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制定五个方案,毛主席理都不理,陈毅大悟:把指挥权交给粟裕

小咪乌龙茶 2025-03-19 17:18:20

1946年,面对两淮失守,山东野战军即将被包围的紧张局势,陈毅连续拟定五个方案,想要让毛主席加以定夺。

但毛主席未做表态,等过了一段时间陈毅才恍然大悟,直接将指挥权交给了粟裕。

为什么毛主席是这样的反应?我军又是如何脱离困境的?

【两淮失守,力挽狂澜】

由于一时的错误决定,山东野战军在泗县、两淮地区接连失利。作为指挥官的陈毅作出深刻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之前薛岳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以整编第69师佯攻,整编第74师主力直逼淮阴。

陈毅却依旧下令向北突进,进攻沭阳一带的敌军,造成后方门户大开。

张灵甫带领的整编第74师获得短暂胜利,成为老蒋时刻炫耀的资本。

陈毅带领山东野战军紧急回撤,他知道仅凭留下的那一个团根本无力抵抗敌军。

但是没想到,天降暴雨,道路泥泞,他们被困在了路上。

不仅如此,薛岳探查到我军的情况,立马命令整编第69师包围我军。山东野战军危矣!

而在华中地区的粟裕,连忙带领华野想要前去救援。冒着被敌军阻击的危险,华野一路过关斩将,堪堪到达淮阴地区。

然而,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敌军已经彻底攻占淮阴地区。眼见情况不妙,粟裕带领华野撤出淮北,前去救援山野。

所幸在山野的顽强抵抗下,他们一次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固守住阵地。而华野也在救援的路上,位于涟水等地。

而此时的整体情况就是,两淮失守,被敌军攻占。山野位于山东地区,华中还在涟水等地,两军尚未会合。

当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觉得两军分散开,对局势不利。他下令两军合并,由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而粟裕则是副司令。

但有一点,毛主席特别强调由粟裕统一指挥,也就是将指挥权交给粟裕。粟裕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可见毛主席对粟裕的能力也十分信任。

不过,此时他们还未集合完毕,两军需要紧急整合,然后再扳回一局。

陈毅与粟裕接到命令之后,便立马开始联合作战,即便是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互相打配合也是可以的。

此时,陈毅的山野还被困在沭阳一带。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召开紧急会议,与手下的人商讨作战方案,最后制定了五个突围方案。

这个时候,陈毅也有点拿不准到底该实施哪一个方案。为此陈毅将这五个方案报告给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够定夺。

但没想到毛主席却未能给出准确的回复,只是一再强调粟裕。陈毅起初并未明白毛主席的意思,直到再次收到毛主席的电报。

陈毅这才明白,这些方案完全可以让粟裕看看,毕竟粟裕是总指挥,而且对战场的情况还十分了解。

至于毛主席不正面回复的做法,是想要陈毅明白粟裕的重要性,接受粟裕的调派吧。于是陈毅决定将指挥权交给粟裕,下令:“将这个方案发给粟裕!”

而远在华中的粟裕收到方案后,便开始研究了起来。

按照目前的形势,粟裕一一设想,最后将方案一一排除,剩下了最保险的方案。

没过几个小时,陈毅便收到了粟裕的来电,并说明了某一方案的可行性,告诉他固守沭阳,对阵敌军,等待华野的到来。

而粟裕与陈毅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下力挽狂澜的时候终于到了!

【陈粟会合,士气暴涨】

在山野固守沭阳一带的时候,粟裕带领华野紧急行军,前往沭阳。他们昼夜不休,在攻克又一波阻挡的敌人之后,成功到达山野指挥部。

粟裕立马前去寻找陈毅,而此时陈毅还在桌前研究作战方案。

看到粟裕到来,陈毅眼前一亮,两人脸上都有些疲惫,但是现在并不是休息的时候。他们必须立马行动,改变现在不利的局势。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得知粟裕到达沭阳的时候,发去电报:由粟裕全权指挥华东野战军,势必改变近期局势。

但具体的毛主席并没有多说,因为他相信粟裕的能力,之前的七战七捷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本不需要别人过多的干预。

粟裕知道改编过后的华东野战军急需一场仗来证明实力,亦是提高士气的时候。虽然一些人对指挥官的变动不满,但陈毅相信,他们就相信。

而这第一场仗便是宿北战役,华东野战军游走在沭阳与宿迁一带。

其实对这场仗,粟裕心中是有些紧张的,毕竟华东野战军的主力还是山野,他生怕不熟悉山野而出乱子,幸亏有陈毅在背后支持,而这场仗必须得赢!

