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桥,全长6.695千米,1991年通车,我国第一座跨海公路大桥

厦门所见所闻 2025-04-02 12:15:25

厦门大桥:海湾上的世纪之虹(1991-2025)!

在碧波万顷的厦门湾上,一条钢铁巨龙横卧碧波,连接着厦门岛与大陆。

这座被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厦门大桥”,不仅是中国首座跨海公路大桥,更是改革开放初期工程技术的巅峰之作,见证着厦门从海岛到湾区都市的蜕变。

一、破局而生:时代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如火如荼地建设,但进出岛通道仅靠高集海堤与杏林海堤维持。

每逢台风或节假日,海堤上拥堵的车辆排成长龙,严重制约着特区的发展。

1987年10月,厦门大桥破土动工,成为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跨海公路大桥。

历时四年,这座全长6.695公里、主桥2.07公里的钢铁长龙,终于在1991年4月竣工,并于同年5月1日试通车,12月19日由江泽民同志亲自剪彩正式启用。

二、工程奇迹:技术的突破

厦门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凝聚着中国桥梁工程师的智慧。

主桥采用五联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46孔45米跨度的连续梁设计,既保证了桥梁的整体性,又减少了海上施工难度。

施工中首次应用滑移式钢模架逐孔现浇工艺,使接缝更少、抗震性更强,行车如履平地。

桥面宽23.5米,双向四车道的设计,日通行能力达2.5万辆次,较海堤提升近十倍。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座耗资1.56亿元的大桥,所有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三、城市蝶变:发展的引擎

厦门大桥的通车,如同为厦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昔日隔海相望的厦门岛与集美、杏林连成一体,海沧台商投资区、集美大学城等重大项目得以加速推进。

桥北的集美立交如巨龙盘踞,七座匝道桥编织成网,将324国道、沈海高速等交通动脉接入特区。

数据显示,1991年厦门GDP为57.3亿元,而到2020年已突破6384亿元,2024年更是达到了8589.01亿元,大桥的建成,无疑是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支撑。

四、历久弥新:时代的见证

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厦门大桥依然巍然屹立。

2020年,这座“功勋桥”启动改造加固工程,采用毫米级精准吊装技术更换构件,引入机器人完成高精度涂装作业,于2021年12月以全新姿态恢复双向通行。

如今的厦门大桥,南岸桥头公园绿树成荫,北岸集美大学、华侨大学书声琅琅,成为市民休闲与学子求知的打卡地。

每当夜幕降临,桥上LED灯带如星河倾泻,与鼓浪屿的灯光遥相辉映,成为厦门“一城春色半城花”的最佳注脚。

五、湾区新篇:未来的展望

站在厦金大桥(厦门段)装配化施工的现场,3000吨预制墩台在智能化调位系统的操控下精准落位,让人不禁遥想:

从1991年首座跨海大桥到如今“两隧一堤五桥”的立体交通网,厦门正以桥梁为笔,续写着湾区发展的壮丽篇章。

而厦门大桥,这座承载着特区记忆的钢铁长虹,将继续见证厦门从海岛到湾区、从区域中心到国际门户的华丽转身。

结语

厦门大桥,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丰碑,更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缩影。

它用钢铁与智慧跨越天堑,用开放与包容拥抱未来,正如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桥名,永远铭刻在鹭岛发展的史册之中。

0 阅读:3
厦门所见所闻

厦门所见所闻

游弋字里行间,尽数人间百味。专注厦门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