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北京功德林监狱。
你可以想象,在这间灯光昏暗的监舍里,关露正望着窗外那场看起来像是专门用来让人心情更沉重的细雨,发呆。
她那张面容曾是许多人梦中最美的样子,可现在,她的双眼却带着些许愁绪,似乎在琢磨自己是不是就该在这块破砖烂瓦中永远待下去了。
她深吸一口空气,仿佛想把外头青草的气味和自己肚子里的惆怅一同吞进肚里。然后,她仰望着那片永远高不可及的蓝天,心里嘀咕:“如果上天能让我再看看天,我保证不偷懒、不乱想,绝不……”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眼神却没有离开那一片湛蓝。
突然,耳边似乎响起一个熟悉的男声,那声音如同一剂安神药,渐渐安抚着她那颗充满焦虑的心:“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
如果不考虑这句话背后的时间、地点、语气,听上去简直像是某个戏剧男主角的台词。不过关露不管这些,她闭上眼睛,嘴角甚至露出了一丝甜美的笑容——仿佛这个男人真能把她从这破旧的牢房中捞出去,带到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可是,你也知道,生活不是电视剧。这个“关心一世”的男人,至今没在她的生活里出现过。等了两年,还是没影。关露没等到他,而她身边的墙却在无声地逼迫她:你得认清现实。
她突然笑了。但笑归笑,她的心还是没放松。关露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命运多舛,反而有点骄傲。
她曾是那个穿梭于敌人阵营中的红色间谍,她曾让敌人咬牙切齿,指着她的鼻子说:“这个女人,真是个恶魔!”但她偏不理会,因为她知道,那些恶魔的眼光并不能影响她。
她要走自己的路,哪怕这条路看起来是条死胡同。
“要不,给他写个信?”她甩了甩头。
她在寂静的监舍里,略带颓废地笑着:“如果这次他再不来,我就得自己搞个‘春天’,开个‘百花香’的晚会,亲自唱给自己听。”
02在成为红色间谍之前,关露可不是那种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的女汉子,她在上海的那些年,可真是个活生生的“才女”。
她的悲剧人生,从小就开始酝酿。
关露的父亲,胡元陔,一个典型的“在权力面前低头”的官僚,年纪轻轻就挂了,连带着给她的童年也盖上一层阴影。
那时候,她才七岁,心中某种叫“命运不公”的念头,恐怕就种下了。
而她母亲徐绣枫呢,老天,你见过哪位母亲为了救家里的穷鬼把自己卖进了赌债缠身的婚姻?她就是徐绣枫。她硬是一个人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她也给关露灌输了不少生死不屈的哲理,给姐妹俩讲讲“女人若不独立,就只能祈祷自己嫁个好老公啊!”这句母亲的经典语录,等关露长大后,她简直能当座右铭背着走。
“完了,不会再有谁给我指导人生了。”
外婆和姨妈心急火燎地把她和妹妹拉到南京,指望找个啥“好婆家”,让她们过上那种衣食无忧的日子。
好嘛!你就跟关露说这种话,她能理你?
