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文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就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揭露了一个数据:全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40%在农村。咋一看,是不是心里想:嘿,那城市岂不是占60%,果然还得是回乡下才活得健康。但细细琢磨一下,真的是这样的吗?
农村医疗资源匮乏、落后。我国目前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70%,在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所占的比例不到2%,其中70%投入到城市中,投入农村仅有30%,经常存在一条村或者几条村子仅有一个村医的医疗窘境,就是说僧多粥少,粥还难吃。医疗条件差就导致很多疾病无法有效治疗,一些慢性胃肠道疾病、不洁饮食习惯进而就演变成了恶性肿瘤,在面对肿瘤的时候,这匮乏、落后的医疗资源更加无法负担起这么重大的疾病。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工厂向农村迁移。随着城市用地、排污处理等成本的升高,大部分企业将工厂向农村转移,而当地引入企业也能带动经济,本是双赢的局面,但是由于化学工业、重工业排放大量有毒物质,长期刺激人体后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就医意识淡、就医难加剧了这个尴尬现象。大部分淳朴的村民在面对身体发出的信号时,往往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去一趟医院路程遥远、费用昂贵,选择忍忍就过去了,真是小毛病还好,一旦是心梗、肿瘤的重大疾病时候,就会导致疾病进展甚至病逝。
幸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经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规范化抗肿瘤诊疗。国家卫健委也启动了“千县工程”,这个工程旨在加速推进县域肿瘤中心建设,普及早诊早筛,实现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