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不可避免会产生一种感觉——人生虚无。
赚到一定钱财,已经不用去工作的中年人,会感慨人生无聊,人间千篇一律,没啥意义。这是一种人生虚无。
赚不到钱,且每天奔波忙碌的中年人,会悲叹自身劳碌命,人间不值得,日子一眼看到头,没意思。这是一种人生虚无。
内心比较敏感,总是为了日常琐事而长吁短叹的中年人,基本都没有什么积极的态度,只有消极的人生情绪。这,也是一种人生虚无。
可见,产生“人生虚无感”的人,不在少数。而这一切,都跟钱财名利没啥关系。
人过四十,越活越觉得“没有意义”,跟这些问题有关。
一、情绪偏向于极端,无法适中。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提出过一个观点:人生就像是钟摆,在无聊和痛苦中徘徊。欲望得以满足,就感觉到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感觉到痛苦。
赚到大钱的人,欲望得到了满足,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人生没有意义。
没有赚到钱的人,欲望得不到满足,还需要为了一日三餐而发愁。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人生没有意义。
“意义”这个词,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注定,是否存在意义,都跟人类的情绪有关。而影响情绪的,就是人之欲望。
满足了欲望,让情绪降至冰点,这是一种极端。没有满足欲望,让消极的情绪越积越多,甚至要火山喷发,这也是一种极端。
人到中年,尽量要保持“平常心”。欲望得以满足也好,没有满足也罢,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力而为,就无憾了。
二、被琐事纠缠,内心趋向崩溃。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婚姻的矛盾还处理。不仅如此,就连事业、前途,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你是丈夫,需要考虑如何赚钱,特别焦虑。如果妻子经常在你的耳边唠叨,那你就容易大发雷霆,跟妻子吵起来。
争吵的次数多了,积累的火气大了,对于生活就没有任何的期待了。男人的绝望和悲观,也许就在一瞬间。
你是妻子,需要考虑如何相夫教子,特别烦心。如果孩子不听话,经常吵闹,或者丈夫所做的一切,都不符合你的心意,那你就会痛哭流涕,感觉到委屈。
这种委屈的情绪,不爆发还好,一旦爆发,就容易让当事人内心崩溃,甚至想离开家庭,不愿再过当下琐碎的生活。
一个人的忍耐力,终究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当事人终究会崩溃。如何化解琐事带来的影响,就只能靠当事人的心境和智慧了,他人爱莫能助。
三、事与愿违,消磨了人之希望。
在资本市场里边,有一句名言: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
投资者有信心,有希望,就会去投资,市场才会有未来。反之,投资者没有信心,也没有希望,就不会去投资,市场也就走向衰落了。
信心和希望,看似特别常见,可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有对于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吗?
可以给出肯定答案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事与愿违,才是人生的常态。
一次事与愿违,你还能承受;两次事与愿违,你虽然会抱怨,但还是熬过来了;第三次事与愿违,你就会骂娘,再也无法忍受“跟自己唱反调”的生活。
在“事与愿违”这件事上,就连算尽前后五百年的刘伯温也感慨,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四、总是胡思乱想,不懂得及时行乐。
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人这种生物,只要想得太多,就容易胡思乱想。想法总是美满的,现实总是残酷的。受到现实的冲击,任何的想法都会破产。
看到有亲戚离开了,人们会胡思乱想,要是自己也遭遇了生老病死,该怎么办呢?
看到有坏事发生了,人们会胡思乱想,要是自己也遭遇了天灾人祸,该怎么办呢?
看到努力得不到回报,人们会胡思乱想,要是自己也无法苦尽甘来,该怎么办呢?
为了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而过度发愁,这不就是妥妥的“杞人忧天”吗?
我们都知道,宇宙会在亿万年后毁灭,可这一切,跟当下的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未来事儿,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就有用的。
还是杨绛先生说得好,过去人过去事,笑笑就好;现在人现在事,尽心就好;未来人未来事,随缘就好。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快乐,才是治愈人生的良方。
文/舒山有鹿
你看中介门口都是我手下[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