完全不合口味,简直不如她那看似过时却仍然“与世隔绝”的独立主义来得合适。
于是,关露开始了她的上海漂泊史。她投靠了朋友的姐夫刘道衡,一个早就知道如何在上海滩混个“知名度”的文人。
刘道衡是个“大人物”,但有点小脾气,总爱用“我看得起你,但不代表你能看得起自己”的眼神看别人。关露一到上海,简直像一阵风,蹿进了那圈精英里。
“你啊,来上海就得明白,上海不是吃饭的地方,是吃书的地方。”刘道衡一看关露这聪明劲,嘴上说着“才女”的标准台词,实际心里也在想着:“她能忍受我,说明她不傻。”
03之后,姐妹俩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关露进了南京中央大学,胡绣枫去了上海的法政大学。
某天,关露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突如其来地,耳边传来了一个男声:“你好。”
她愣了一下,回过头去,那个男生笑得像是夏天里的阳光——既暖和又有点让人受不了。脸上是那种标准的“校园男神”笑容,眉眼弯弯,一副“看透了所有人,但仍然很温暖”的模样。他自我介绍:“我叫林汉卿,哲学系大二学生。”
你看看这名字,关露差点直接就“唰”地一声陷进去——真是个典型的“书卷气”。要说,关露没经历过这种高大上的男生,脸上一下子就热了,简直可以给自己报个“脸红少女”奖。那时候她心里在想:这人怎么看起来好像就是从诗集里走出来的,原来真有这种“文人气质”的男生。
“是的,我是刚入学的新生。”关露声音微微颤抖,搞得她自己都想,完了,完了,我这表现是不是太“青涩”了?不过,那个林汉卿压根没注意到她的脸红,反而更笑得灿烂:“那你现在怎么样?习惯吗?要是有问题,尽管找我。”
两个人就这么开始了不知不觉的对话。就这么聊了几句,从“入学的感受”聊到了“学业规划”,从“最爱的文学作品”聊到“对未来的想法”。关露心里那点微妙的东西一发酵,简直就变得无法控制——她本来是个很理智的人,但这爱情的天花板实在太高,太诱人了。
后来,关露和林汉卿经常一起出现在校内的小道上,他们成了那种“校园情侣”的标配:他带着她看哲学书,她带着他聊文学,理想远大得像天上的星星,眼前的校园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两人甚至讨论起以后要一起留学,去欧洲看看世界,顺便组成一个“理想家庭”——这在当时,简直比去月球还要浪漫。
关露本来就是个天生的文艺女青年,林汉卿的爱情滋润让她的文学才华简直喷涌而出。你说她以前写诗啊,写散文啊,哪有这种“心潮澎湃”的劲儿。可现在不同了,每当她写到那些情诗,笔尖下的每个字都带着几分“浪漫的哲学”,不管是不是有点“言辞过于高尚”,反正她自己是特别过瘾。
两人约定,好好奋斗,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种憧憬的眼神,真是让人看了也会笑出声:“你们俩是不是把全世界都给看透了?”
然后有一天,关露心里一阵暗喜,笑眯眯地对林汉卿说:“我们去留学吧,搞个大家庭,怎么样?”
林汉卿一愣,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你确定吗?”
“确定!一起去,做最酷的家庭。”关露笑着答。
“那…你等我先从哲学书里找个合适的答案。”林汉卿挠了挠头,似乎还是在思考“家庭与哲学的结合”这种大问题。
这就是关露和林汉卿,两个文艺青年共同编织出来的,青春的最美丽的“蓝图”。谁知道,原本简简单单的校园爱情,最后竟成了她未来命运的大转折。
041930年,关露的《余君》一发表,瞬间让她在文坛成了香饽饽。那个年代的文人,都是那些白衣飘飘、风华正茂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关露,凭借一篇随笔,不仅成了文学圈的新人王,连圈外人也都开始注意她。你说,那个年头,文人能不锋芒毕露吗?关露一张笔尖下的纸,才几页纸,别人都在说:“哎哟,这姑娘果然有点真材实料!”
爱情的进程更是按部就班,林汉卿早早拿到留学名额,准备去欧洲开阔视野,关露则在半年的时候与男友甜蜜地定下了“双宿双栖”的计划。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就像电视剧里的“童话情节”,理想、爱情、留学,一切都如梦幻般向前推进。
但是,偏偏这个梦里有一个搞事的角色。那就是——李玛利,女生宿舍的辅导员。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晚上,林汉卿和关露又在校园里晒着甜蜜的光,直到天色有些暗了,才恋恋不舍地往女生宿舍走。结果,大门已经关了。关露这个急性子,一急就觉得:“算了,我跳进去!”于是,她就让林汉卿从外面翻墙——好像什么重大的冒险任务一样。
第二天,李玛利就找上门了:“关露,昨天晚上你干什么去了?你违反学校纪律,知道吗?”
