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除了空间站,载人登月也提上日程

熙熙谈古今 2023-05-30 09:57:45

一飞冲天,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带着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以及载荷专家桂海潮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程前往中国空间站,他们进行6个月的飞行任务,预计在今年的11月份返回地球。

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进行5-10天的在轨共飞,此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按照计划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神舟十六号是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的选配上就比较具有代表性,包括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以及载荷专家三个类别的航天员,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次。主要还是因为随着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这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内上行的载荷开始正常工作,那么载荷专家就是必需的,简单来说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更有效率。

神舟十六号在轨对接期间会经历2次对接和撤离返回,空间站组合体会经历多种变形,首先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会脱落返回地球,之后目前正在独立飞行的天舟五号将再次对接以及撤离,最后便是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抵达,当然那要在10月末了!

在大家都关注中国空间站以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时候,有个消息可能被很多人给忽略了,在前一天的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还提到了一个话题,那便是载人登月。

目前载人登月也已经提上日程,中国或许会提前一步登上月球,而这也恰恰是美国较为担忧的事情,NASA局长尼尔森已经不止一次公开场合攻击中国航天,尤其是对于月球的探索!

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了1731克的样本返回地球,这也意味着探月工程三期任务的圆满结束,而目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经开展,包括了嫦娥六号、嫦娥七号以及嫦娥八号三次关键任务。

嫦娥六号还会从月球南极才会样本,嫦娥七号会在月球南极寻找“水资源”,尤其是月球上的天然结构“洞穴”,科学家认为很大概率是存在水的。而嫦娥八号最终的任务就是组建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拥有第二个太空站,只不过是在月球表面。

其实可以看到嫦娥四期工程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在为未来载人登月作准备,甚至于让航天员可以在月球上停留固定的时间。

嫦娥工程四期任务会在2028年前后完成,而中国人的载人登月会在2030年前后进行。

据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称,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便是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同时要实现相关技术的验证工作,完成登月、巡月、采样研究等多项任务,最终目的是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登月模式,掌握相关的技术。简单来理解就是,掌握登月技术,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进行载人登月。

半个多世纪前就人类就实现载人登月,现在登月有何意义?

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NASA进行了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把阿波罗11号-17号送上了月球表面,一共有12名宇航员登月。六次载人登月,他们从月球上带回了大约380公斤的月壤和月岩样本。

一直到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国没有再进行登月,当然目前的计划是在2025年后进行载人登月,但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可能很难完成目标。

月球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天体,掌握载人登月技术自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月球上有人类需求的珍贵资源,恰恰地球上有但非常稀少,人类文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或许需要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支持,而氦三这种清洁核能源恰恰在月球上非常丰富,而地球上几乎没有,那么未来掌握载人登月技术就是在月球上开采珍稀资源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月球还是一块跳板,可以帮助人类文明进行深空探测,跳向更加遥远的宇宙星空,如果可以建立一个月球空间站,或者说中转平台,那么在深空探测的时候只需要把探测器发往月球,再从月球出发前往深空,这个跳板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资源以及更加地便利。

当然,很多人或许不在乎这些,我们只在乎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精彩时刻,毕竟月球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有特别的代表意义,古有嫦娥奔月现有中国人登月,就很好!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68
熙熙谈古今

熙熙谈古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