慈禧的政治智慧和狠辣手腕。没有争权的手段,她无法站稳脚跟。但她的权力,不是为国家,而是为自己。

掌握权力后,慈禧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国家事务上,而是沉迷于奢靡生活。修建颐和园,是最被后人诟病的举措之一。

大清海军本来有机会进行进一步的现代化建设,但慈禧将军费挪作修园资金,造成海军战力不足。甲午战争中,清朝惨败,这笔账,算在了慈禧头上。

19世纪末,维新派力图通过戊戌变法,让清朝走向改革,富国强兵。但慈禧无法接受这些动摇她权力的措施。光绪帝支持改革,慈禧则反手发动政变。

改革被扼杀,变法人士被杀,光绪帝被囚。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希望,被她亲手堵死。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支持“扶清灭洋”,与列强正面冲突。结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彻底失去国际威望。

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签下《辛丑条约》。中国割地赔款,沦为半殖民地。百姓怨声载道,西方对清廷失去信任。

她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眼界。她害怕失去权力,害怕改革让她成为牺牲品。她知道怎么维持自己的地位,却不知道怎么让清朝活下去。

47年的统治,让她活成了清朝的符号。但这个符号,不是强盛,而是衰败。

清朝灭亡,慈禧不是唯一的原因,却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她赌上了自己的权力,却赌输了大清的未来。

三位女强人

吕雉的手段狠辣,治国方法强硬。她用铁血稳住了汉朝的权力架构,让国家不至于分崩离析。她清楚什么最重要,清楚如何用人,如何压制敌人。

吕雉强国,却不是仁慈的强国。她牺牲了感情,牺牲了人性,用冷血换来了政权的稳定。没有吕雉,汉朝可能没有机会迎来后来的繁荣。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个绝对的例外。她用自己的手段打破了世俗规则。她不仅仅是建武周,更是建了一种新的秩序。

她让寒门子弟有了机会,让国家的权力不再完全掌握在贵族手中。她的存在,是一次对封建社会固有规则的巨大冲击。

但她也引发了争议。杀子、杀臣、夺位,她的手段残酷无情。她挑战了性别限制,却强化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武则天是建国者,但她的建国,伴随着血腥。

慈禧掌权时间最长,却是亡国的象征。慈禧不是无能的人,她的政变能力、政治手腕,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顶尖的。

她最大的失败,不在于个人能力,而在于她无法看到国家的未来。清朝在她手上,错过了一次次改革机会,走向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吕雉和武则天,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的统治,最终为国家带来了稳定和发展。吕雉的强国政策,为汉朝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的改革,也让唐朝迎来“开元盛世”。而慈禧,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忽略了国家的根本需求。她的决策,带来的不是发展,而是内忧外患。

这三位女性的成功与失败,都绕不开一个词:权力。她们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用各自的方式抢夺和掌控权力。

吕雉用铁血守住江山,武则天用谋略建立政权,慈禧则靠手腕维系大清的统治。

但权力的巅峰,也常常是危险的悬崖。吕雉的铁血,让她一生孤独。武则天的谋略,让她被无数人仇视。慈禧的手腕,则将她和清朝一起推向深渊。

0 阅读:60
底层史观啊

底层史观啊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