关露:“我翻墙进来,是为了一段真挚的爱情!”
李玛利眼睛一瞪:“你这是偷情!给我老实点!”
“偷情?”关露笑了,“你自己没见过世界,你也能给我定罪?”
但李玛利就是不吃这一套,关露愣是咬牙坚持,最终在学生集体压力下,李玛利终于被“撤职”,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胜利。接下来,校方的报复直接如影随形,来得比谁都快。
1931年开学后,关露就收到了“请你退学”的通知。
关露一听,几乎笑出声:“真的假的?谁能想到,你们一个个用着‘真材实料’的理由,要赶我走?”原来,关露入学时根本没毕业证,但她凭借真实的能力和成绩,成功考入了央大。文凭这事,真的就成了个笑话。
她愤愤不平地离开了这个承载着她青春梦想的校园,心里带着一份遗憾:“我倒要看看,离开了这里,我还能不能活得像样。”但她没想到,离开央大的她,不是开始新的生活,而是遇到了更大的打击。
林汉卿,那个曾经山盟海誓、说什么“我一生只爱你”的男人,居然去了比利时后,杳无音讯。关露怎么也没料到,林汉卿竟然在留学期间卷入了一场三角恋情,结果,男人的心思跳来跳去,心情乱得像锅里煮的面,最后竟然为了情所困自杀了。
她收到消息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那时的林汉卿,应该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咖啡馆里喝着浓烈的咖啡,思考着哲学和爱情的终极命题——结果他竟然死了?死因居然是——为了情所困。
05关露的第一段爱情,简直就是“情深不寿”的经典案例。她那颗青春激荡的心,差点被林汉卿这一“玩世不恭”的男人给彻底搅碎了。
你说他怎么能这么不靠谱呢?爱得一塌糊涂,结果跟个白纸一样轻飘飘地死了,给她留下的是一地心碎的玻璃渣。
1932年,关露进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步走得很巧妙。
她跟着张佩兰参加反日大会,听到一个小伙子激情澎湃地讲演,言辞如同刀锋割破黑暗,关露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差点没忍住自己跳上台去抱住他:“我就是愿意为你,干到底!”这人就是沈志远。
沈志远这人,一看就有种“站着我就是一座革命丰碑”的气质。他早年去苏联学革命,结果因为感情问题走了个弯路,生下了两个儿子,差点在铁托的怀抱里迷失。后来自己回国,加入共产党,理想丰富得很。说白了,沈志远的爱情是“波澜壮阔”的,只不过,波涛过后,留下的只是废墟。
关露跟他一见钟情。你说她之前遇到林汉卿时,心脏跳得飞快,但这个沈志远不一样,简直是“直接心跳三百下”,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思想、情感、理想……这些被革命风暴吹得跟纸船一样摇摆不定的东西,居然在沈志远身上找到了归属。婚后,他们简直是互相支持的革命夫妻档。短短的蜜月期结束后,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们一记耳光。
沈志远,啊,沈志远,刚开始他还挺好的,一副“革命英雄救美”的模样。可惜男人到了“窝里横”的时候,就真的没有救了。他一边满口“革命、革命”的口号,一边却对关露说:“你应该在家,好好相夫教子。” 你说这话让人怎么活?你这是要养我做个“贤妻良母”呀?这不明显让关露感觉到,沈志远不过是个“革命版的家庭男”,还是个“老掉牙的大男子主义”呢。
关露一听,差点笑喷了:“喂,沈志远,你是不是搞错了?革命我也干,家庭我也要搞,我是革命女侠,不是家庭厨房小妞!”
但沈志远的执着可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认为:“革命再大,家庭更大。你得给我生个儿子,才算完成‘革命伟大事业’!”
