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本金,持有价值股的翻倍之路第53天

吾爱吾股 2025-03-13 17:27:39

今天三大指数收跌,总成交额在1.6万亿,稍微有点缩量,每家的315左右,总感觉都要跌一跌,不知道啥道理,当然,我不玄学,但好像都这样。从板块上来看,前期的热点,像芯片、半导体、算力、机器人这些概念股,跌的比较狠,主要原因美股科技股最近一直在回撤,咱们这边自然也好不到哪里。

与此相反的是,以前的那些传统行业,倒是涨起来了,比如说,电力、钢铁、黄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涨幅比较好。

目前来看,还不是很明朗,如果这些冷门板块一直动几天,估计那些科技股就会全部歇菜,而且会越跌越多。

关于仓位管理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很多人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想来想去,可能是底层逻辑,没有弄清楚导致的。所以,这里再重复的展开说一下。

比如说,一只股票,它的价值是10块,你买入的价格是8块,在它跌到7块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应该加仓的,而不是去割肉或者减仓。但是,很多时候,我发现大部分人的做法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假如某只股票,它涨了,就有些人愿意去加仓,而不是在它回调的时候。

因为股价越往上涨,它就偏离它的内在价值越远,它回调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股价越跌,它也是偏离它的内在价值越远,它反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很多时候,大部分投资者,他们思维里想的不是价值,而是各种似是而非的指标,比如说,股价上涨了,以为马上就要突破了,然后趁机加一波仓,结果,却加在高点。或者是说,股价上涨了,看着成交量放大了,以为后期会继续上涨,然后趁着它上涨的过程中,进行加仓,结果,每次都是加在高点。

这里面的问题,是思维的偏离。

股价上涨,涨出来的风险,股价下跌,跌出来的机会。如果在加仓前,能想一想它的价值,是股价跌下来,它的性价比更好,还是涨上去后,它的性价比更好呢?

如果能想明白这一些,就不存在加错仓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下跌后就割肉,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上涨后,是不是又应该加仓了?所以,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请记得这样一句话,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股价下跌,是机会来了,股价上涨了,风险反而变大了。

比如说,前几天我原计划买的是一只有色金融的标的,结果,还没有入场,那家伙撒丫子就涨停,我也是奇了怪了。那怎么办,我不可能再去追了,就换成了英维克。反过来讲,股票又没有长翅膀,说不定过几天它又回调了,如果回调了我觉得位置可以,那么,还可以去买那只有色金属的股票。

很多东西藏在细节里,平时多分析多研究,才能更接近真理。股市赚钱的过程是缓慢而且曲折的。保持细心的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战胜这个市场。真正的机会,需要耐心的分析与观察。这里分享一个案例。

盖可保险在1970年时,因为更换了管理层,新的管理人放松了保险业的门槛,同时,也放宽客户限制,增设分支机构,导致公司经营出现了重大问题,到了1975年的时候,公司濒临破产。股价从1970年的61美元跌到1976年的2美元。

巴菲特通过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认为盖可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在,公司的品牌价值依然在。只要消减多元化的那些不赚钱的行业,专注主业,公司依然能起死回生。他在3美元到6美元之间,大量的买入该公司的股票。结果,大赚50多倍。

购买富国银行的案例是差不多的,在1989年,美国房地产崩盘,富国银行承接了大量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当时业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人担心富国银行会破产。纷纷抛售它的股票,结果,富国银行下跌了好多,巴菲特认真的分析了这里面的问题,并且巴拉出它的负债,假设这些房地产贷款,全部无法收入,公司冲减掉所有负债后,依然不影响经营。

于是,逆势加仓。

仅仅几年后,该公司业绩继续蒸蒸日上。大赚数10倍。

这里面有个核心问题就是,假如一家公司,它的正常估值是20倍, 无风险收益率按5%来算,20倍算是可以的了。当着它遇到一个重大危机时,大家纷纷抛售它的股份,这样就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就是低估。比如说,它的估值因为抛售,被下降到5倍。

