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8日,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悍然派出6架苏7战机,意图空袭巴基斯坦的萨勒瓦拉军事基地。
从战术上来说,他们的苏7无论是性能还是火力,都要远远超过巴方拥有的歼6,这就意味着,印度能够很快结束战斗,并给对方进一步施压,与此同时,由于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所以此次空袭行动,也可以彻底阻断,其西部支援东部的可能。
而从战略上来说,彼时的印度已经争取到了美国的支持,反观巴方,因为美国对出口武器的政策,其空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迭代升级了,也正因如此,印度此战若能得胜,一方面可以报6年前,被巴方狠揍的一箭之仇;另一方面也能在国际上扬名立万。
然而,印度怎么都没想到,他们的飞行中队只花了45秒,就被巴方打掉了1/3,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空战中,其更是顶着对方的狂轰滥炸,都不敢进行一丝一毫的反击。
事实上,在此次战争结束后,印度虽然在实际意义上分裂了对方,但他们的空军,却被牢牢地钉上了耻辱柱。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巴方是如何使用落后战机狠揍印度空军的?而印度后来即便挨打都不敢反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由于英国殖民者在离开时,埋下了印巴分治的“地雷”,所以自从两国独立后,就一直在边境上打打停停,而在1965年,两国更是将以往的陆上对决,上升到了全面空战的高度。
9月3日,印度曾派遣一个飞行大队进攻巴方的帕斯鲁尔机场,可谁知,他们在此次作战中不仅大败而逃,还被对方“俘虏”了两名王牌飞行员,在这其中,一人是因为驾驶的战机缺乏雷达,导致误降到巴方机场被俘的,而另一人被俘的原因则很有意思,他曾在战争结束后,被送回印度时回忆,因为自己第一次见到巴方的F104战机,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才忘了开火导致被对方击败。
在外界看来,这名飞行员的行为十分符合印度特色,因此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印度却显然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原来,在印巴两国分别独立后,印度碍于宗主国英国的面子,所以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当然,这也让他们在工业等领域发展缓慢;反观巴方,因为体量太小,他们被迫接受了一些美国的帮助。
起初,印度对巴方是完全看不起的态度,毕竟和对方相比,自己才是大英余晖下的正统,也正因如此,他们一直守着英国蚊蚋式、法国神秘式等战机,而巴方则在美国运来F104战机后闷声发大财,也正因如此,当那名飞行员在战场上,表现出对F104战机的极度“迷恋”后,印度才恍然大悟,开始跟在美国后面一个劲的说好话,要求美国转头支援他们。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虽然打起仗来实力一般,但论耍嘴皮子的功夫,却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很快,他们就成功地将美国支援巴方的工业,转移到了本国,更令人感到钦佩的是,即便从实质上,印度已经彻底跪倒在了美国面前,但他们却很好的掌握了平衡,不仅巧妙地保持了距离,还与美国的死敌苏联,继续保持良好关系。换句话来说,此时的印度完全就是将美苏两国玩弄在了股掌之间,反观巴基斯坦,在失去美国的援助后,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一落千丈。
就这样,在1971年11月,印度判断,是时候挑起与巴方的争端了,便率先出手,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此前净出昏招,印度这一次十分理智,他们看准了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弱点,对东巴基斯坦猛攻,但对西巴基斯坦摆出防御态势,以防止巴方互相支援。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咱们一开始聊到的,1971年12月8日,印度已经在东巴基斯坦方面掌握了主动权,或许是为了报上次战争被胖揍的一箭之仇,所以印度空军也一改此前的防御态势,派遣了一个飞行中队,6架苏7战机飞向了巴方边境,准备袭击对方的军事重地,萨勒瓦拉机场。