这一下,关露不干了:“什么!生儿子?我就是怕这世界还不够乱,给你生个儿子,等他长大,肯定比你还要强悍,到时候打倒你,废了你的家长制。”
正当两人剑拔弩张的时候,关露发现了自己怀孕了。你说这算不算加料的悲剧?她知道一旦怀上孩子,革命事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她干脆偷偷去堕了胎。结果这一操作彻底让沈志远炸毛了,夫妻俩彻底爆发了。
沈志远一气之下:“你这是谋杀革命的未来!你知道我在为谁而战吗?你这么做,不仅是对我不忠,也是对革命的不忠!”
关露一拍桌子:“你当我傻吗?我就是不想给你生个小革命家来拖后腿,毕竟革命大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这一下,两人彻底闹翻了,裂痕就像蜘蛛网一样蔓延开来。关露渐渐地意识到,革命跟家庭,根本不可能完美结合。爱情和革命,都像两个刀尖,碰到一起只能切割出血痕。
06关露这辈子真是够了,爱情这玩意儿,一次次给她“惊喜”,而她每次都从中领略到了“惊心动魄”的滋味。再回头看看,情感的“起伏”几乎像她手里的钢笔,随时可能写出一段荒诞的历史。说到历史,关露跟王炳南的故事,也不算简单的“你侬我侬”,倒像是革命版的“小妇人”——当然,要比“小妇人”复杂得多。
1937年,关露遇见了王炳南。
就在关露一不小心对他说了几句话后,她就陷了进去。王炳南那种“知己难遇”的态度真让人忍不住感慨:“哇,这个男人,满嘴革命话,眼神里倒是有点儿英雄的味道。”
两人就这么聊得火热,聊得天昏地暗,好像从未分开过。
直到一天,她轻轻地说:“你去做你的革命任务,万一回不来呢?”
王炳南轻描淡写地回应:“放心吧。”
然后呢,关露干脆地把那支派克笔和诗集一并递给了王炳南——像是在做一场革命性的告白。她的眼神里带着一种“革命,革命,革命”的火花,而王炳南接过那支笔的动作,简直比接受勋章还庄重——他那眼神的闪光,关露都能看得出,简直是个铁血男儿,心里默默想着:“这笔得收好,未来用它写革命史!”
两人告别后,关露心里可不是“眼泪汪汪”那么简单,她觉得自己是站在革命的最前沿,浑身都是能量,简直快要爆炸了。没过多久,王炳南的信来了,信里夹着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他,英俊潇洒,气宇轩昂,整个气质就是“未来革命英雄的模样”。后面那行字,简直是关露看过的最动人的情话:“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
关露看着这封信,照片和那行字,心里想着:“真是一场浪漫的革命啊。”她觉得这辈子,似乎真的要为革命燃烧了。
071940年,潘汉年找到关露:“给你个任务。”哎哟,关露心里一个激灵,马上进入战斗模式。她瞪大了眼睛,心里想:这回能不能遇到个美丽的爱情陷阱呢?结果潘汉年丢给她的却是一个绝密任务:“去接近李士群,潜伏他身边,记住——不要为自己辩解。”
李士群?哦,曾经是中共的“骨干”,结果后面一脚踏进汪伪阵营,成了让人提到就全身发抖的“76号魔窟”老板。关露听了之后,内心的激动简直难以言表:天哪,连“魔窟”都能有一个老板,那我是不是可以当他的“合伙人”?
其实,关露和李士群并不陌生。她曾经被李士群给“照顾”过,毕竟那会儿,大家都是同道中人。现在嘛,她正好失业,找个“找工作”的借口,向李士群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关露在电话里说:“李先生,我最近失业了,能不能给我一点帮助啊?”李士群这人,确实聪明,心里虽然有疑惑,嘴上却没说。毕竟,失业的姑娘最会说话,没人拒绝得了。
这时,关露突然想起了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两人曾经也有一面之缘,当年关露喝了几杯酒,跟叶吉卿相谈甚欢。于是她加速了与李士群夫人的“联络”。关露笑着打电话:“叶太太,好久不见了呀,怎么最近都不约我一起打麻将了?”