过几年后,大家发现这家公司业绩又向好了,而且盈利稳定,成长性强,于是,分析师重新评估后,认为它的估值价值是30倍。

从五倍估值,到30倍估值,这里里就有了6倍的涨幅,假如内在价值上升一倍,那么,就有了12倍的收益。其实,股市赚的钱,还真不是指望着上市公司的盈利赚的,而是因为人性的恐慌导致的低估,再到人性的贪婪导致的高估。这个过程走一遍,估值重构后,就已经赚了很多倍了。

现实中,股价下跌了,大家都想着去割肉,因为啥?因为害怕!反过来,股价上涨了,都想着去追高,因为啥?因为他也想去赚点。

1997年香港房价大崩盘的时候,大家都在抛,只有李某人大量的在收购,人家拿到了好多低价筹码。后面房价大涨,很多喷子出来说三道四,问题是,房价大跌的时候,人家又没有阻止你去买,相反,大家都跑的很快,深怕房价大跌连累到自己。后来房价上来了,几乎各大媒体都在说一些酸不辣鸡的话。

我用我的实际操作证明了这一点,去年三七互娱跌到13块的时候,我把另一只股票卖掉了,逢低位加了一倍多的仓,尽管加仓后,后面又跌了一些,但我仍然坚持拿着不动,那个时候,如果你建议别人加仓,没有人会相信的,因为它跌了,大家都认为它会继续跌,都想着去割肉卖出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胜宏科技,跌下去很多,我加了仓,当时被很多人嘲笑,我跟人家说,这只股票估值至少是一倍以上,大家怎么说:你先解套吧,自己都套成那样了,还说这股能翻一倍。

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子,大家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做一些详细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然后仅凭着那些片面的认知,轻易的得出结论。然后,涨了就跟着看涨,跌了然后就跟着看跌。实际上,大部分投资者在股市是无法赚到钱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一样的。

关于读书的事情,最近有粉丝问到这个问题,不知道我的回答会不会对大家都所帮助。我试着说一下,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也可以给我发私信。

我觉得读书是一个严谨的事情,读的话,尽量的节凑慢一点,把里面的东西弄明白,先把问题拆解,然后逐个攻破,还有就是回忆法,比如说,今天学了一个方法,明天至少回忆两次,后天,大后天,继续多回忆几次,然后试着去使用这个方法,这样,才算是掌握。不然的话,囫囵吞枣,啥都会一点,然后,啥也用不好。

记得以前的时候,有一本国外的哲学书,我拿过来看了前几页,反正里面的字都认识,读了跟没有读一样,根本看不懂啥意思。

我做了个计划,把整本书进行拆解,每天坚持读二页,然后去查资料,试图尽量的把里面的东西都弄清楚。当我读后两页的时候,先花一点时间,把前两页的内容进行回忆一下,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些记不住的,再打开书本,重新看一眼,这个时候,只要秒一眼,马上就记起来了。然后,再开始今天的那两页,弄清楚之后,明天就要回忆学过的这四页内容。大概几个月后,整本书基本上能背下来了,因为前面的内容,每天都回忆一遍。后面的学了,前面的也就背熟了。我觉得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

有些人学习看财报,看着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待整本书看完之后,合上书本,发现啥也不会,里面的招数,一点也用不上。就这样,再过了几个月后,里面的内容又忘记了,再打开书本,又要重新去学。

论语里面有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我觉得这句话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就是,假如你学的某个东西,你没有使用过,也没有经常复习,待过了一段时间,你就想不起该怎么使用,过了几年后,基本上也就全部忘记了,等待到哪天你遇到某个问题时,你也想不起来以前学过这招,这等于啥也没有学。

关于持仓的问题

今天是持仓的第53个交易日,当前市值105万5千多,今天还是继续升值的。重仓的ST华通,今天上涨了一个多点,英维克也上涨了一个点,老凤祥上涨了2.86%,虽然涨的比较多,但是它的仓位是最轻的,所以,整理盈利也不多。当前累计盈利31.2万,今天盈利1.4万多元。

