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该命令指美国正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金属,加大开采海底金属结核,并储存在美国境内,以应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的情况。事实上,美国在很大程度上缺席海底采矿的国际谈判,而且它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日前,马斯克打破沉默,公开提醒特朗普政府,美国在稀土方面被“卡脖子”,是因为中国掌握了最先进的稀土精炼技术,使得美国无法摆脱对华依赖。美国的稀土储量占到全球的14%,但精炼能力只能满足国内15%的需求。而中国的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实现了将稀土元素高效分离,其成本只有美西方的约30%。而且,中国拥有采矿、冶炼的全套生产线,美国则没有独立进行稀土冶炼的能力。
马斯克(资料图)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试图通过开采海底金属结核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一做法不仅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还在技术和经济层面困难重重。从技术角度来看,海底金属结核的开采难度极大。深海环境复杂,高压、低温、黑暗且存在强腐蚀性,开发适应这样极端环境的开采设备和技术,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与大量试验。即使投入巨额资金,短期内也难以实现稳定、高效的商业开采。要将深海中的金属结核采集并运输到陆地进行提炼,需耗费大量能源,且设备的维护与运营成本也极高。
据了解,超过87%的美军工供应链要经过中国的稀土加工环节,由此可见,美国军工企业对我国稀土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而此次中美贸易战中,我国对多种中重稀土加强管制,这无疑是对美国军工的一大冲击。而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稀土金属种类最全,且已具备完善的稀土产业链,能完美达成从原矿到高精度材料的“一条龙”服务,全球98%的稀土资源都掌握在我国手中,这意味着我国在稀土领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做法,其实也是它在稀土问题上对中国依赖的无奈之举。中国这次的管制,不仅坚定地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国家的资源安全和产业发展,同时也给美国上了深刻的一课。让美国清楚地意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合作才是解决资源问题的正道,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的行为,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这种行为只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越发孤立,而中国坚持合法、公正、合作的原则,将赢得更多国家的尊重和支持。
以稀土业务为核心的中国盛和资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其供应链多元化,美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以下简称“MP公司”)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的决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不过,该集团的永磁工厂现在面临着另一个来自中国的重大挑战。《金融时报》称,到目前为止,美国对重稀土进行分离的能力还在开发中。MP公司能够分离和加工轻稀土元素,但无法分离和加工同样重要的重稀土元素,尤其是镝和铽。这两种元素是制造高性能永磁体所必需的,而这些永磁体被用于F-35战斗机、汽车、核磁共振成像仪以及其他电子产品。
特朗普(资料图)
部分美媒宣称中国在“倾销”,同时又指责中国“限制出口”,一套“双标逻辑”看上去颇为荒诞。然而从德国《商报》到一些西方行业报告,都承认中国的稀土储量并不占全球绝对优势,中国只拥有全球39%的稀土储量,却掌握了90%的精炼能力。也就是说,美国自己在工业应用和技术体系上“进度落后”,根本障碍仍然在于企业和政府缺乏对冶炼核心技术的投入与创新。当产业和国防命脉越来越依赖高端材料,稀土就成为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石油”。当美方仍停留在“资源扩张”与“深海采矿”的老思路里,中国则在不断升级自身技术壁垒。这样的一场较量,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