叶吉卿一听,立即笑道:“哎呀,关小姐,怎么不来找我呀?有困难直接跟我说,我可不嫌麻烦。”关露一听,心想,‘这下可好,离李士群家门口近了又近,差点就要成为他们家的“麻将常客”了!’
不久后,关露不仅成功接近了李士群,甚至成了他家里的“常客”。一天,她在李士群家里陪着太太们打麻将,心里想:这就是特工生活吗?
有点不靠谱,没什么生死边缘的紧张感,反倒像是在优雅的“过日子”。有时候,她会在麻将桌上扔出一句:“今天的牌运真好,真像我自己的命运,忽上忽下。”那一刻,她竟然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悄然陷入了这场危险的游戏,未曾察觉。
关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成功潜伏在敌人身边。
08“76号”的最后一幕,关露安排李士群和潘汉年会面。俩人真是命中注定的冤家,见一面比见天灾还要紧。关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想:“这两个大佬,真是想不到以后会因这一局而被拖进牢里。”没错,后来的日子,她和潘汉年都在“名声”这道可怕的阴影下度过,那场见面注定成了历史的“污点”。
抗战胜利了,关露怀着一种“我终于可以幸福了”的憧憬,来到了苏北的新四军根据地。她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与王炳南再续前缘的美好画面,脑补得都可以出个连续剧了。
然而,命运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一上来就是“严审”。她那时才知道,自己的党籍什么的,根本就没能在纸上留下一点痕迹。关露当时的心情,简直可以用“从天使掉进地狱”来形容。
她气得简直想跟审她的人翻桌:“你们说我不是党员?我不信,十几年战斗下来,连个‘党员’证明都没留给我?我怕不是在做梦吧!”
上级瞪着她:“你别在这儿做梦了,关露,自己心里清楚。这几年,你拼命了,革命了,最后连党员身份都没搞清楚,咋办?”
“哎,真是大错特错。”
在最坏的时刻,关露的心头还被一记更沉重的打击击中——王炳南,他从某个角度看,也算是她心底的“白月光”。然而,她期待已久的,不是拥抱,而是绝交信。简单明了,毫不拖泥带水:“请忘了我吧。”一字一句,仿佛她就是一个“旁观者”,突然被拉出了这个残酷的爱情剧。
“这是什么意思?真是喝凉水都塞牙。”关露嘴巴不饶人,眼睛里透着几分恼火,心里则已经像吃了个满口灰的糖。
接下来的几个月,关露彻底崩溃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就像打麻将输了个底儿掉,明明满怀期望,最后却拿不到任何筹码。最终,她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开始进行“修养”,也许是精神上彻底的放弃,也许是社会对她“重新塑造”的一次安排。
直到1949年,关露才碰到王炳南一回。她依然记得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温柔,只有一片决绝的冷漠。他旁边站着一个白人妇女,看得出,王炳南早已经有了新的归宿。关露笑了笑,嘴巴张了又闭,最终说不出话来。
王炳南瞥了她一眼,面无表情:“关露,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我,已经有了新生活。”
关露笑了笑,心里说:“是啊,过去的事,谁还记得呢?你过得好就好。”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心情也没那么沉重了——毕竟,生活早就教会了她,什么叫做“再见时,你我都已不是当初的我们”。
她拍拍自己的肩膀,心想:“行吧,玩过爱情,玩过革命,最后不过一场游戏。人嘛,不就是要在痛苦中找到笑点吗?”
