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言:肠癌早期不是腹泻,而是身上有这4大异常,千万别忽视

栗子科普 2025-03-29 19:16:3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指南(2020年版)》

《国家癌症中心2023癌症统计年报》

《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第45卷

今天这篇文章,不想再卖关子,也不想用那些听腻了的“吓唬式”科普套路。我就想实打实地告诉你:肠癌早期,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实是身体上这4个变化。不是腹泻,而是你从没注意过的“小动作”或者“老习惯”的改变。

我们就从头说起,一点点拆解这场身体内部的“静默抗议”。

你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其实是肠道在拉警报

说到肠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拉肚子拉得太久了?”但我要告诉你,腹泻只是肠道功能紊乱里最常见、最笼统的表现之一,并不具有特异性。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年新增的结直肠癌患者超过55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8万,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癌种。而在这55万人中,有超过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为他们把身体给的“预警信号”当成了“吃多了辣”、“肚子着凉了”。

错过的不是一次检查,是一条命的时间轴。

肠癌不是腹泻,而是什么?我来告诉你——它其实就藏在你身体里四种很容易被误会的小变化里。

一、怎么最近老是“蹲厕所”?大便习惯突然变了,别不当回事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五十多岁的出租司机,王某(化名)。他说自己这大半年“蹲坑时间”越来越长,不是拉不出来,就是拉了还觉得没拉干净。

最开始他以为是痔疮,后来以为是上火,有段时间喝了点凉茶,感觉好像有点缓解。但问题一直没断根,直到有一天他便血了,才来医院做肠镜——结果是乙状结肠癌。

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最常见却最容易被误判的信号之一。

这包括但不限于:

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

总感觉解不干净

排便节奏被打乱

大便变细、像铅笔一样

这些变化不是“今天吃坏了”,而是肠道里可能有个“碍事的家伙”在堵着。那不是食物残渣,而是肿瘤在慢慢长大。

二、屁多、肚子胀、老放“闷屁”?别笑,这是肠道被堵的表现

屁多,是身体在说话。你是不是最近总觉得肚子鼓鼓的,吃点东西就胀?屁一个接一个地放,味还特别冲?有人会笑着说“最近肠胃不好”,但那可能是因为肠道某段被肿瘤部分堵住了。

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如果中间某一段出现了事故,车流就会堵在那里。肠道内气体无法顺畅排出,会导致腹胀、屁多、甚至恶心反胃。

而这种“堵塞感”,不是一顿酵素就能解决的。它背后,可能是息肉,也可能是癌变。

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体重逐渐下降、但食欲没变的时候,得小心了。因为这说明身体正在悄悄地“消耗自己”。

三、贫血又乏力?小心是“隐性出血”在作怪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睡得还行,但总觉得累、提不起劲;去体检一查,发现血红蛋白比较低,医生说是“轻度贫血”,但又找不出原因。

在医学上,这种叫做“铁缺乏性贫血”。对女性来说,很多人会以为是月经问题,对男性来说,则常常被归结为饮食不规律。

但你知道吗?肠癌,特别是右半结肠癌,最容易导致慢性隐性出血。

不像胃出血那样会吐血、黑便,肠道里的小出血是点滴积累的,就像每天偷偷从你钱包里拿走几块钱,日积月累,身体就会“穷”得面无血色、腿脚发软。

隐性出血+不明原因的贫血=一定要查肠镜!

四、这不是痔疮,是肿瘤在“借壳上市”

便血,是最容易混淆的症状。因为在中国,几乎一半中年人都有痔疮。

痔疮的出血和肠癌的出血,根本不是一个“画风”:

痔疮的血是鲜红的,擦屁股会看到纸上红红一片;

而肠癌的便血通常是暗红色、混在大便里,不容易被发现。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出点血没事,是老毛病了”,但你要知道,真正让人忽视的,不是血,而是“血的模式改变”。

如果你原本只是偶尔出血,现在变成了频繁、量多、甚至伴有黏液或者疼痛,就别再犹豫,直接挂肛肠科,做肠镜。

你可能不知道:肠癌的“地图”分布也有秘密

说个冷知识:我国的肠癌分布是有“地理学”的。

根据2023年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肠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西部内陆,尤其是上海、浙江、江苏、广东一带,成为高发区。

这背后其实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高脂、高蛋白、红肉摄入多,蔬菜水果摄入少,是“现代生活方式”给身体挖的坑。

而在西南一些地区,比如贵州、云南,尽管肠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由于医疗资源薄弱,早筛率极低,晚期率反而更高。

肠癌,不只是个人的事,它是一个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共同织成的“健康陷阱”。

电视剧和你说的“癌症”,很多都是误导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电视剧里的癌症患者,都是突然一查就晚期,然后“咳血”、“晕倒”、或者“疼得打滚”。但现实中,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痛感,也不会咳血,反而是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在吞噬生命。

那些你以为的小毛病,小动作,其实是它“低调渗透”的伪装。

别再等“疼了再看”,因为肠癌真正“疼”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肠梗阻甚至肝转移了。

那句“早发现、早治疗”,不是口号,是活生生的救命线

我见过太多患者,在后悔中接受化疗,在痛苦中等待手术,在ICU里和时间赛跑。而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你哪怕只是因为“最近老放屁”来做了一次肠镜,结果一切正常,那也值!因为你守住了生命的底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7
栗子科普

栗子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