以前的时候,投入的是30万本金,那个时候,盈利一个多点,也就是三千多或者四千块钱左右,现在同样是盈利一个多点,却能盈利1.4万多元,同样的是一个多点,收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股票的一个特点就是复利,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个收益会越来越快。所以说,任何时间都不要着急,都要稳着来,不追热点板块,不买看不懂的公司的股票,如果被套住了,要保持耐心。

就像老凤祥,它虽然这么长时间没有涨,但我从没有嫌弃过它,有时候想一想,再看一看,重新分析一下,我觉得它值钱,当下的价值在那里,估值又不高,没有必要去卖掉它,相反,如果它能回调一段,我想,再加一点仓这样的话,反而可以多赚一些。今天老凤祥也上涨到红盘了,现在三只股票都是红色的,也比较喜庆。

我发现很多投资者,是缺乏耐心的,有些时候,总觉得股票表现不好,需要很久才涨上来,或者想换个快的,或者想去追热点,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按年来算,大部分投资者,一年时间里,想保持不亏损,哪怕只是保本,都是一种奢侈,几乎超过9成的投资者,每年都在亏。其实想一想,慢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股票的质地没有问题,耐心等一等,就可以了。做看的懂的股票,能赚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必要去跟别人去比较。哪怕是大盘涨两倍,你赚了一倍,那不也是挺好的嘛。有些人每天做高风险的,有时候,有快翻倍,但用不了多久,就又亏回来,一年到头来,还是亏损,还不如稳着点,哪怕一年只赚30点的呢。

老凤祥业绩下滑的问题,有些人买过老凤祥这只票,但看到它的年报预期,认为它不行了,然后前几天就抛出来了。我觉得,这是过于敏感了。比如说,你投入了270亿的资金,开了一家公司,名字叫做老凤祥的。去年赚了22亿,今年赚了19亿。这不是很好嘛,可是有些人一看到它下滑了,然后马上放大预期,好像天大的事儿一样。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因为它只有10多倍的市盈率,业绩上或者下一点点,都没有过分解读。反过来看,假如它是60倍市盈率或者100倍的市盈率,去年盈利22倍,今年盈利22.5亿,哪怕是增长的,那么,这个股价也会掉下来很多,因为这叫做不符合预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大家的期望值不是很高,它不可能会出现 60倍或者100倍的市盈率,既然期望值很高,但今年业绩没有涨,大家自然是失望的。股价肯定会往下掉。反过来看,它本来就只是10多倍的市盈率,业绩下滑了一点,这有什么关系,这不很正常嘛,因为大家本来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再反过来讲,去年22亿的利润,今年26亿的利润,那么,它的股价会猛的飞起来,这叫做超出期望值。

所以说,买的值,买的低估,就是最大的优势。

43 阅读:2318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61

用户17xxx61

2
2025-03-13 20:29

我的华工今天📉六个点[doge]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2
2025-03-13 22:18

[赞][赞][赞][赞][点赞]

壹

2
2025-03-13 23:14

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分析,一天掌握一丢丢,谢谢[点赞]

李刚

李刚

2
2025-03-13 19:34

又学习了[赞][赞][赞]

用户14xxx29

用户14xxx29

2
2025-03-13 19:10

[赞][赞]

雷振

雷振

2
2025-03-13 19:48

最喜欢老师这种操作方式,没有风险稳定盈利。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1
2025-03-13 22:50

网上都是富豪!现实都是要饭的[笑着哭]

寂寞爱上烟

寂寞爱上烟

1
2025-03-13 21:06

干嘛每次写点什么都发同样的一张图啊?

松竹青时

松竹青时

1
2025-03-13 18:33

老哥,关注你很久了,真的很棒,不急不躁的。

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

1
2025-03-13 21:07

每日一读

17岁少女遭8名老师轮流布置作业

17岁少女遭8名老师轮流布置作业

2025-03-14 08:15

跟老师吃肉,华微真不错[点赞]

吾爱吾股粉丝

吾爱吾股粉丝

2025-03-14 08:17

赞[点赞][点赞][点赞]

吾爱吾股

吾爱吾股

止盈止损是常胜的法宝,学习修正是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