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可以说是年轻人的天堂了,新奇的、好玩的应有尽有。而位于东京湾的台场,也是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玩乐之地。但是,你知道台场原本的含义吗?现在的台场人工岛,使用那种材料建设的呢?
今天的台场,是日本东京湾内一座大型人工岛。1990年代起,作为东京临海副都心的核心地带而快速开发,陆续迁入许多大型企业的总部,并且进驻许多采用现代规划造景的商场与娱乐设施,近年来已成为东京都内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重要景点之一。
在古代,台场原本是指江户时代末期为抵御外人入侵而在海滨设置的炮台。在这许多的炮台之中,位于品川的东京湾水域所修筑的一系列炮台是特别重要有名的,被称为“品川台场”,作为海上防线的一部分。却不料在1853年发生“黑船来航”事件,原本的炮台没有一丁点作用。黑船事件激发了幕府方面的危机意识,因此在东京湾内修筑新的炮台。
当时的日本从伊豆等地运来石头,还把品川御殿山凿挖获取土砂,利用这些材料陆续完成多座以方形或五角形石墙围绕住的西式炮台,称为“台场”。其中,由于第四与第七台场并未真的完成,因此实际上建好的台场共有第一、二、三、五、六等5座(原本规划是要建造11座),做为江户的海上防线。
战后为了应付大规模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开始在湾内觅地建立掩埋场,其中,第13号填埋场的北缘就是江户时代所修筑的台场,通称“御台场”,第14号填埋场就是著名的梦之岛,而第15号填埋场则称为新梦之岛。
1955年-1965年,东京湾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在这段期间第一、第五台场因为品川码头的修筑而被拆除,第二台场也因会阻碍到主航道而遭拆除。第四台场的遗迹,位于今日的天王洲岛。剩余的第三与第六台场则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史迹而残留下来,其中第三台场变成与台场海滨公园连在一起的台场公园,第六台场则因为保存的理由禁止闲人进入,孤立在彩虹大桥底下变成鸟类栖息的乐园。
1990年代初期,东京发起“东京临海副都心”的开发计划,隶属港区的台场(台场1、2丁目)也包含在计划用地范围内。然后不久之后政策改变,再加上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厂商纷纷抽手,开发到一半的台场地区顿时变成荒烟漫草的无人城。1999年,东京重新推进台场地区的开发。以总部搬迁至临海副都心的富士电视台为龙头,临海副都心获得了许多大规模活动的举办会场。近年众多娱乐及购物设施相继开业,加之海洋景色和宽广的空间,临海副都心已成为颇具前卫形象的地区。
台场人工岛的建造方式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日本人用技术手段将各种垃圾做成沉箱,扔进海底,成为填海造地的“地基”。但这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由垃圾构成的沉箱,也是污染海洋环境的重要原因。比如,填海造成日本海岸涂滩的减少,涂滩减少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再加上填海造陆本身就会释放一些工业污染,这对维持大海的清洁美丽有副作用。
作为人工岛,前往台场的交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水陆并进。东京临海高速铁道临海线与百合海鸥号将台场与整个东京的主要铁路与地下铁系统串连在一起;加上早已兴建、成为首都圈高速公路网一环的两条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刺激了更多的厂商与居民进驻。
既然是岛屿,那么上岛方式少不了水上交通。东京水上巴士是个很棒的选择哦,特别是萤火虫号和himiko号两个未来太空船设计的,绝对是非常棒的体验。
台场一带的景点也是不少的,彩虹桥,富士电视台、日航酒店、AQUA CITY等设施之、海滨公园、欧洲情调的商业街、超时代的汽车展览馆、扑幻迷离的音乐殿堂和巨大的摩天轮等等。此外,自由女神像也是相当吸睛的,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美国人为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回赠给了法国一座自由女神像,,被安置在风景如画的塞纳河畔。1998-1999年,是日本的法国年,巴黎市为此将自由女神像借给台场海滨公园展出。展期结束,原物归还,市民一片惋惜。为此,日本申请复制女神像。2000年12月22日,日本的自由女神像揭幕。
热闹的台场,背后的故事同样很精彩吧。
用户18xxx52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