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河南老农儿子参军被拒,无奈拿出小学课本:我就是里面烈士

点点读历史 2024-11-10 02:30:35

1990年河南老农儿子参军被拒,无奈拿出小学课本:我就是里面烈士

在1990年的一个寒冬,河南农村一位66岁的老人为了儿子的参军梦,不得不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农,带着一本泛黄的小学语文课本,千里迢迢来到了河北保定军区。当他翻开课本,指着其中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烈士"李玉安时,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震惊的话:"这个烈士就是我。"这位"死而复生"的抗美援朝英雄,为什么会成为课本中的烈士?他又是如何在那场惨烈的战役中幸存下来的?更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他要在沉默近40年后,才选择在这个时候揭开自己的真实身份?

一、从军报国:少年离乡(1924-1946)

1924年夏天,李玉安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那时的确山县,土地贫瘠,农民生活艰难。李玉安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三年后,母亲也因劳累过度离开人世,年幼的李玉安成了孤儿。

村里的乡亲们轮流照顾他,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多一个吃饭的人就意味着要多承担一份生活压力。十岁那年,李玉安开始在村里帮人放牛、割草,换取一日两餐。虽然吃不饱,但他从不抱怨,反而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1938年,14岁的李玉安听说东北地区能找到更多谋生机会,便跟随村里的几个青年一起踏上了闯关东的路。他们徒步数百里,辗转多个城市。其间,李玉安曾在沈阳一家面馆当杂工,也在抚顺煤矿做过力工,还在长春火车站当过搬运工。

在东北的岁月里,李玉安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40年冬天,他在抚顺煤矿工作时,亲眼看见日本军队强征矿工,将不愿服从的工人活活打死。这些经历让年轻的李玉安对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开始在东北地区扩军。李玉安原本打算报名参军,但在得知国民党军队腐败的内幕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1946年春天,他听说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开展征兵,立即前往招募站报名。

招募站的干部了解到李玉安的身世和经历后,对这个坚强的年轻人印象深刻。经过体检和政审,李玉安如愿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新兵训练期间,他刻苦训练,不仅很快掌握了投弹、射击等军事技能,还学会了认字读报。

1946年夏末,李玉安被分配到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8军335团。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两位军官:连长王德福和指导员张明远。这两位军官不仅教导他军事技能,还帮助他提高文化水平,为他日后在部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浴血奋战:抗美援朝(1950-1952)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作为38军335团的一员,李玉安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第一战,他们就遭遇了美军的空中轰炸。当时,美军的B-29轰炸机不分昼夜地对志愿军阵地进行轰炸,李玉安所在的连队白天只能在山洞里隐蔽,晚上才能行军和作战。

1951年初,在长津湖战役中,李玉安亲眼目睹战友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冻伤。他们用棉被裹着枪支,用体温给手榴弹保暖,否则金属武器会被冻得无法使用。在一次战斗中,李玉安带领战士们抢占了一个制高点,缴获了大量美军留下的御寒物资,解决了连队将士的保暖问题。

1951年4月,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此时的李玉安已经是三班的班长。在松骨峰战役中,38军335团担负着攻占并守护战略要地的重任。4月23日晚,李玉安带领三班战士在松骨峰下的一处隘口设伏,准备阻击美军的增援部队。

凌晨时分,美军的M4谢尔曼坦克群向隘口推进。李玉安指挥战士们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岩石后面。当第一辆坦克进入伏击圈时,他们同时投出手榴弹。爆炸声过后,坦克停在路中央,阻挡了后续车辆的前进。美军不得不派出步兵来清理路障,这正中李玉安的计划。

战斗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在这期间,李玉安的三班不仅打退了美军多次进攻,还炸毁了两辆坦克,击伤数十名敌军。然而,当援军赶到时,发现李玉安身中数弹,倒在了战壕里。由于当时情况危急,部队无法带走重伤员,只能将他留在战场。

后来的战报中,李玉安被记录为阵亡烈士。但实际上,他被当地的朝鲜百姓救起,送到了后方的野战医院。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李玉安活了下来,但失去了联系部队的机会。等他伤愈归队时,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1952年7月,李玉安回到了原部队。令他意外的是,他的"烈士"事迹已经被写入了《战斗英雄故事选》,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材来源。由于当时正值停战谈判的关键时期,军队决定暂时不更正这个"烈士"的记载,而李玉安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战争结束后,李玉安带着胸前的弹片和背上的伤疤复员回乡。这些伤痕和战斗英雄的称号,成为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最真实的见证。然而,关于他是课本中"烈士"的事实,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直到1990年为了儿子参军的事情,他才不得不揭开这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三、默默奉献:平凡岗位(1952-1980)

1952年秋天,李玉安复员后被安排到河南确山县粮库工作。初到粮库时,他被分配到最基层的搬运工岗位。每天天不亮就要到粮库,搬运装卸各类粮食,往往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即便如此,李玉安从未迟到早退,常常主动承担最重的体力活。

1955年,粮库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当时正值夏收期间,库存粮食接近饱和。李玉安发现库房墙角渗水后,立即组织工人将粮食转移到高处。连续三天三夜,他带领工人在齐腰深的水中抢救粮食,最终确保了近十万斤粮食安全。

1960年,李玉安被提拔为仓储保管组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严格的粮食储存管理制度。他要求每天检查库温、水分,记录粮食品质变化。在他的带领下,确山县粮库连续五年实现了零霉变、零虫害的记录。

1965年,一位私营粮商找到李玉安,提出用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国家粮食。对方承诺给他一笔可观的好处费,但被李玉安当场拒绝。不仅如此,他还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揭发了一个跨省粮食倒卖团伙。

