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花园》:一档综艺全靠张颂文撑起来,可行吗?

冷眼看电视 2024-05-25 11:35:45

《狂飙》之后,张颂文火了,连带着他的生活方式一起火了。

豆瓣开分8.2,三天播放量过亿,《灿烂的花园》首播成绩亮眼,作为小熊老师张颂文的专属综艺,《灿烂的花园》借张颂文搬家的契机,记录他和朋友们建造一座花园的故事。

自然、真实、松弛、温暖……是喜爱这档节目的观众给出的关键词。

其实,田园种植、老友聚会的桥段在综艺里并不少见,为何《灿烂的花园》依旧拿到了如此好评?

抛开我们老生常谈的选角和设定,借这档节目,冷眼想聊聊综艺创作中常被忽略的动机与风格。

明确的动机:内容扎实的根基

在综艺蛮荒生长的时代,创作者习惯于靠近剧集创作的思路,提出架空的概念和设定,致力于把故事讲的有趣,甚至猎奇。

但对于“为什么要干这个事”,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换句话说,以往的综艺创作者们忽略了“动机”这回事。

诸如《我们仨》《童话》《人不怕出名猪不怕壮》等极具新鲜感的综艺,按照综艺创作的惯性,将重点放在概念之下故事的讲述,但对于节目的动机却只字未提。

为什么要让MC与AI导演合作?为什么要让成年人进入童话世界?为什么要让女团去养猪?

即使创作者们为这些节目赋予了深刻的立意,冠上了高科技的噱头,但没有完整落地的动机,观众对内容始终保持着质疑,这种质疑有时候也直接影响了节目情感的传达。

即使如《向往的生活》《奔跑吧》《极限挑战》这类陪伴我们N年之久的长青综艺,制作精良,好感拉满,也缺少对“动机”的深挖。

一群没吃过多少苦头的明星艺人,强行攒一个局去诗酒田园或竞技战斗,本身就没多少信服力,新鲜感过去就要面对如何留住观众的问题。

所以我们总是在问,一群演员/歌手/艺人,去做XX事,可行吗?

《灿烂的花园》不一样,它是真的有这么回事。

张颂文在北京郊区租住了十五年的小院要收回拆迁,他必须找个新地方居住,也必须安置他原本小院里的植物。

“必须”就是这档节目明确的动机。

没有强行赋予,也没有故意为之,搬家是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但就是这样一个明确的事件,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个节目的所有情境,从而真正投入到花园的故事里。

所以,“为什么要建花园?”,就是这档节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谁来建花园?

聊到《灿烂的花园》的选角,冷眼依然觉得十分惊喜,林家川、马嘉祺、姜珮瑶、曾舜晞,不算大热的流量,却都是张颂文熟悉的人,是亦师亦友亦家人的存在。

这样一群人,可以让张颂文实现真正的情感释放。所以,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拼凑出张颂文的完整形象。

林家川、周一围、张颂文是大学室友,也是演艺圈里数十年的好友,他们见证了张颂文从默默无闻到爆红出圈的二十年,从说话的方式到做事的习惯,他们懂得张颂文每件事背后的坚持。

马嘉祺、姜珮瑶、曾舜晞这几位年轻演员则更像是他的爱徒,通过表演相知相熟,是表演上的师生,更是生活中的忘年交。内娱中极少叙述的师徒情谊在这里有了具象,一场戏的相逢到微博上的关心和互动,再到一起建造花园的邀请。

他们是真正走入张颂文生活的人。

在这样的原生关系之下,张颂文在花园里的一切行为才那么自然,不管是收集一盆盆的植物布置花园,还是带着大家去村口聊家常,我们会相信小熊花园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张颂文在花园里真实生活的流动。

而在动机和人物都立住之后,节目才开始讲述花园的故事:要建一个什么样的花园?

首先,花园里要有植物。

村口找花农买花,讨价还价中就知道张颂文经验丰富,买花途中跟着大爷挑粪当花肥,去村民家做客一眼就认出花的品种,并根据花推断出主人的喜好,与植物博主畅聊各类花卉的品种和养护方法……

张颂文是种花的行家,主动输出了节目中关于植物的大部分内容,让《灿烂的花园》可以真正地聚焦于植物。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花园和植物,节目中的嘉宾也和“周围”建立了更深的勾连。

我们可以看到来到花园做客的信,跟着张颂文在村口为大爷大妈来了一场“才艺表演”,林家川和马嘉祺到邻居马婶家里借面粉,送了长寿花、绣球花、三角梅作为回礼,吴彦姝跟着张颂文到金姨家里蹭饭,也回赠了一盆虎皮兰……

与“真实的人”的互动正是张颂文和他的花园想要实现的,也是让《灿烂的花园》脱离“乌托邦”,真正走入生活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花园里要有舞台。

在布置花园的过程中,张颂文就专门留了一块区域当作表演舞台,植物的藤蔓当作幕布,林家川更是送了一把法国歌剧院的木质座椅为舞台增色。

众所周知,张颂文是个十足的戏痴,热爱表演并将钻研表演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在去村民家做客的时候会关注主人的服装动作并猜测他的职业,在买菜的时候处处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内心情绪,在花园里更是动不动“随地大小演”。

直接设定故事情节,台词自由发挥,表演完一起复盘,花园里处处是剧场。

当嘉宾进花园的第一天晚上,林家川、姜珮瑶就在等包饺子的过程中饰演了一对感情破裂的中年夫妻,即使在毫无布景和剧本的基础上,他们也能迸发出极具感染力的情绪,让一档治愈系田园综艺直接变身演综,观众沉浸在丰富的情绪变幻里。

