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寺庙宫观散落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有的位于车水马龙的闹市,有的位于人声鼎沸的景区,有的位于鲜为人知的海边、山间...其中有一座庙宇十分特别,宝山的永福庵应该是上海唯一嵌在大学校区里的庙宇。虽是独立建筑,但它的东南西北皆是上海大学的教学楼、办公楼或宿舍,多年书香中燃着香火,香火中飘着书香。

永福庵的大门开在宝山区南陈路,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本部的东区。在建筑统一为灰白色系现代楼房的上大本部,校园里很多角落都能望见永福庵那色彩瞩目的金色佛殿屋顶。永福庵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址在南陈路陈太路,后因战乱损毁;2001年迁到此地并修葺一新后,便形成了“校寺相邻”的独特格局。

永福庵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中轴线上只有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这三幢主体建筑,周围僧舍环绕。庵内黛瓦黄墙,飞檐斗拱,在周围现代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庄严肃穆。非初一十五香客不多,周末倒是有三两摄影爱好者专门寻来。


永福庵的右侧是庭院区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桥流水、游鱼猫咪让人会心一笑。圆滚滚的锦鲤们被养得极好,因为禁止游客投喂的关系,池水也很清澈。水边放置了一盆盆茁壮成长的多肉绿植,为永福庵平添了一丝温馨与生机。


每年2月下旬至2月底是永福庵的赏梅季,这里有魔都最出名的黄墙粉梅同框,端庄而不失清逸。我去的时候梅花季基本结束了,庵里只有角落里一棵梅花尚未凋谢,被几个摄影爱好者团团围住,角度找对也能拍出不少氛围感照片。



永福庵免费对外开放,在山门殿入口可以免费领取三支清香,五观堂下午有自助的咖啡茶水饼干糖果,免费供应,支付随缘。目前初一十五上午5:30-9:30供应面条,其余时间不供应斋饭。


寺院入口处、与山门殿正对的是化城艺术空间,是来永福庵的隐藏彩蛋。木质建筑风格别具匠心,现代中又有些复古,尤其是建筑屋顶用大面积玻璃留白,投射山门殿的屋顶与艺术空间二层1的枯木涅槃佛雕塑同框,虚实相呼应,妙不可言。内部不定期有免费展览,我去的时候是书法展。无论是展厅或是展览本身,都布置得十分雅致,极具艺术美感。


有趣的是,永福庵不仅地理位置与上大相邻,与上海大学也有不少形式的合作。不仅上大的学生会常常来五观堂学习自修,品尝下午茶咖啡,考试周时还有不少学生会来祈福许愿。上大历史系定期会来庵里实地上课,上海大学禅文化研究中心也与永福庵有深度合作,可谓近水楼台。

独一无二的位置、古色古香的建筑、鸟语花香的环境、暖心用心的经营、锦上添花的展览,让清幽的永福庵在上海的众多寺庙里火出圈,希望这里长期以来的宁静不要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