从那以后,关露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不完全的影像,没人再记得她当年那么勇敢地去潜伏、去奋斗、去为信仰拼搏。最终,她成了一个传说,仿佛从未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活过。
091955年,关露的生活终于迎来了“史诗级翻车”。她被扯进了“潘扬案”,然后毫无悬念地被扔进了功德林监狱,开始了她的“隐秘生活”。大家都说,关露在监狱里的这两年,简直就是“人生大反转”。
两年后,关露终于出来了。可是她的脸上,哪有一点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样子?有的只是岁月的沧桑,身体的消瘦,和她心里一堆无处发泄的怒气。没人敢问她:“你在里面过得怎么样?”因为你要是敢问,关露早就用那种“明亮如刀”的眼神把你砍成两半:“哎呀,怎么能不爽呢?每天都被‘贴心’照顾,拳打脚踢外加‘暖心关怀’,简直是待遇上的升级。”
可是她的麻烦并没结束。1967年7月,又一波“厄运风暴”来袭,关露再一次因“潘汉年案件”被抓进监狱。
这一次,关露在监狱里呆了整整八年。
这时候,关露的妹妹胡绣枫开始了她的“内疚之旅”。她整天在心里埋怨自己:“如果当初不是让我姐姐顶替我去执行那任务,现在她也许还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咖啡馆里,微笑着喝一杯拿铁,而不是在这阴冷的监狱里度日。”这也让她暗自对姐姐的命运心生悔意。
然而,世事难料。关露虽然外表看起来一副“我心如铁”的模样,但她那颗坚韧的心依然藏着柔软的地方。她没有孩子,也没有再去追求那个曾经的爱情,她的慰藉竟然来自于一个塑料娃娃。陈慧芝这个老友真是个“大爱心”的典范——送给她一个可爱的塑料娃娃,可能她当时想:“没娃娃怎么办,送个玩具娃娃也好。”
关露对这娃娃的宠爱,简直可以编成一本《如何在监狱里寻找情感寄托》。每天,关露抱着娃娃,给它做小衣服,看着它,就像看着曾经那个充满梦想、满腔热血的自己。
“看啊,这娃娃和我一样,勇敢地生活着!”关露时常这么安慰自己。她给娃娃亲了一遍又一遍,睡觉时,娃娃跟她一起躺。她终于明白,自己心底最软的那块地方,并不是为什么伟大的事业,而是为了一个能陪伴她的“娃娃”。
终于,1982年,关露的命运出现了一线曙光。
不过她知道,虽然一切终于得到了“证明”,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革命女英雄了。她只不过是从一场巨大的历史漩涡里活了出来。
可即使这样,关露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为自己和曾经的上级“正名”。她明白,世上最难的事不是为自己争辩,而是能在漫长的岁月里,依旧拥有那份从未放弃的勇气。这一切,她都做到了。
101982年12月5日,关露选择了以安眠药为伴,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关露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风沙里,走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步伐有点蹒跚,他一边走一边似乎在和自己心里的回忆斗争。
这个老人就是王炳南。
王炳南走到关露的遗像前。
“这就算是对你最后的尊敬吧,关露。”他低声说。
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毕竟,曾经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早就成了历史的废墟,没人再去记得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甜蜜。关露所期盼的理想爱情,像极了那些“空头支票”。
关露这一生,确实在“革命事业”的名号下,忍辱负重,付出了太多。然而历史对她的态度却冷漠至极,直到她晚年,依旧被那些历史的“锅”砸得喘不过气。她的一生,像是个没有剧本的电视剧,开头一团火,结尾却像是一场寂静的沉默,突然间就消失了。
她的爱情故事,最后就像一场独角戏,舞台上永远只有她一个人,在为自己鼓掌。这个女人,她用自己的心去演绎理想的“英雄情怀”,但最后,回到的却只是空空如也的舞台。历史为她奏响了欢快的音乐,但所有的观众早已离场,只有风沙仍在吹拂。
至于王炳南,他站在她的遗像前,做了三次“鞠躬式”道别,或许他也在想:“曾经错过的,终究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