综上所述,借由“花园”的由头,节目用一期半的时间,为观众交代了一个清晰的故事缘起:因为在北京租住的小院被拆,张颂文决定和熟悉的朋友们在村子里再找一个地方,一起建造一个漂亮的、宽敞的、阳光灿烂的花园。

动机足够明确,观众才会用真心倾听。

特定的风格:独树一帜的关键

有了节目的缘起,现在我们来聊聊节目的风格,而这也是让冷眼倍感惊喜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灿烂的花园》是一档完全跟着张颂文走的个人风格化综艺。

过往我们总是模式先行,比如《向往的生活》永远是嘉宾来到蘑菇屋做客,白天干点农活,晚上黄磊做一桌子菜后畅聊人生的固定模式,《朋友请听好》复刻传统广播电台,但仍旧是收信-读信-现场连线的循环往复。

《灿烂的花园》则挑战无剧本无任务的综艺模式,第一期中张颂文就要求节目组不要给他做任何的剧本,也不要为了刻意拍摄清走其他人,在他看来,演员之外张颂文的真实生活是没有任何剧本的,正是随时遇见的各种意外才组成了生活本身。

所以,在第一期中我们看到,买花路上的张颂文看见羊,就停车和养羊的大爷聊天要羊粪,第二期看到窗边的烟花,立刻骑着三轮车载着刚见面的嘉宾在黑咕隆咚的乡间小路上追烟花,第三期给鸡催眠的神技能,第四期带着吴彦姝老师集体到邻居家蹭饭……

这让节目可以永远鲜活,永远有惊喜。

而又因为有张颂文非常扎实的人设在,节目做到了“形散而神聚”,去赶集,去做客,但最后的落点都落在了“演戏”上面,张颂文带领花园家人们观察生活,然后复现。

再加上节目中随处散落的张颂文微博截图和小熊语录,采访路人和工作人员对张颂文的评价,大量的片段将节目动机和人物画像挖得越来越深。

抛掉了剧本、任务等综艺元素,充满纪实感的《灿烂的花园》成为了一档原汁原味的“真人秀”,真实的人物凌驾在了综艺的模式本体之上,呈现出了强个人IP的“张颂文风格”。

近几年,个人IP向综艺已成为一种趋势。

去年的高分综艺《快乐的大人》,包括最新热播的《章小蕙的玫瑰编辑部》都是从个人生活出发,从其自身及周围的人、事、物中提取内容,而这些节目不管是从市场还是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较于传统电视台节目一期一会的话题,个人向节目更像是私人化的频道衍生,它们更加聚焦的是生动饱满的个人,用性格魅力来吸引有同样共鸣的粉丝群体。

对于创新日渐艰难的综艺市场来说,个人向综艺能否成为一种制作趋势,也是冷眼想要与各位综艺创作者所探讨的命题。

回到《灿烂的花园》这个节目,明确的动机和扎实的人物让节目极具风格特色,但如果要挑刺的话,冷眼觉得,在对内容把控的成熟度上,节目还有待提升。

首先,除了张颂文、马嘉祺外,其他的人物还没能立得住。

林家川作为张颂文的大学室友,著名编剧林和平的儿子,从小角色和场记一步步做起的演技派,本身就有很多的故事可讲,可在节目前期,林家川更像是时有时无的陪衬,只能从几场精彩的即兴表演中看到他的亮点。

姜珮瑶、曾舜晞则还没有在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作为受到张颂文教导的青年演员,他们的认真、谦逊,对演技的深耕打磨和娱乐圈纸醉金迷之间的矛盾与迷茫,正是他们可以挖掘的点,也是他们可以与张颂文连接的点。

但目前看来,这几位嘉宾还是被张颂文的行动线所支配,缺少自身的特色和定位。

其次,节目在叙事上操之过急。

在观众还没有完全熟悉主MC和花园的场景与功能时,小熊花园就迎来了多位嘉宾,且占用了非常大的篇幅,让节目整体的节奏显得混乱,情绪流动不连贯,观众难以跟上。

比如节目第一期,小熊花园要搬家时,周一围、林家川、马嘉祺和张颂文的两个学生王乐夫、姚童登场,初次见面让观众误以为是节目主MC,但第二期姜珮瑶、曾舜晞、那英、信做客,又跟上期内容割裂,观众观感混乱。

特别是节目第二期,一会快乐捉鸡,一会深刻演戏,观众的情绪从高昂瞬间转为低沉,还未给观众情感沉淀的时间,节目又换了一种玩法,内容显得凌乱,情绪也无法积累到该有的厚度。

但冷眼仍旧觉得瑕不掩瑜,不得不承认,《灿烂的花园》用“明确的动机+特定的风格”打出了一张亮眼的牌,当去掉所有的技巧,真人秀本身的原汁原味依旧能够吸引大众。

《灿烂的花园》证实,喜欢看活生生的人,喜欢看对生活热爱的需求永远不会变。

在对于内容动机的挖掘上,对于情绪洞察和共振上,《灿烂的花园》给出了惊喜的回答,即使制作上依旧有不少可以调整的细节,但个人向内容呈现出的风格化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花园的故事也在内容扎实的根基下,给了观众不断追更的理由。

看节目的时候,冷眼也在窗台种了一盆花,在持续关注小熊花园的同时,也希望能建造出属于自己的灿烂花园。

2 阅读:192

冷眼看电视

简介:提供独家节目解析,深扒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