为了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陈毅与粟裕站在地形图前一顿研究,说完敌军的行军路线,又说我军的作战部署,最后才确定下来该怎么打。

而等众人缕清思路之后,粟裕指着宿迁,下达了最终命令:“就打宿迁!”

位于宿迁的是胡琏的整编第11师,以及戴之奇的整编第69师。相比于其他部队,这个位置的国民党部队算是比较弱的。

等将一切规划好之后,他们就将完整的计划发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后连连点头,并未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在他看来,这份计划已经非常完美了。

得到中央的同意之后,陈毅与粟裕便开始部署军队。为了不让其他位置的敌军前来救援,华东野战军分出一部分兵力进行阻击。而另一部分兵力便承担突击以及杀敌的任务。

另外在粟裕看来,整编第11师与整编第69师也可分开进攻,派出两队吸引火力,可逐个击破。

就在时机成熟之际,粟裕一声令下,我军向整编第69军冲去,似乎是想要报之前被诱敌的仇。

戴之奇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即便整编第69师配备精良的武器,依旧打不过势头正猛的我军。

而距离他最近的就是胡琏的整编第11师,他赶紧发去求救电报,想要胡琏帮一把。

但也正是这一举动,让他走向灭亡。因为他向胡琏求救,还不如向其他的部队求救呢。毕竟胡琏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当收到求救电报的时候,胡琏并没有救援的打算,因为他也惧怕粟裕,生怕陷入困境。所以为了自保,他甚至连一支小队都没有出动。

不过,胡琏也是十分聪明的,当得知我军进攻戴之奇部的时候,他立马联想到接下来就要进攻他们了,他都想着要跑路了。

【黄金搭档,合力对敌】

在很短的时间内,整编第69师被重重包围,其他的救援可能也被华东野战军给断了。戴之奇陷入绝望,再次给胡琏发去电报。

这次看在同事的面子上,胡琏准备派出一个小队前去救援,但被叶飞带领的突击队拦了下来,这下戴之奇是彻底无望了。

最后,在我军的猛烈进攻之下,整编第69师被全歼,戴之奇自杀。

这第一场仗,以华东野战军胜利而告终,全军激动不已,笼罩在原山东野战军战士心上的阴霾终于被拂去。

陈毅与粟裕对视一笑,由此便开始了二人合力对敌的全新局面。

而胡琏得知戴之奇死后,并没有想要为戴之奇报仇的心思,相反他只想赶紧逃离,连忙返回宿迁。

薛岳下达命令,让胡琏带领部队守住南麻,绝对不能给我军可乘之机。而华东野战军也剑指南麻,意味着粟裕与胡琏的较量又一次展开。

之前在营救戴之奇的时候,他们进行了短暂的较量,但未果,双方互相忌惮,而如今在南麻交战,会是怎样的结局?

为了守住南麻,胡琏下令部队修建防御工事,甚是还布置了许多陷阱。

将附近的山脉作为屏障,形成一张天然的防御网,不得不说胡琏不愧是土木系的高材生。

但“土木不及一粟”说明了胡琏还是打不过粟裕。

华野出动三个纵队进行突击,多个方向同时进攻,即便敌军有着天然的屏障,依旧抵挡不住士气高涨的我军。

仅仅一天的时间,我军各路持续向前推进,敌军的外围阵地基本上被我军攻下。

在胡琏看来,外围重兵把守,我军根本突破不了,但没想到仅一天时间就被突破。

胡琏惶恐不已,外围都这样了,一旦被打到内部,他们根本无路可逃!

但没想到胡琏还是有运气在身的,一场大雨减缓了我军的攻势,也给了胡琏生存的机会。

我军未能在大雨之前完成进攻计划,而大雨过后,一些炮弹被雨淋湿,导致不能使用,我军的进攻速度再次减缓。

而胡琏趁势发动反击,我军急忙防御,双方陷入僵持状态,谁也不让谁。最后南麻这场仗,不能说谁胜谁负,只能说谁也没讨到好。

虽然之后粟裕曾遇见胡琏多次,但都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将其拿下,胡琏不愧有着“狡狐”之称。

但能够逃脱的人也就只有胡琏罢了,其他国军将领包括张灵甫、李仙洲、黄维等人都或死或俘。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粟裕与陈毅带领华东野战军屡立战功,歼灭敌人无数,功不可没。

一时的失利代表不了什么,胜利终将朝向我党的方向。无数战士们用鲜血铸就的未来需要我们一起维护!

粟裕与胡琏的战场争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01月28日。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