不夸张地说,此时的巴方完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方面,他们早已失去了与东巴基斯坦的联系,换句话来说,在战略层面上,他们已经失败了,反击印度不过是保存有生力量而已;另一方面,自从美国断绝对他们的援助之后,他们能够调动的,不过是相对落后的歼6战机。
有必要解释一下,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后,由于美国改收印度为小弟,时任巴基斯坦空军司令的努尔向总理表示,可以寻求中国的帮助。就这样,在当年的晚些时候,巴方总理找到了周总理,并表示希望能得到一定的空军援助,作为第一批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周总理立即同意出口歼6战机,并从1966年开始,将源源不断的歼6卖给巴方。
简单介绍一下,歼6战机是我国第一款超音速战机,其基底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进口苏联的米格19,事实上,在那个年代,歼6可以算的上“镇国利器”,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支援朋友,我国也算得上是倾尽所有了。
然而,我国彼时还比较穷困,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咱们看歼6是宝贝疙瘩,印度却根本看不上,没办法,谁让他们当时拥有的是正统的苏联苏7战机呢?根据数据来看,无论是航程还是载弹量,苏7都要比歼6强20%左右,事实上,这也正是印度敢于直接挑衅巴方的原因。
12月8日当天,印度的6架苏7战机刚一起飞,就被巴方的雷达捕获了,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双线作战压力很大,所以巴方根本腾不出手来,只能命令王牌飞行员哈斯米,驾驶一架歼6进行拦截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哈斯米来说,此次任务和自杀没什么两样,一方面,歼6的性能确实不如对方的苏7;另一方面,仅从数量上判断,1打6的胜算,本身就微乎其微,可谁知,就在双方照面后,哈斯米没什么事,反倒是不可一世的印度空军打出了堪称耻辱的一战。
或许是为了躲避巴方雷达,印度的苏7中队特意选择了低空飞行的模式,面对这样的情况,哈斯米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迅速将战机拉升到了2000米左右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印度飞行中队竟没有发现头顶上的歼6战机,当然,这也为哈斯米后来穷追猛打提供了机会。
面对毫无防备的印度飞行中队,哈斯米使用空空导弹,直接让一架苏7变成了火球。不过,由于印度此次派出的飞行员,都是参与过第二次印巴战争的,他们十分了解巴方的作战方式,也正因如此,就在第一架苏7被击毁时,印方甚至不用交流,就默契的拉开了队形,并在总体上对哈斯米进行了包围。
然而,印度飞行员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一架苏7逼近哈斯米,另一架顺势瞄准时,哈斯米驾驶的战机突然一个急转弯,绕到了正在瞄准自己的战机身后,接着,哈斯米果断扣动扳机,随着机炮射出的弹丸准确命中苏7的尾翼,第二架苏7战机也被歼6打成了废铁。
不得不说,印度飞行员的逃跑功力算得上一绝,在6架战机的中队损失1/3后,他们甚至无视了地面指挥塔发来的,继续进攻的命令,而是调头就跑,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哈斯米倒也没有追逐印度,反而是以完全胜利的姿态,回到了萨勒瓦拉机场。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在此次战斗中,哈斯米驾驶歼6击毁2架苏7,仅用了45秒,事实上,这也创下了印巴战争中毙敌的最快纪录,或许是哈斯米的战斗力太强,自从此次空战后,巴基斯坦反而变成了攻击方,而在后来的十几天里,甚至还出现了印度国防部面对歼6,要求空军一定要拦截,但印度飞行员却死活都不愿出战的情况。
也正因如此,在整个第3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虽然以625架战机,对巴方的200架战机形成了碾压之势,但他们付出的,却是损失21架各式战机,只击毁了3架巴方战机的代价。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印度为何宁愿挨炸,都不反抗对方空军呢?
原因很简单,一旦升空,他们就会遭遇巴方的穷追猛打,而瑟缩在地面的话,虽然挨炸,但损失的不过是战机罢了,毕竟在印度人眼中,进口的苏联战机损失殆尽,显然比他们的飞行员被直接击落,要更加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