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府过大年之回娘家是初三还是初二?传统禁忌下交织的亲情

硕果廉博说事 2025-02-01 06:44:40

在莱州府的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重要日子,这一习俗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考量。

一,传统习俗限制:“嫁出的女儿不踏娘家尘(陈)”

莱州府过年的撒陈与起陈是极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习俗。

撒陈

- 前期准备:年三十除尘后中午,要在房屋正间挂上影(巨幅特制家谱),然后在影前摆上各种贡品,如蒸好的大枣饽饽,饽饽形状多样,有顶上十字挑出十三个鼻并嵌入红枣的圆形,还有元宝形、动物形等。

- 撒尘仪式:傍晚开始“撒尘”,从街门到屋门要摆满一段一段的高粱秆,正屋正间要摆满胡秫杨(即脱离后的高粱穗的空壳)。

- 请祖回家:晚饭前,由家长带领家中男丁携带香烛、鞭炮等前往祖坟。到达祖坟后,在田间地笼上插香,一般为三根,家长带领男丁焚香跪拜,口中念叨请祖先回家过年,随后燃放鞭炮。家中则敞开大门,燃放鞭炮迎接祖先。

起陈

- 起尘环节:初三早上进行“起尘”,收拾起高粱秆和胡秫杨,意味着祭祀活动的一个阶段结束。

- 撤供请影:中午过后,请下影来,将影前摆放的贡品依次撤下。撤下的贡品一般会妥善处理,部分供品可能会被家人分食,寓意分享祖先的福泽。

- 送祖归位:傍晚,家中男丁一起恭送祖先离家归位,通常要到祖坟或村外十字路口等特定地点,再次焚香、燃放鞭炮,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送别之情。

此外,在撒陈与起陈期间有严格的禁忌,从除夕中午到初三清晨“撒尘”期间,这段时间被视为供奉祖宗神灵的“撒尘”全过程。在当地人的观念里,这段时间娘家的一切都与祖宗神灵的庇佑紧密相连,家族的运势、男性成员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在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已出嫁的女儿及其丈夫、子女被禁止在这期间进入娘家大门。人们认为,一旦违反这一禁忌,就可能会扰乱祖宗神灵的安宁,进而对娘家兄弟的时运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习俗之中,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直到初三“起尘”之后,意味着这一轮供奉祖宗神灵的重要阶段结束,娘家的“气场”恢复正常,女儿才被允许回娘家。这一习俗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对家族秩序和男性权益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祖宗神灵的敬畏之心。

二,家庭祭祀安排:避开重要祭祀活动,从容相聚

除了传统习俗的限制,家庭祭祀安排也是影响女儿正月初三回娘家的重要因素。

正月初一,对于夫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要进行一系列庄重的拜祭祖先活动。在传统观念中,新年第一天的祭祀活动关乎着夫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否得到祖先的庇佑,家庭是否能够平安顺遂。所以,出嫁的女儿需要留在夫家,与夫家的亲人共同参与这些重要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夫家祖先的敬重和感恩之情。

而在莱州都的部分地区,初二又有着去拜姑姑等亲戚的传统。这是因为姑姑虽然已经出嫁,但在家族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初二去拜访姑姑,是对亲情关系的一种维护和延续。

到了初三,无论是夫家的重要祭祀活动,还是娘家走亲访友的其他安排,都相对告一段落。此时女儿回娘家,不会与其他重要活动产生冲突,能够更从容地与娘家亲人相聚。一家人可以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分享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聊聊新年的计划和期望。娘家的父母也有充足的时间为女儿准备丰盛的饭菜,一家人享受温馨的团聚时光。

三,在莱州府部分地区的习俗中,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是在正月初二,原因如下:

正月初二回娘家

- 传统观念影响:从传统观念来讲,正月初二是“迎婿日”。在过去,女子出嫁后便成为夫家的一员,而初二回娘家,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回馈,显示出女儿即使出嫁也不忘本,夫家也认可和支持女儿回娘家省亲,体现了对亲情关系的重视和维护,也有让女儿向父母汇报在夫家生活情况的意思,使父母安心。

- 家庭团圆需要: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通常要在夫家拜祭祖先、迎接新年,与夫家的长辈和亲戚共同庆祝。而初二选择回娘家,既不耽误在夫家过新年的重要仪式,又能让女儿在新年伊始就回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满足了双方家庭在新年时团圆的情感需求。

- 吉祥寓意:数字“二”在传统文化中有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寓意。初二回娘家,寓意着女儿和女婿的生活美满幸福、和和美美,也希望娘家和夫家的关系亲密无间、亲上加亲,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四,无论是正月初二还是初三回娘家,在莱州府人的心中,都是充满温情与敬意的日子,一系列独特的习俗承载着浓浓的亲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晨:早起迎亲

天刚蒙蒙亮,莱州府的许多家庭就已忙碌起来。尤其是家中有女儿出嫁的,父母会早早起床,精心打扫庭院,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再贴上崭新的红对联,换上喜庆的窗花,准备迎接女儿、女婿回门。厨房中,长辈们也开始为丰盛的午餐忙碌,灶台上热气腾腾,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上午:回门团聚

回门是莱州府重要的习俗,女儿和女婿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娘家的路。礼物通常是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比如两瓶好酒、两条香烟、两盒点心等,表达对父母的敬重与感恩。一到娘家,女儿便快步走进家门,与父母亲切相拥,一家人欢声笑语,温馨无比。女婿则会恭敬地向岳父母拜年,送上诚挚的祝福。

娘家人会热情地迎接女儿、女婿,嘘寒问暖,拉着他们坐下,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和各种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畅谈过去一年的经历和新一年的展望。许久未见的亲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屋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中午:丰盛家宴

中午时分,一桌丰盛的家宴必不可少。这顿饭的菜品十分讲究,不仅要有寓意吉祥的菜肴,还必须是女婿爱吃的。餐桌上,红烧鱼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年年有余;整只的烧鸡,寓意着大吉大利;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寓意团圆美满。此外,还会有各种海鲜、炒菜、炖菜等,摆满了整张桌子。

吃饭时,岳父母会不停地给女婿夹菜,让他多吃一些,感受家的温暖。女婿也会主动向长辈敬酒,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共同享受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午后:走亲访友

饭后,一家人会一起出门,去拜访亲戚。先是去舅舅家,这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到了舅舅家,外甥、外甥女会向舅舅、舅妈拜年,行传统的拜年礼,说些吉祥话。舅舅则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递给晚辈,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学业进步。之后,再去拜访其他亲戚,如姨妈、姑姑等,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大家互相拜年,交流感情,整个村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全天:禁忌与讲究

正月初二或初三这一天,也有一些禁忌和讲究。比如,出嫁的女儿回门时,不能空手而归,一定要带礼物,这是对娘家的尊重和孝顺。在娘家吃饭时,夫妻二人不能同住一间房,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表达对娘家的敬重。此外,说话也要格外注意,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要多说吉祥话,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0 阅读:0
硕果廉博说事

硕果廉博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