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方视频通话时,语气那叫一个诚恳,表示:中美经贸至关重要,双方应该保持沟通和合作。
就在美方步步紧逼之时,一场闭门会议在北京召开,72岁的外交老将崔天凯临危受命,重新出山。
美政商两面派行径
3月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中方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那场景真是温馨。
贝森特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表示中美需要多多合作。
中方代表刚放下电话,心想这次谈得还不错,没想到转眼间贝森特就变了个人似的。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这位财长先生突然变得理直气壮:
这番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为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打掩护的说辞。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邻居今天还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在社区会议上提议禁止你参加小区活动。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表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位先生一边嚷嚷着要切断中国获取美国芯片的渠道,一边又眼巴巴地盯着台湾的芯片产能。
但有意思的是,当谈到台湾地区的芯片时,卢特尼克的语气立刻变得焦虑:
说到贪心,美国在经济上的表现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根据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提供的数据,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给当地创造了约50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工厂遍布美国各州,从密歇根的汽车零部件厂到德克萨斯的电子产品厂,为不少美国家庭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飞机、芯片等,也为美国本土带来了近50万个工作机会。
想想看,在爱荷华州的农场主靠着向中国出口大豆和玉米养家糊口;
在华盛顿州的波音工厂,工人们组装着将要销往中国的客机;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科技公司,工程师们设计着供应中国市场的芯片。
可美国政府现在却非要把中国企业往外推,这不是自断财路是什么?
这就像是一个小镇上的店主,明明外地来的商人给镇上带来了生意和繁荣。
结果呢?镇上的居民不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失去了工作机会。
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美国没完没了地挑衅,不断派军舰进入中国周边海域,还与台湾地区进行军事合作。
美国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又害怕把事情做绝了,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预测值已经暴跌至负增长,关税战的反噬效应开始显现。
美国老百姓不得不为更贵的商品买单,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关税政策是个失败的政策吗?但为了面子,美国政府还是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72岁崔天凯出山
最近,72岁的老外交家崔天凯重出江湖,和美国学者艾利森进行对话。
这说明中国始终保持着对话的门户开放,愿意通过理性沟通解决问题。
但这种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一边谈判一边使绊子。
这种想法就像是在怪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却不反思自己为什么考试不及格。
中国能发展起来,靠的是自身的勤奋努力和独特优势,这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潜力,有着勤劳智慧的人民,有着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是美国的打压能够阻止的。
经济不好?怪中国!通货膨胀?还是怪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2025.3.19-《美财长夸口:美国梦不能光靠买便宜中国货》
2.观察者网-2025.3.20-《“中美博弈新格局”北京对话19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