1968年,单位进行干部提拔,李玉安是呼声最高的人选。然而在得知另一位同事家中有五个孩子要养活后,他主动让出了这个晋升名额。这位同事后来成为了粮库副主任,而李玉安依然坚守在仓储一线。

1972年,粮库开始推行机械化作业。面对新设备,年近五十的李玉安带头学习操作技术。他不仅自己掌握了粮食输送机、翻仓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还编写了一套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手把手教会了其他工人。

1975年,李玉安创立了"一帮一"师徒制。他将自己28年来积累的经验整理成册,从防潮、防虫到粮食质量鉴定,事无巨细地传授给年轻人。在他的培养下,先后有15名年轻人成长为粮库的技术骨干。

1978年,李玉安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设计了一套新型粮仓通风系统。这个系统利用自然风力,既节省了电力,又能保持粮食干燥。这一创新很快在全省推广,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粮食储存成本。

1980年,年满56岁的李玉安到了退休年龄。在临别时,他将自己研究总结的《粮库管理手册》和多年来记录的工作日志交给了接班人。这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了一位普通粮库工人28年来的默默奉献。

四、真相大白:重返军营(1990-1991)

1990年初,李玉安的小儿子李建国向当地征兵办提交了报名表。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李建国各项条件都符合征兵要求。然而,在政审环节,一个意外的发现让征兵工作陷入了困境。

征兵办在查阅档案时发现,李建国的父亲李玉安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被授予烈士称号。但李玉安明明还健在,这让负责政审的工作人员十分困惑。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发现应征青年提供虚假信息,将直接取消其参军资格。

1990年3月15日,李玉安带着一本1956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来到了河北保定军区。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讲述了在松骨峰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战斗英雄李玉安的故事。李玉安向军区档案室出示了自己的军功章、伤疤和1952年的军队医疗记录。

军区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调查人员首先找到了当年335团的幸存老战友。其中,时任三连副连长的张德山清楚记得李玉安在松骨峰战役中负伤的经过。他还保存着一张1951年部队拍摄的合影,照片上的李玉安与现在的他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五官特征完全吻合。

调查组还前往朝鲜,寻访了当年救助李玉安的朝鲜百姓。金善日老人回忆说,1951年4月下旬,他在松骨峰附近的山沟里发现了一名重伤的中国军人,就是李玉安。当时李玉安胸部中弹,生命垂危,是金善日冒着危险将他送到了后方医院。

1990年5月,军区调查组在对比大量史料后,最终确认了李玉安的身份。原来,当年战场形势紧急,部队无法带走重伤员。等到后来再搜寻战场时,没有找到李玉安的遗体,就把他列入了烈士名单。而李玉安伤愈归队后,由于正值停战谈判的敏感时期,加上担心更正烈士身份会影响军心士气,组织决定暂时保留这个记载。

1990年7月1日,军区专门召开会议,为李玉安正式"平反"。会上宣读了《关于李玉安同志身份甄别的报告》,确认他就是1951年在松骨峰战役中负伤的战斗英雄。同时,考虑到李玉安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和几十年来默默坚守的品格,军区决定保留其"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这次会议还专门邀请了当年课文的编写者张志远。张志远表示,虽然李玉安并非烈士,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战后几十年的默默奉献,依然值得后人学习。军区还特别批准了李建国的入伍申请,让这对父子的军旅情缘得以延续。

五、晚年回访:重返朝鲜(1991-1993)

1991年春,在军区的安排下,李玉安作为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团成员,重返朝鲜战场。这次回访的第一站就是松骨峰。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战场已经绿树成荫,只有山顶的纪念碑静静矗立,见证着那段历史。

在松骨峰,李玉安找到了当年三班设伏的隘口。沿着山路向下,他指认出了击毁美军坦克的具体位置。考察团的随行人员按照他的描述,在现场发现了已经锈蚀的弹壳和炮弹碎片,这些实物印证了当年战斗的惨烈。

1991年4月23日,在金善日老人家中,一场特殊的重逢引起了朝鲜媒体的关注。四十年前,正是这位朝鲜农民冒着生命危险,用牛车将重伤的李玉安送到了八十公里外的野战医院。金善日已经87岁高龄,但他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他从床底下取出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李玉安当年留下的半块军用饼干和一枚被鲜血浸染的军章。

1992年春节,李玉安接到了一封来自朝鲜的信。金善日的孙子金正浩在信中写道,他爷爷已经去世,临终前将那半块饼干和军章托付给他,希望能永远保存这段中朝友谊的见证。李玉安随即写信回复,表示将在夏天再次访问朝鲜。

1992年7月,李玉安带着儿子李建国重访朝鲜。这次,他们专程去了当年救治李玉安的野战医院旧址。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已经90岁的朴春姬老人。1951年,朴春姬是医院的护士长,她清楚记得李玉安住院的三个月里,每天都要换三次伤口敷料的情景。

1993年4月,应朝鲜退伍军人协会邀请,李玉安第三次访问朝鲜。这次,他带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记录战争经历的日记。这本日记从1950年10月开始,详细记载了他在朝鲜战场的所见所闻。协会决定将这本日记收藏在平壤军事博物馆。

在平壤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室里,李玉安的日记被放在一个特制的玻璃展柜中。展柜旁边,是一张当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李玉安正在给战友包扎伤口。博物馆还专门辟出一个展区,陈列着金善日保存的半块军用饼干、染血的军章,以及朴春姬护士长当年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在离开平壤之前,李玉安参加了一场中朝友好纪念活动。活动现场,朝鲜儿童向他献上鲜花,并演唱了一首歌颂中朝友谊的歌曲。这成为了他最后一次踏上朝鲜土地,见证这段跨越四十余年的战争记忆。

0 阅读:0
点点读历史

点点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