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顺手点点上方的关注,方便看到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云衢空瞩辰星远,玉楮徒惭家世寒。果许江红河润及,斗金先惠与酡颜。”
1952年生活在浙江桐乡濮院镇的一位老人,写给中央求助信里的两句诗。毛主席看后,对此产生了兴趣,认为此人有几分国学功底。
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声称是岳飞后裔,他在信中还表达了希望中央帮助解决生计的请求。
看到这不免让人感到唏嘘,当年的岳飞作为民族英雄,抵抗金人,留名青史,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其后人竟也落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
那么,这位声称是岳飞后裔的人到底是呢?为何会走到请求中央解决生计的地步?那事后毛主席又是怎么处理此事的呢?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位声称是岳飞后人的人名叫岳昌烈,据考系是岳飞之孙岳珂支后裔。
岳飞生于河南汤阴普通农家,原本祖上也是家境殷实,之后家道中落,岳飞前面的四个哥哥相继夭折。至此,岳家就剩岳飞一个独子,为了延续子嗣,家里很快就让岳飞迎娶了刘氏,相继生下岳云、岳雷。
此时的北宋正值烽火,岳飞之后便参了军,不久后便崭露头角。但由于战乱,家里的母亲和刘氏在逃难时走散了,最后刘氏迫于生活改嫁他人。岳飞而后又娶了渔家女李娃为妻,生下来了一个儿子便是岳霖,也就是岳珂的父亲。
随着岳飞被诬陷,岳家人也遭受牵连,受尽了苦楚,所幸之后岳飞的冤案被平反,三个幸存的儿子重新补录了官职,其后三代都沾受余荫,岳珂即是如此。
但其后代随着朝代的更替,也随着历史的进程被裹挟着前进,早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岳昌烈作为岳飞的二十七世孙,出生于清末年间,岳昌烈虽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是清末的秀才,依旧继承着岳飞将军高风亮节的精神。虽保持着一身傲骨,但处境却是极为艰难。
其实在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帮助之前,岳昌烈的生活甚至可以比肩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在清朝灭亡之后,人们与时俱进,服饰也发生了改变,多穿着一些较为便捷的衣服。然而岳昌烈却始终身着长衫,长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
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也多吟诗作对。当时身边的人多为不屑,连孩子也捉弄他,岳昌烈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可以说岳昌烈是一个脾气极为古怪的人。
正因为这种略显孤傲的性格,岳昌烈不会在现实中阿谀奉承,也甚少与人打交道。虽深谙八股之学,曾也当过私塾教师,但因性格多次被私塾辞退。
久而久之,致使他的生活很是落魄,为了生存岳昌烈多次变卖祖产,直到后面已无家产可卖,这才不得已写信向毛主席求助。
毛主席将信件阅读完毕之后,对当地政府作出重要批示,认为可以斟酌救济一下这位岳飞后人。
那为何毛主席会做出这样的处理呢?其实毛主席对于像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也是极力推崇的。
推崇岳飞精神民间为了缅怀岳飞,早年间在岳飞汤阴老家修建了一座岳庙,后朝历代都很看重,1450年就曾重修殿宇,虽然晚于杭州岳坟298年,但至今毕竟有数百年历史,因此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对此也很是关心,曾多次表示要对这座岳庙进行保护,要求禁止在庙里开会,保持古庙的静穆。
他还曾称赞岳飞是河南出的一个大好人,并亲笔书写了《满江红》一词,手迹现已刻成碑碣。毛主席尤其欣赏岳飞的《满江红》,而说起这,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毛主席还发生过关于《满江红》的一则故事。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患有白内障基本无法看清楚东西了。后来中央请来了中医眼科泰斗唐由之,但毛主席对西医手术并不感冒,得知唐由之是中医手法,后在其劝说下,毛主席最终被说服,决定先做左眼。
当时手术就在毛主席的书房里进行。手术前,主席还专门吩咐到:动手术所用的全部器械都要使用自己国家生产的,不要用进口的。
最终唐由之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从苏州和上海定制专用的手术器械。开始了长达240多天的术前准备。直到手术前一天,毛主席都没说什么。
1975年7月23日,是原定约好做手术的时间,可大家一直等到了晚上11点多。毛主席还没有做出指示。
作为主治医生的唐由之便轻轻走进毛主席的屋里,看到主席半躺着,像是刚睡醒。忙上前问到,“主席,今天是第10天,我们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您看做不做啊?”
毛主席侧过头来说:“你们都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唐由之斩钉截铁地回答到。
毛主席又问到:“你准备当中有问题吗?”
“有点问题,就是准备中间我给您冲洗泪道的时候,看您在沙发上动了一动,我知道我没有麻醉好,您可能有些疼了。”唐由之轻松地说到。
毛主席听了哈哈笑了,抬起手说:“做!”
很快手术就开始了,在场的人员都非常紧张,尤其是唐由之,毕竟是给毛主席动手术。
但随后唐由之便冷静了下来,搀扶着毛主席来到了手术室,此时周总理、邓小平已经在手术室门口等着了。
刚走进手术室,毛主席便问到:“你音乐准备了没有?”
当时唐由之有点茫然:音乐?什么音乐?
