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这首词,写尽一世红尘,相思入骨,真是美到骨子里!

墨尘染公子 2025-04-11 19:39:05

1

屏风散着春的气息。

少女衣衫半解,肌肤如雪,盈盈立在床边,一双金线绣成的鹧鸪鸟,格外撩人。

他凝视着她,似一池春水。

他搂住少女,将她拥入怀中,衣裳散落,一个个极致缠绵的吻,铺天盖地而来。

一股淡淡的温情,流入少女的心房。

少女抖动的身体,淋漓的喘息,又像一夜的春风,像淡红的桃花,格外清丽美好,扣人心弦。

……

多年后,这位男子,词文大成,名满天下,与韦庄、李商隐齐名,被尊为“花间词派”的鼻祖,又称“温八叉”。

他就是温庭筠。

人到中年,又想起,昔日的少女,少女明媚动人,她是否也会相思?

词人念念不忘,转辗反侧,最后以少女的口吻,写一首相思,名叫《菩萨蛮》。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菩萨蛮》,感受词人的一帘幽梦。

2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sāi)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rú),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是一种唐教坊曲名,起源于唐朝,流行与唐宋,又叫“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等等。

“菩萨蛮”,又是一种小令,小令是词的一种,指短小的词,一般58个字以内,表达一种深沉、起伏、深邃、含蓄的美感,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温庭筠的《菩萨蛮》,通过描写少妇凌乱、慵懒的情态,表达一种孤独、寂寞、爱而不得的感情。

3

词人说,“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可能是屏风上的图案,“明灭”,形容光线或明或暗的样子。

清晨,阳光透过纱窗,照在屏风上,屏风上绣着小山,小山重重叠叠,在晨光中,或明或暗。

屏风后面,是一张秀床,秀床上,盈盈立着一位少妇,少妇衣衫落肩,雪白的肌肤,娇艳欲滴。

词人用“鬓云欲度香腮(sāi)雪”,来形容这位女子。

这里的“鬓”,指女子的鬓发,“腮”,指脸颊,“欲度”,半遮半掩的意思。

在词人眼中,这位女子,美艳动人,即使不梳妆,那散落的鬓发,也像天上的乌云一样,又柔又美。

在鬓发的衬托下,女子的脸庞,更显得白皙如雪,若是在身旁,还能闻到淡淡香味。

这是多么诱人啊!

如此妙人,却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为什么呢?

为什么女子“懒”画眉?

四个字,“无人欣赏”。

再精致的妆容,如果没人欣赏,也会索然无味。

这里的“蛾眉”,一种眉型,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而“画蛾眉”,暗示一种男女闺房之乐。

词人用一个“懒”,把少妇的心事,一点点透露出来了。

少妇有过一段爱情。

少妇与男子,私定终身,卿卿我我,举案齐眉,有过一段芙蓉帐暖的情事。

不知何故,男子离去,只剩下女子,独守空房。

她在寂寞中,回忆两个人的故事。

她被困在记忆里,不知何去何从……

她美丽的容颜,在日夜相思中,慢慢憔悴,连妆容都懈怠了。

所以,才又“懒”又“迟”。

那么,那位男子会回来了吗?

也许会吧。

她幻想,有一天,她爱的少年,能骑着骏马,带她一骑绝尘,浪迹江湖。

于是,有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美好场景。

少妇坐在梳妆台前,拾起一支花簪,插在发髻上,看看前镜,看看后镜,又换了一种插法。

来来回回,终于找到最合适的角度。

这时候,花簪衬得人,更娇艳妩媚,有种人面桃花的美感。

少妇看着镜中的妆容,略过一丝感伤:他在做什么,是否会想起我,会记得誓言吗?

一种无以言说的悲苦,喷涌而出,在心里扎成了漏斗。

最后,词人说,“新帖绣罗襦(rú),双双金鹧鸪”。

这里的“罗襦”,指一种短款的上衣。

少妇选了一件纱衣,纱衣细腻柔软,用金线绣着一双鹧鸪鸟。

“鹧鸪”在古诗词中,有离情,伤感之意,“双鹧鸪”,象征着男欢女爱,夫唱妇随。

纱衣上的“鹧鸪”,把少妇的相思,推上了高潮,一位孤独、寂寞、伤心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令闻者伤心。

4

在词人笔下,少妇温柔美丽,对待爱情真挚、执着,是一位人美心善的女子。

然而,爱情却辜负了她。

可在词人笔下,少妇怨了吗?

并没有!

她不怨,她愿意每日梳妆,等待情郎。

词人笔下的痴情,告诉我们一件朴素而简单的道理。

男女之爱,有欢乐,有欣喜,有惆怅,有相思,有痛苦………

男女之情,时而令人魂牵梦绕,时而令人相看两厌………

爱情不止是甜,还有无尽的苦,苦乐相伴,才是爱情真正的滋味,真挚的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部分,要学会珍惜。

0 阅读:26
墨尘染公子

墨尘染公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