于是满脸狐疑地回答道:“主席我没有想到,我没准备。”
于是毛主席便叫来张玉凤,对她说到:“你去放《满江红》的弹词吧!”唐由之这才恍然大悟。
随即张玉凤用录音机播放了《满江红》,这是把岳飞的《满江红》改成的弹词,音乐优雅又高亢、激昂。
大概只过了四、五分钟,一曲刚刚结束,手术便做完了。毛主席当时还有点不可思议:“那么快?我还当你没做呢。”
显然毛主席是将自己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岳飞的《满江红》弹词里去了,以此来缓解疼痛感。
看到这不免让人疑惑,古往今来,那么多诗词,为何毛主席在做手术的时候,单单选了岳飞的《满江红》呢?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明了毛主席对岳飞及其所作《满江红》的推崇。
这首词,给然以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气势,彰显的是岳飞为国雪耻的坚定信念与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这种无畏的英雄气概,无疑也能给人带来无畏的勇气。
而且事实也是如此,在之后的千百年间,岳飞的事迹和其流传于世的《满江红》,在抵御外敌入侵的历史年代,都曾起到了鼓舞人们的斗志的作用。
渲染出来的昂扬战斗的气魄以及沉郁苍凉的意境,让人振奋不已。毛主席在动手术的时候,选择听《满江红》。也是正是借此战斗气魄激励自己,与病魔作斗争。
另外岳飞作为南宋初期抗金的民族英雄,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与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他所创作的充满爱国激情的篇章,也一直教导着人民热爱祖国、保卫国土。
毛主席也深以为然,在红军时期,他就常以岳飞的事迹和其诗词来鼓舞民众的抗战士气。
抗战时期,在延安抗大,毛泽东也曾多次在演讲提及岳飞,表示英雄不问出处,岳飞虽也是平民百姓出身,但能抗击金人。
当年的岳飞登高望远,看到祖国的大好山河,再想到国家如今的状况,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种忧国忧民的情境,和当初毛主席登橘子洲头,写下的《沁园春·长沙》,有异曲同工之妙。
1925年12月,长沙的天气一直阴冷潮湿。有一天,难得天晴,毛主席兴致不错,便来到了橘子洲头游览。
去长沙旅游的朋友,就知道,如今站在橘子洲头,还能看到毛主席的巨幅雕像。看到橘子洲头绿树成荫、岳麓山枫叶如火、湘江碧波似玉,景色宜人,沁人心脾。
但当年毛主席去的时候,却是另一番心情,他那时正受到湖南军阀赵恒惕的通缉,必须时刻注意无处不在的危险。
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工人罢工运动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刚过而立之年的毛主席,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认识已经十分深刻,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发表了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所以,当时的毛主席对这些危险视同等闲,他既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来到湘江边上,毛泽东本来就踌躇满志,此时更兴致盎然。于是,一首气魄宏大,激情澎湃,豪气干云,流传千古的《沁园春·长沙》自然诞生了。
正如岳飞当年登高望远:凭阑处,潇潇雨歇,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是特别强烈的。
《沁园春·长沙》开头以“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岳飞词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可谓相得益彰,描写的是祖国山河的壮美,彰显的是豪壮之气。
其中“三十功名尘与土”,概括了岳飞他自己半生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与此同时毛主席所写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同样有着高风亮节的情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道出了岳飞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的迫切心情!又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露出了一种自信,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满江红》词中“靖康耻”,三个字概括了整个的国家多难和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臣子恨”,三个字概括了全民恢复中原和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
这就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
一首抒情诗,所表现的是特别激动的感情,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同样的这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也可看到。正所谓自古英雄相惜,毛主席对于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自是欣赏的。
当然岳飞的形象之所以深深扎根于民心,并不单单取决于毛主席的欣赏,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他“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以及在他身上所集中体现的“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的高风亮节。而岳飞的蒙冤受难,更是激起后人对他的惋惜之情。
就如作家廖沫沙,为汤阴岳飞纪念馆题写的那首七绝一样:“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千古奇冤昭雪尽,子孙万代莫重温。”就强烈表达了铭记历史教训力避重蹈覆辙的强烈愿望。
所以时间流转上千年,人们乃至毛主席依旧对岳飞有着一份推崇、尊敬之情,这源于对岳飞精神的传承。
也正是这份情愫,让毛主席对于其后人也动了恻隐之心,欣然批示了“对此人酌情救济”几个大字。也正如此,改变了岳昌烈的后半生。
安度晚年说起求助,这其实并不是岳昌烈第一次给毛主席写信,早在一年之前,岳昌烈就曾给毛主席写过一信,但毛主席由于工作繁忙,未能亲自看到,后就被转到了地方上,经由桐乡政府的调查后,对其进行了救济。
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岳昌烈还是难以维持生计,不得已才再次写下了第二封信,也就是开头提及的那一幕。
毛主席作出批示后,当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是给予了岳昌烈一定的补贴,以解其燃眉之急,使得其生活暂时得到一定的保障,不至于忍饥挨饿。
但考虑到这不是长久之计,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的帮助岳昌烈解决生活问题,当地政府通过对他的了解,得知岳昌烈国学功底深厚,于是联系了文学研究所,帮助岳昌烈解决了工作问题。于1954年1月,岳昌烈进入到省文史研究馆工作,成为其中的一名研究人员。
得到这份工作后,岳昌烈非常高兴,也很是感激。虽说岳昌烈确实是因为自己生存问题,不得已向中央求助,而后也确实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拿到了救济金,但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岳昌烈作为英雄后人,又是读书人,白白接受救济,也难免觉得有愧。
如今当地政府帮助其找到一份工作,既能借此养活自己,还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岳昌烈自是感激不尽。
而在省文史研究馆期间,岳昌烈在工作方面也非常努力,创作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安度晚年。1970年,岳昌烈离世,一生未养育一儿半女。
毕竟作为民族英雄的后人,如此结局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也道出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茫。而从毛主席对此事的处理来看,展现的是英雄惜英雄的一幕,也是对岳飞精神的传承和推崇。也正因为在这种民族精神的影响下,赶走了日寇,带领人们翻身做了主人。
所以说,毛主席并非单单是出于对岳飞的缅怀而为其后人惋惜,而也是在借此宣扬岳飞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